廣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又是一座一線城市,有許多古老的街道,北京路、上九路、十四甫路成了休閒旅遊步行街,恩寧路、龍津西路也因地處西關腹地而備受關注。其他老街的知名度相對較低,即使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看到過名字,也不過是一種象徵,沒有什麼深奧的概念,文明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這裡車水馬龍,但幾乎沒有遊客。
旁邊的文明路是廣州著名的旅遊步行街——北京路,中山圖書館,第一工人文化宮,魯迅紀念館都在路上。
文明路的建築大多建於上世紀初,兩至三層高的騎樓建築連成一體,外牆塗上了黃、紅、橙、藍、灰等顏色,它們綽約的風姿,成為現代高樓包圍下的獨特景觀,見證了古城的歲月變遷。
清朝時,文明路位於廣州城南牆下,因其於1922年拆牆建樓,因其在文明門旁而得名。
城市道路長960米,距市區不到一公裡,連接了北京路、越秀中路、越秀南路和東華西路等越秀區的主要老街,舊時因糖水店林立而被稱為「糖水一條街」,一些懂行的外地人到廣州旅遊時,都會慕名品嘗。
宋朝時,文明路舊址為廣州子城南牆,此牆有兩關,其中一關名為「雲門關」,後來改為衝霄門,最後才改為文明門。
三城合一於明代,原子城的南牆為舊城的南牆,文明門為南牆的四個城門之一。有些遊人很想看看文明之門的風姿,但這座城門早已隨上世紀初拆牆築牆風潮一起被移走了。
文明的道路並非步行街,但只要了解了它的歷史,就知道其中所蘊涵的不平凡。
偶爾會有騎自行車的人和在附近工作或居住的人經過,但是沒有多少人會停下來仔細欣賞老建築。在廣州老城區裡騎車對本地人來說太常見了,他們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了。對人文主義愛好者而言,文明路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風格多變的老建築上,更體現在它經過歲月沉澱而散發出來的獨特氣質中。
儘管觀光客不多,但偶爾還是有攝影愛好者走上文明之路。象文明大道這樣的摩天大樓已經成為了時代的標誌,有著不可複製的風採。假如您去廣州旅遊,我還是建議您來這裡看看。
遊覽指南:廣州地鐵北京路站,公園前站,農講所站都離文明大道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