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人救一條母蛇,二十年後蛇夫妻報恩!

2021-01-18 零點鬼話

很久很久以前,在長白山老林裡,有這麼一對白蛇,它們在深山修煉了八百多年,已成仙得道。公蛇變成個俊俏書生,化名白雲飛;母蛇變成個花容月貌的少女,化名白水仙。

二蛇原本是天上瑤池裡的一對小白蛇,因在天庭裡不準它們倆相愛,便偷偷地跑下凡來,你恩我愛,形影不離,過著甜蜜、美滿、幸福的生活。白雲飛文武雙全,彈得一手好琴。白水仙心靈手巧,能歌善舞。二人經常在天池旁、山谷裡,彈彈唱唱,翩翩起舞,引來山裡的飛禽走獸與它們共歡。



一天,山下突然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這個人叫張虎,長著一張長巴臉,臉色灰滔滔的,有點駝背,著眼一看就是個好色之徒。

他仗著老子在朝廷裡官居二品,家裡養著一幫潑皮無賴,整天在街市上搶男霸女,無惡不作。他聽說長白山不但風景秀麗,天池水能治百病,最讓他動心的是天池邊上經常有美女出現,決意要到長白山走一遭。

張虎備好錢糧,領著幾十個家奴直奔長白山而來。當人馬來到長白山天池邊上時,靜靜的湖水如同美人的一面鏡子,依偎在群山之中。他正在欣賞天池的美景,忽聽對面山上有歌舞聲。他快步來到山頂一看。被眼前的情景迷住了。只見一位英俊少年坐在地上彈琴,琴聲悠揚,出神人化。還有位天仙般的少女正在歌舞,美妙歌聲悅耳動聽,輕盈舞步令人陶醉。周圍有許多小動物搖頭擺尾地伴舞。此時天氣風平浪靜,四周鳥語花香,真乃人間仙境。張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使勁掐了下自己大腿,疼得一哆嗦:這不是做夢,老天賜給我個大美人。

白雲飛正在聚精會神地彈琴,突然琴弦斷了一根。他大吃一驚,預感到是一種不祥之兆。抬頭一看,小動物們早已跑光了。不知啥時圍上來這麼些人,背弓挎箭,手拿刀槍棍棒,個個賊眉鼠眼不像好人。他站起身來上前拉著白水仙就走。張虎搶步上前攔住去路,嬉皮笑臉地說:「二位留步,你們倆年輕貌美,留在這深山老林裡豈不是太委屈你們了,還是跟本大爺我回府吧,保你們二位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盡的續羅綢緞,享不盡人間榮華富貴。這位公子正好給我寡婦妹妹做新郎,小姐給我做小妾,豈不美哉!」說著伸手去拽白水仙,白水仙氣得柳眉倒立,厲聲喝道:「大膽潑皮,竟敢調戲本姑娘!看本姑娘好好教訓教訓你!」抬手一個大嘴巴,打得張虎轉了個磨磨,差點栽倒。張虎捂著發燙的臉,惱羞成怒吼道:「好你個不識抬舉的賤貨,竟敢與本大爺作對,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煩了。來人吶!把這兩個捆起來押回府去!」眾家奴蜂擁而上,將二人團團圍住。

白雲飛示意讓白水仙先走,自己抵擋一陣再走。白水仙怕白雲飛有失,死也不走,抽出腰間盤龍劍,二人與眾家奴大戰在一起,打鬥了一個多時辰。

張虎覺得二人舉動不像凡間人,非妖即怪。順懷裡一伸手掏出個鏡子來,對準二人晃了過去。只見鏡子裡放出萬道光芒,射得二人立時現了原形。張虎哈哈大笑說:「原來你們是一對蛇妖,今天碰上本大爺,算你們倒黴。看,我這把寶劍就是你們的剋星。」說罷抽出闢邪寶劍直取白雲飛,白水仙飛身上前護住白雲飛,張虎翻腕子橫掃一劍,白水仙躲閃不及,被揮為兩段。蛇頭骨碌到山前,蛇尾滾落到山後。

白雲飛身負重傷,已招架不住了,心中暗想,如果自己死了,此仇永遠也報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悲痛欲絕,望了望身首異處的娘子,眼裡流出兩行血淚,又憤恨地看了一眼張虎等惡人,騰空而起,駕著雲霧飛回白雲洞。張虎見白水仙已死,白雲飛負傷而逃,便帶著家奴得意洋洋地下山了。

這時山腳下走來一位採藥的老翁,雖然年已六旬,穿山越嶺如履平地,是當地有名的神醫,名叫邱仁。今天特別高興,採到一棵千年人參,正打算往回走,突然發現地上有段蛇尾,向山頂方面蠕動。邱神醫也沒在意,走過山梁,又碰見個蛇頭向山那邊蠕動,蛇頭見著邱神醫張了張嘴,眼睛裡流出了血淚,看樣好像求救。立時起了憐憫之心,撿起蛇頭,找到蛇尾,接在一起,脫掉外衣,撕成布條,將傷口包紮了好幾層。邱神醫有個習慣,不管走到哪裡,身上都帶著跌打損傷藥和接骨藥。主要怕自己有個磕碰能隨時自救。

再就遇見傷殘者及時診治。他順兜裡掏出兩粒接骨藥,塞進蛇嘴裡,摘下腰間的水葫蘆,給蛇餵了幾口水。隨後從背簍裡拿出來那棵千年人參掂了掂,這棵寶參賣了也夠他和老伴活到死。為了救蛇,只好忍痛割愛,用嘴啃下幾塊,塞進蛇嘴。工夫不大,白蛇來回翻動,半個時辰過去了,白蛇仰起頭來朝邱神醫點了幾下頭,騰空而起,向白雲洞飛去。夫妻相見抱頭痛哭,哭罷多時,白水仙就把被救的事敘述了一遍。二人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罷休!後來夫妻二人苦心修煉二十年,還生了許多孩子。



一天,夫妻正在山下領著孩子們彈唱歌舞,遠處傳來了人喊馬嘶聲。到近前一看,原來是仇人張虎,領著眾家奴到此地遊山玩水。夫妻倆做起法來,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張虎還沒明白是咋回事呢,群蛇從四面八方襲來,領頭的正是當年斬殺的那兩條白蛇,其中的一條不是被自己砍斷了嗎,怎麼又活了?也來不及多想,抹身想跑,已經來不及了,樹上、道上、草棵裡全是蛇。

他急忙去掏寶鏡,手慢一點,白水仙噴出一股白霧,罩住整個山谷,分不清東南西北,隨後搖身變成條巨蛇,盤在張虎身上,勒得張虎喘不上氣來。白雲飛也現出原形,上去一口咬斷張虎的喉嚨,家奴們辨不清方向,亂做一團,走哪都是蛇,咬上即死。半個時辰後,幾十個家奴無一生還。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邱神醫又來到長白老林裡採藥。雖然年已八旬,耳不聾,眼不花,走路仍然那麼輕塊,就是頭髮鬍子全白了。白水仙和白雲飛見到了邱神醫慌忙跪倒磕頭說:「恩公在上,我們夫妻倆給您磕頭了。」邱神醫愣了下神問道:「年輕人,想是認錯了吧,老漢我從沒見過你們二人,何時有恩於你們?」白水仙就把二十年前的遭遇告訴給邱神醫,邱神醫恍然大悟。

白水仙讓孩子們拿過來個木匣和布包,打開一看,木匣裡裝著棵千年人參。布包裡是一百兩雪花白銀。白水仙說:「恩公,當年您為了救我搭上棵千年人參,今天這棵人參就算補償吧,一百兩銀子報答當年救命之恩。以後不要再上山採藥材了,在家享享清福。」邱神醫打了個唉聲說:「我已八十多歲了,誰願上山爬嶺的,這不是前年張虎到這裡打獵,掉深溝裡把腿摔折,讓我醫治,治好後命手下家奴將我家的名貴藥和積蓄洗劫一空。為了我和老伴兩張嘴,就得天天上山來採藥。」「恩公,張虎已被我們除掉,有這裸寶參和這些銀子,夠二老用一陣子了,以後缺啥少啥我會讓孩子們送去的。」邱神醫流著老淚跪在地上說:「你們兩位年輕人真正是活菩薩,為民除了害,也替我報了仇,你們倒成了我的恩人了。」

白水仙搶步上前用手相攙說:「恩公折殺我了,請起!請起!」隨後吩咐孩子們把恩公送回家去。

邱神醫回到家後,將人參賣了個好價錢。老兩口不愁吃,不愁穿,過上了好日子。從此,白水仙一家隱居在白雲洞,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生活。

長按下圖,一鍵關注更多故事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斷蛇復仇!老人救一條母蛇,二十年後蛇夫妻報恩!
    公蛇變成個俊俏書生,化名白雲飛;母蛇變成個花容月貌的少女,化名白水仙。二蛇原本是天上瑤池裡的一對小白蛇,因在天庭裡不準它們倆相愛,便偷偷地跑下凡來,你恩我愛,形影不離,過著甜蜜、美滿、幸福的生活。白雲飛文武雙全,彈得一手好琴。白水仙心靈手巧,能歌善舞。二人經常在天池旁、山谷裡,彈彈唱唱,翩翩起舞,引來山裡的飛禽走獸與它們共歡。
  •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清朝道光年間,四川順慶府的李家鎮,有個叫楊延青的木匠。楊木匠手藝高超,在當地非常有名,附近數十裡人家,都以能請到楊木匠做木工為榮。楊木匠性子孤僻,他也不帶徒弟。雖然每天都外出做工,但不管多遠,他都要步行回家。他在別人家睡不著,趕回自己家裡,就算睡兩個時辰,幹活時也能精神十足。
  • 民間故事:靈蛇報恩
    #中國民間故事一天清晨,十歲的翠蓮跟著父親趕集,迎面走來了一位捕蛇人與她們擦肩而過。矮小的翠蓮只有捕蛇人腰間的身高,翠蓮見他的腰間有一個小竹籠,裡邊傳來了滋滋的聲音,就好奇地問父親,裡邊裝著什麼。父親回頭看了那人一眼,摸著她的頭說,裡邊裝著的蛇。翠蓮又問,他把蛇帶去哪裡。父親沒有隱瞞她,就說:「剛剛那人是位捕蛇人,他們把抓來的蛇送到酒樓裡。」
  • 男子救蛇一命 蛇報恩救他全家(圖)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要說動物報恩我們以為是童話裡的故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真實上演了這一幕。
  • 民間故事:蛇子報恩
    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善有善報」的故事。閒話少敘,故事開始——李公子是遠近聞名的小醫仙,不僅醫術好,而且品德好。在李公子心中,無論是任何疑難雜症,都能夠妙手回春。李公子品德也令人稱讚,病人有錢就出錢,沒錢便不用出錢。李公子對自己的醫術極其自信,他曾向天下宣稱,若是自己治不了的病,倒貼百兩白銀。所以便引得各個身患疑難雜症之人前往,可是都沒能得到這百兩白銀,往往都是藥到病除。
  • 民間故事:黃鼠狼報恩
    這裡老人們說:山路崎嶇,多半是為安全考慮吧!一年中秋,清晨就下雨,老村長站在村口,望著天空,摸著鬍子說:孩子們,今晚上見不到月圓,今天不要去鎮上了,免得跌倒,把下山的路障放下吧!眾人聽後,搖搖頭,回去了。村裡有個叫李蒙的孩子,年十三,父親早逝,與其母相依為命,母親生了癆病,上個月李蒙跟村裡的人去鎮上給母親抓了藥,那郎中說:一月後再去取藥並告知症狀。
  • 民間故事:鯉魚報恩
    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今兒給大夥講一篇關於「鯉魚報恩」的小故事,希望大夥看過這則小故事後,都有所收穫。文白咱就不多言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南面有山,北面有個湖,村子裡的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過得倒也無憂。
  • 老奶奶講故事(一)蛇報恩
    近幾年父親和三叔相繼離去,奶奶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明智而堅強的老人熬過了這一劫精神漸漸好了起來,只是滿頭銀髮再不染了。我常常想起小時候,兒孫在他身畔團團坐,她坐在火盆邊,給我們講「瞎話」的情景來。2017年和奶奶團聚,重孫子十一歲奶奶生肖蛇,我同她一個屬相,那就回溯一個蛇報恩的故事吧!
  • 故事:老翁救了一條蛇,送給他一個石磙子,此後他家糧食吃不完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3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古時候的薊州,有一個李老翁。李老翁已近花甲之年,他行善半生,雖然家裡不富有,不過日子過得很是心安理得。有一日,老翁從鎮子上回村。走到一處破廟前時,聽見廟中有窸窸窣窣的聲響。老翁起了好奇心,便走進廟中。這一看,卻在雜草之中蜷縮著一條蛇。
  • 民間故事:殺蛇的秦文
    蛇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在民間故事中,關於蛇的故事也不少,有報恩的,也有報仇的。今天我就講個關於蛇的故事給你聽,名字叫殺蛇的秦文。江南有個六角村,村子四周山水環繞。村裡人在山坡上種茶,到水中捕魚養鴨。女子感激不盡,秦文問女子住在何處,女子說:恩公先回去吧,我已無大礙,家母對我管教甚嚴,我休息片刻,自己回去。秦文聽了,便走了。過了兩天,秦文又上山,在那山洞附近見到一女子,女子一見是秦文,便上前行禮感謝。秦文一看那女子驚呆了,他怎麼都沒想到,那日披頭散髮哭泣女子竟如此美貌。
  • 民間故事:母蛇報恩,七十歲太姥身體越發健好
    故事發生在我奶奶的奶奶,稱呼應該是老太姥吧。也不知對錯,就這麼叫吧。事情發生在秋天,那時候好多人一起下地幹活,有男有女。
  • 民間故事:割草救蛇,竟然跟他回家了,當了家蛇,兒子成蛇王
    孫二牛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背了一條蛇回家。自己去河邊給牛割草,看到幾個孩子拿著石頭在砸什麼東西,孫二牛好奇就過去看了一眼,發現他們竟然在砸一條小白蛇。孫二牛看了看一旁的蛇蛻,就明白這條蛇為何不跑了,顯然是剛蛻皮,身體正虛弱的時候。
  • 下跪牛,救雞狗,傷心的小老鼠,動物報恩的故事
    但是動物的「報恩」行為,自古以來,在中外史籍中都記載了很多。我們熟知的「銜環投珠」的故事,大概是最膾炙人口的歷史佳話了:東漢人楊寶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黃雀,小黃雀傷好後叼來四個玉環來報答楊寶救命之恩,並在夢中告訴楊寶說他的子孫四代都因此慈悲義德而入仕做官,並且人品都如這玉環一樣高潔光亮,後來楊寶的子孫果然個個成為棟梁。
  • 民間故事:蛇報恩|榮華富貴如雲煙,嬌妻美妾喪殘生
    民間故事:蛇報恩|榮華富貴如雲煙,嬌妻美妾喪殘生多年前,十萬大山腳下的無名小村,有個叫潘峰的青年獵戶,有天他在山中打獵時,忽遇天下暴雨。他連忙四處尋地方躲避,最後在半山腰發現一石洞,於是鑽了進去,打算躲到雨歇再離開。潘獵戶正打算在洞邊石上坐一會,忽聽到洞裡傳來嘶嘶響聲,心中一緊,連忙將弩箭上膛,朝著洞中看去。
  • 民間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五大仙家的說法,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它們是狐黃白柳灰,分別對應著狐狸、黃鼠狼、刺蝟、蛇和老鼠,而在這「五大仙」當中,據說狐仙是有恩必報的。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狐狸報恩的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 民間故事:孩子久病,爹媽四處尋醫,先生:是一條斷尾蛇在作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斷尾花蛇》,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聊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老鼠來報恩
    羅坊村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村子,據老人描述,那裡的村民過著清閒自在的生活,由於天高皇帝遠,他們又不喜出村,所以村民的日子一直都相對寧靜。張三是一名非常普通的村民,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雙親,村民們覺得他可憐,所以一直變著花樣接濟他,他也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 民間故事:狐狸的報恩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的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9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這偏遠的山間村莊啊,不僅有著秀美的風光,還有著樸實的民風,最主要的就是這樣的桃源勝地,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而又神奇的民間小故事!
  • 素食護生:動物報恩的故事催人淚下
    動物有沒有「報恩思想」,好像誰也說不清楚。但是動物的「報恩」行為,自古以來,在中外史籍中都記載了很多。我們熟知的「銜環投珠」的故事,大概是最膾炙人口的歷史佳話了:東漢人楊寶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黃雀,小黃雀傷好後叼來四個玉環來報答楊寶救命之恩,並在夢中告訴楊寶說他的子孫四代都因此慈悲義德而入仕做官,並且人品都如這玉環一樣高潔光亮,後來楊寶的子孫果然個個成為棟梁。《淮南子·覽冥訓》記載: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以藥封之,蛇乃能行,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謂之隋侯珠、明月珠。
  • 母蛇報恩
    故事發生在我奶奶的奶奶,稱呼應該是老太姥吧。也不知對錯,就這麼叫吧。事情發生在秋天,那時候好多人一起下地幹活,有男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