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噎著如何急救?家長快速get到這幾招
上次看到這樣一條新聞,講的是南通如東縣一位姓姜的女士像往常一樣給20個月大的寶寶餵飯,沒想到餵了幾口地瓜後,孩子就不對勁了,眼睛往上翻,手不停抽搐,姜女士趕緊用手扣女兒嘴巴,使勁拍打背部,孩子嘴巴裡才吐出來一些地瓜。隨後,姜女士立即帶著孩子趕往醫院。
-
台州2歲女童突然失去意識全身抽搐 這病急救很關鍵
寶寶通常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呼叫寶寶也沒有反應,頭向後仰或歪向一側,雙眼往上翻或斜向一側或頻繁地眨眼,臉色、嘴唇顏色蒼白或發烏,牙關緊咬,口吐白沫(如果咬傷舌頭時會吐血沫),四肢僵硬或有節律地抽動,還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就是俗稱的抽風或抽羊角風的表現。絕大多數兒童高熱驚厥發生在6-60個月,6個月以內的兒童發生的情況很少,36個月之後也不多,5歲以上就更少了。
-
媽媽看驚悚電影,忽略了身旁的寶寶,導致2歲寶寶受驚面部抽搐!
相信很多媽媽都喜歡看電影,而自從懷寶寶起就基本沒有再去過電影院了,所以在家帶孩子的閒暇之餘總喜歡邊陪寶寶玩耍,邊打開電視看著自己喜歡的節目,不過你可否注意到有時寶寶也會很耐心的盯著電視節目一起看呢?其實這樣並不好,一是我們看的節目可能畫面節奏型太快影響寶寶視力,二是可能內容並不適合寶寶觀看,容易引起寶寶心理的一系列問題,雖然寶寶小,我們認為孩子不懂,可潛移默化中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周女士就是這樣的媽媽,周女士一直喜歡看美劇,從懷孕後丈夫就禁止她長時間玩手機,害怕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生產後也不然她長時間看電視。周女士一直都悶悶不樂,覺得整天帶孩子又累又無聊。
-
2歲娃吃花生米被嗆,險被錯誤急救「害死」,黃金5分鐘該怎麼做?
呼吸道異物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的重症之一,很容易危及生命,易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孩子們年紀較小,吃東西有時候急於吞咽,很容易會將食物的碎塊卡入氣道中。2019年,一位母親給自己1歲的寶寶餵輔食,其中包含胡蘿蔔粒與玉米粒等,寶寶在吞咽的時候被卡住,媽媽和奶奶趕緊用手摳寶寶嘴裡的食物、用手拍後背,但這些都沒有用。 等到孩子被送到醫院,已經因為窒息與缺氧缺血腦病等原因去世了。這些悲劇每年都在上演,爸爸媽媽們一定不要以為吃東西嗆到是一件小事,要多加注意!
-
寶寶吃東西被卡住怎麼辦?千萬別胡亂拍背,家長必學的急救方法
眼下,醫生都推薦家長學一學世界通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當寶寶吃東西突然被卡主,分享1 分鐘必須學會急救方法!建議收藏!1 歲以下的嬰兒:拍背、壓胸如果孩子能發出聲音或者哭泣,儘量讓孩子咳嗽。但需要注意的是:腹部衝擊法對 1 歲以下嬰兒不僅不適用,甚至可能造成傷害。不管是嬰兒、幼兒或成人,如果對方氣道梗阻後失去反應,請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開始做包含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復甦。
-
「鼠」你最親丨兩歲男童高鐵上突發抽搐 多方急救轉危為安
湖南省人民醫院的張愛民(左)和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的劉旺華(右)兩名醫生聽到廣播尋醫後前來病患車廂對抽搐中的孩子進行搶救。紅網移動社區:2歲幼童高鐵上突發抽搐,幸遇長沙這2名醫生及時伸援手紅網時刻1月14日訊(記者 劉力 通訊員 袁廷軒 章秋 梁輝)1月11日下午,由上海虹橋開往長沙南的高鐵G1357次列車上,一名兩歲多的男童突發抽搐、翻白眼,列車員緊急廣播尋醫。兩名來自長沙的醫生聽到列車緊急廣播後趕來施救。最終,男童轉危為安。
-
「中國式餵飯」你還在用嗎?害娃害己,教你「1期3招」讓孩子獨立吃飯
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覺得給孩子餵飯又快又乾淨,但實則卻在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為什麼說請停止"中國式餵飯"!對娃沒好處1、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孩子不自己吃飯,就鍛鍊不到自己的手指。寶寶3歲之前,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而手指上都很多神經,非常敏感。
-
寶寶吃東西嗆住了,首要步驟做不好會窒息,急救方法家長要牢記
文|文兒照顧寶寶是一件非常費時又費力的工作,不僅需要照顧寶寶生活起居,還要時刻注意可能會發生的一些意外又常見的狀況,非常考驗家長的帶娃實力。許多媽媽都表示生娃前,從不知道自己可以掌握多項技能,連跨各種行業,上至廚師下至保姆,還身懷各種護理急救技能。
-
家長鬚知:高熱驚厥的表現及處理措施!一張兒童高燒抽搐急救措施...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兒童常見急重症——高熱驚厥的表現及處理措施,並送上兒童高燒抽搐急救措施圖解給諸位新手父母做備用,正確應對寶寶高熱。高熱驚厥的長期反覆發作會嚴重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所以每一個父母都應該了解熟悉高熱驚厥的表現及處理措施,常備兒童高燒抽搐急救措施圖解,做到有備無患。
-
3歲不分房,5歲悔斷腸坑了多少寶寶?每個愛孩子的家長都該這樣做
對很多寶爸來說,自從有了娃,自己似乎就成了多餘的了。寶寶跟老婆一起睡,怕壓著孩子,自己被分出去了,於是夫妻就這樣成了室友。寶寶長大一點,想要一家人親親熱熱一起睡,寶寶卻說:媽媽是我的,爸爸自己睡才對。我在問診中,很多寶媽也提到過這個事兒,寶寶太黏自己,老公覺得自己被冷落,導致夫妻感情越來越不好。
-
寶寶高燒39度5,媽媽錯誤降溫,寶寶再也沒醒,很多媽媽還在用
要是發病在白天還可以帶孩子去看醫生,要是發生在晚上,很多家長就開始手足無措了。得知孩子去世的消息,媽媽哭得像個淚人。 這件事也讓我想起了幾年前,東莞夫妻用工業酒精給孩子擦身體降溫的事情,最終也是醫治無效。 用酒精降溫很常見,怎麼會中毒呢? 其實,醫生早就不建議家長用酒精給孩子物理降溫了,尤其是工業酒精。酒精降溫,確實可以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快速降低體溫。
-
兒子喉嚨卡了糖球,睿智媽媽生命急救,醫生誇讚:合格的好媽媽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經常能看到家長們說自己家的小朋友,逮啥吃啥,一眼看不見不一定吃了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真是愁人!也正因為這樣,媽媽們總是提心弔膽,生怕孩子誤食了有害的東西,而傷害到小小的身體。雖然家長們時刻盯牢自己的寶貝,可是百密一疏,意外總是會不期而遇!兒子喉嚨卡了糖球,媽媽果斷採取措施那天我正在衛生間洗衣服,寶貝自己在客廳玩耍。
-
幼兒機上突發抽搐昏迷 江西航空備降接力搶救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9日消息:12月5日,江西航空RY8923濟南-瀋陽航班上,一名2歲的小旅客突然抽搐,口吐白沫,隨後陷入昏迷。江西航空乘務組迅速啟動緊急預案,30分鐘科學處置接力救援;飛行組聯合地面AOC、地服等相關單位緊急備降,與死神賽跑。小旅客最終轉危為安。
-
五歲女童暈厥抽搐 急診科護長手指塞嘴實施搶救--正骨醫院成功搶救高熱抽搐暈厥患兒
正當他們抱著孩子手足無措時,急診科護長林瑞瓊立即趕過來,嘴裡不斷提醒著家長:「小孩發生抽搐時,千萬別讓孩子咬傷了舌頭!」可是小孩牙關咬得緊緊的,林護長情急之下,立即將自己的食指放到孩子嘴裡,並一路陪同到醫院急診科進行急救。
-
醫生忠告:1歲寶寶萬萬別吃這4物,第2種可致命,很多媽媽還在餵
專家明確表示,要等寶寶過了8個月後再開始接觸蛋黃類食物,而且在量的攝取上要控制好,一開始是八分之一的量,慢慢過渡到一個,大概在寶寶一歲以後就可以吃整顆蛋黃了。 醫生忠告:1歲寶寶萬萬別吃這4物,第2種可致命,很多媽媽還在喂!
-
這些哄睡方法,可能危害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做
一提到哄寶寶睡覺,很多家長都頭疼。家裡有「睡渣」的寶寶,想了無數辦法,用盡全身解數,父母已經打上眼瞼了,寶寶依然睜大眼睛。鄰座的阿爽經常跟樂樂媽媽抱怨,她用三個鍾哄兒子睡覺,兒子卻只睡了半個鐘。常見樂樂媽橫抱著兒子,邊走邊輕拍或左右搖晃,哄半個或一個鐘頭,好不容易哄睡著,結果一放下就挨著床,她的兒子立刻醒來,開始大哭,阿爽又一次抱起來哄。儘管阿爽很盡心的哄孩子、照顧孩子,但方法其實並不正確,所做的努力不僅沒有結果,反而還損害了寶寶的健康,而且阿爽比其他媽媽更辛苦。今天樂樂媽就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常見的兩種哄睡方式的錯誤之處,當然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正確的哄睡方式。
-
11歲男生課堂突發疾病抽搐 女老師用嘴吸出嘔吐物
12月24日,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某班突發險情,11歲男孩小明(化名)突然口吐白沫渾身抽搐鼻孔流血,周圍同學被嚇得大哭起來,此時正在上課的英語老師史明娟見狀,趕緊撥打120電話,隨後將孩子翻正平躺,對他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得知情況的學校其他老師也前來幫忙。
-
餵2歲寶寶吃飯就像跑馬拉松,其實控制吃飯時間家長可以這樣做
當寶寶2歲的時候,可吃的食物範圍越來越大,也不需要爸爸媽媽單獨餵寶寶了,可以跟家人在飯桌上一起吃飯了。其實寶寶和家長一起吃飯,不僅節省了家長單獨為寶寶做飯的時間,也會減少寶寶挑食的可能。
-
網紅狗「可樂」突發心梗去世,鏟屎官一定要熟知這些急救措施
只能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兩隻狗痛苦的抽搐著,沒過多久,狗狗發出了兩聲悽慘的哀嚎聲後便停止了呼吸但在面對這些重大突發疾病時,很多鏟屎官連病症都難以分辨,更別說急救方法了,狗狗們也因此錯過了絕佳的治療時間。首先,判斷狗狗的病狀,及時採取急救措施。1.誤食導致中毒症狀:嘔吐,腹瀉,迷失方向,抽搐,嗜睡,食欲不振,瞳孔散大,昏迷。
-
4歲寶寶媽媽餵飯吃,2歲寶寶自己吃飯,讓孩子主動吃飯,要注意這樣做
當寶寶用手抓飯吃時,當寶寶用勺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時,你是不是就會忍不住阻止寶寶,然後餵他吃飯?最好不要這樣做,從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開始,我們就可以試著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在一次聚餐中,餐桌上有二個寶寶,一個男孩叫壯壯4歲,一個女孩叫優優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