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傳香蕉米飯催眠實驗 專家稱結論無依據(圖)

2021-01-21 搜狐網

    「香蕉啊香蕉,你長得多好看吶!這個皮黃得那麼好看。連這個梗都這麼有個性。香蕉啊香蕉,你的味道聞起來是多麼地香,多麼地誘人,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了。」

  這是在幹什麼?對著水果念咒語?

  這是網上瘋傳的一個催眠實驗,說是把同一串香蕉分成三組,分別讚美它,咒罵它,不理它。幾天後,香蕉會呈現出不同的腐爛程度,受到讚美的肯定是爛得最輕的。

  另一個版本是對米飯進行催眠,據說受到讚美的那份米飯在幾天後,雖然有變餿的跡象,但會散發出酒釀一樣的醇香。反之,受到咒罵的那份,則散發出難聞的噁心氣味。

  實驗受到很多學生的追捧,不少中學生、大學生在寢室裡做著簡單可行的香蕉和米飯的催眠實驗。

  對此,有人斥之為偽科學,而小湯卻固執地認為,也許有一定道理。因為她聽說,的確有種植戶為了番茄長得更好,給它聽世界名曲來著。

  實驗對象

  水果店買來的香蕉,通體淺黃,沒有任何一處黑斑和黑點。把它分成3串,每串3隻,分別標註為「善」、「中」、「醜」。

  從食堂打來的米飯一盒,分成3份,裝入3隻透明的盒子裡,每份約25克,分別跟3串香蕉放在一起。

  置放地點選在辦公室,常溫25℃到30℃。為防止香蕉、米飯交流,小湯故意把3組樣本放在辦公室的不同角落。

  實驗過程

  小湯對香蕉和米飯的催眠非常有規律,「咒語」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每隔一小時就對著不同樣本念一遍「咒語」,另一組則一點也不去理它。

  香蕉「咒語」一:香蕉啊香蕉,你長得多好看吶!這個皮黃得那麼好看,連這個梗都這麼個性。香蕉啊香蕉,你的味道聞起來是多麼地香,多麼地誘人,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了。

  香蕉「咒語」二:香蕉啊香蕉,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醜陋的香蕉,卑賤而愚蠢。我鄙視你,你會越來越腐敗,越來越骯髒。

  米飯「咒語」一:米飯啊米飯,你身上充滿了大米的芬芳。你白色的米粒是那麼飽滿,那麼富有光澤。透著溼潤的水分吐露出米飯誘人的味道。美麗的米飯啊,接受我的讚美吧……

  米飯「咒語」二: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難看的米飯啊?我媽媽說了,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你們長得那麼難看,還能指望有人來吃你們嗎?你們肯定會變得很臭很臭,臭到沒有人願意來聞你一下。

  小湯念「咒語」的時候,其他同事個個笑彎了腰。到了下午,更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也紛紛加入「念咒」行列。

  午飯過後,小A一邊吃著香蕉,一邊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先是對著「不理組」的那組香蕉和米飯,拋了個白眼。

  走到「咒罵組」前,小A開始自我發揮:「臭香蕉,你長得那麼難看,白送給我,我也不要吃。還有你,米飯,你們不僅外表是醜陋的,連內心也是非常非常噁心的。」

  然後,小A又跑去對「讚美組」說話。「香蕉香蕉,你放心哦,我絕對不會吃了你的。因為你長得好看啊,絕對是我們早報最靚麗的風景線了。還有你米飯,你一定是這裡最漂亮的米飯,看見了你,我覺得食堂所有的米飯都黯然失色了。」

  實驗觀察

  第一天下班時,「讚美組」的香蕉繼續保持著水靈樣兒,而另兩組香蕉,在外皮上已顯露出淺黑色細紋。米飯光憑肉眼,倒沒什麼變化。

  試驗第二天,發生一個小插曲。一位不明內情的路人甲,在串門時,險些吃掉「咒罵組」的香蕉。

  「吃了賠你們一串好了。」

  「看看,看看,再不吃要爛了。呶,這裡,已經有點爛了吧。」

  「什麼,是用來做實驗的。每天被你們罵,多可憐。摸摸小可憐,被我吃掉好不好?」

  路人甲被眾人踢出辦公室。

  第二天晚上10點,「讚美組」的香蕉皮,已沒有昨天那麼飽滿,出現少量缺水紋,表皮有些暗沉。

  而「咒罵組」的香蕉已開始發灰,冒出許多斑點。

  被眾人無視的「不理組」香蕉,「老」得就更厲害了。其他兩組香蕉按起來還是比較結實的,而這一組香蕉一按一個手印。

  米飯們看起來差距不大,只是盒蓋內壁凝結著水蒸汽。

  實驗第三天,香蕉變化神速。「讚美組」的香蕉雖然冒出少量斑點,但表皮依然飽滿。而另兩組香蕉已經爛得比較厲害了,「不理組」更嚴重一些。

  「讚美組」的米飯依然還散發著米飯獨有的香味,「咒罵組」開始有點發酸 ,「不理組」有幾粒米飯長出了毛茸茸的黑斑。

  第四天,香蕉實驗結束,因為 「不理組」的香蕉已經爛得出水了。「咒罵組」的香蕉布滿了黑點,大家盯了它半晌,決定還是不吃它了,萬一吃出毛病就不好了。

  「讚美組」的香蕉被很快地瓜分了,大家形容它是一個保養得很好的40歲女人,果肉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

  又過了3天,到第七天,米飯實驗也宣告結束。小湯在眾人嫌棄的眼光中,捧著3盒米飯去了女廁所。

  過了一會兒,她用手扇著風奔回了辦公室,開心地報告大家:「還好還好,不是很臭。都發黴了,黴得差不多。聞起來都有點酒釀的味道,就是有點酸,聞不出誰更難聞一點。」

  ●網絡說法

  美國新型物理農業:

  給植物聽音樂

  日本科學家證明:

  水能接受訊息

  小湯通過「谷歌」搜索,發現有一種被稱為「物理農業」的種植新技術,與她的實驗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種技術是給植物聽音樂,美國稱之為新型的「物理農業」,屬於正在推廣的一項種植新技術。

  所謂「物理農業」,就是通過聲波激發蔬菜的活力。美國一些科學家試驗發現,動聽的言語和優美的音樂一樣,都能產生節奏和諧的音波,能刺激植物體內細胞的分子發生共振,使那些原來處於靜止或休眠狀態的分子活躍起來,從而加快了植物細胞的新陳代謝,所以說植物也喜歡聽動聽的話。

  換句話說,對植物進行讚美,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抗氧化性,減緩食物的腐爛。

  另外,網上做這類催眠實驗的人,很多都提到了日本科學家江本勝發表的一個實驗結果《來自水的訊息》。

  江本勝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實驗程序是,把實驗水分別滴在100個試皿中,在冷藏室冷凍2個小時,通過顯微鏡將有結晶的冰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照它的頂端部位。

  實驗證明帶有「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的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而且無論是文字、聲音、意念等,都帶有訊息的能量。

  ●專家說法

  催眠實驗

  毫無科學依據

  浙江大學果樹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徐昌傑並不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催眠實驗毫無科學依據。

  徐所長說,無論是香蕉催眠,還是番茄聽音樂,都是未經論證過的。在科學界,一個可以被引用的科學依據,即被科學界普遍接受的科學實驗結果,必須是經全球的核心期刊發表過的,被全世界著名科學家論證過的。

  而香蕉催眠實驗、番茄聽音樂技術,包括日本科學家關於水結晶的相關實驗,只是通過媒體和普通書籍來發表的,不能看作是科學結論。

  他指出,一個科學結論的誕生,需要經大量重複實驗,得出相同結果後才可以。如果只做一次實驗,徐所長認為,存在的偶然性因素太大。所以這個實驗充其量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胡建華主任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這只是一個民間趣味小嘗試。如果想得出可靠的結論,則需要重複多次的實驗。

  他說,對一個嚴謹的實驗來說,需要在相同的溫度、溼度、光照下進行上萬次的探索之後,得到的結論才是可靠的。光靠一次實驗偶然因素太多,可行性不大。  通訊員 湯曉燕 本報記者 嶽雁 文/攝

(責任編輯:news1)

相關焦點

  • 視頻:網絡瘋傳催眠實驗 念咒語控制香蕉腐爛程度
    視頻:網絡瘋傳催眠實驗 念咒語控制香蕉腐爛程度「香蕉啊香蕉,你長得多好看吶!這個皮黃得那麼好看。連這個梗都這麼有個性。香蕉啊香蕉,你的味道聞起來是多麼地香,多麼地誘人,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了。」這是在幹什麼?
  • 網傳可樂榴槤同食毒超眼鏡蛇 專家稱純屬謠言
    近日,一條「吃榴槤喝可口可樂,毒過眼鏡蛇」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稱一位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時 ,吃了很多榴槤之後又喝了可樂,致咖啡因中毒血壓飆升,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該消息引來大量的轉發與討論,不少網友對這一消息深信不疑。8月2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島城的營養及消化方面的醫生,確定該消息無任何依據,應是一條捏造的謠言。
  • 「豹貓」為家貓說法遭專家質疑,廣西賓陽稱不是最終結論
    「豹貓」為家貓說法遭專家質疑,廣西賓陽稱不是最終結論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酈曉君 薛小林 實習生 傅晨琦 2014-11-27 20:54 來源:澎湃新聞
  • 米飯「辣眼睛」實驗,用藍色可樂煮米飯,一打開鍋蓋,愣住!
    米飯「辣眼睛」實驗,用藍色可樂煮米飯,一打開鍋蓋,愣住!hello!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點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都是有緣人,小編會每天更新新鮮美食資訊,希望一篇小小的文章能給各位小夥伴帶來愉快的心情!網絡上出現了一個辣眼睛的實驗,就是用我們平時喝的可樂煮米飯,大家都抱著看熱鬧的態度,但是等到打開鍋蓋以後,網友們都愣住了!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可樂一直都是褐色的,最近某品牌的可能出了一個新品種,藍色的可樂,這位老外就是用藍色的,可能穿了一鍋米飯,想想還有些刺激,以前見過用牛奶煮米飯,見過用香蕉煮米飯,用藍色的可樂米飯還是頭一次見。
  • 網傳神奇「蚊聲」可測試衰老 專家稱其沒有意義
    一個所謂的聽力測試視頻微博瘋傳2萬餘次  專家解釋:「蚊聲」測聽力並不科學,說白了就是一種高頻聲波  在著名日本推理動漫《名偵探柯南》第587集《怪盜基德VS四神偵探團》中,怪盜基德利用「蚊聲」
  • 網傳香蕉是用藥催熟的吃了對身體有害 真相是……
    「香蕉都是用藥催熟的,吃了對身體有害。」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市場上的香蕉不是自然成熟的,建議大家不要隨意購買。網傳的說法是否屬實?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香蕉該咋挑選,您可看看文後的小技巧  「香蕉都是用藥催熟的,吃了對身體有害。」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市場上的香蕉不是自然成熟的,建議大家不要隨意購買。網傳的說法是否屬實?
  • 螃蟹不能和酸奶香蕉一起吃?專家:沒有科學依據!
    但是,近期在網上也出現了關於「螃蟹與某些食物相生相剋」的說法,而記者諮詢相關專家了解到,螃蟹蛋白質含量很高,與某些食物搭配相生相剋的說法並不科學,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尤其要注意吃螃蟹的量以及新鮮程度。「溫馨提示:蟹季到來,大家都告訴家人和朋友,吃完螃蟹別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茄子,會中毒,都要轉發,不差那三五秒。轉發提醒,拒絕冷漠。」
  • 網絡瘋傳的「泡泡糖」大米竟是場烏龍
    ■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李小雷事件女子網傳視頻質疑米廠造假「大家看,今晚我購買了瀏陽市恆豐大米廠生產的大米,做成米飯後感覺不對勁,就揉捏了幾粒飯,變成了『泡泡糖』一樣……」日前,一則長約1分38秒的短視頻在微信群聊裡傳播。視頻中,一名未露臉的白衣女子一直在揉捏著一團膠狀物,並稱該膠狀物系蒸煮後的米飯。
  • 吃「狗藥」抗癌、空腹不能吃香蕉……這些「新聞」別信!
    真相芬苯達唑(PanacurC)是一種用於狗和其他動物驅蟲的藥物,目前沒有臨床研究支持該藥能治療癌症,現有的一些支持或反對證據均來自動物實驗。動物實驗距離臨床試驗,乃至成為藥物還有很長的距離。通過動物實驗卻沒有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舉不勝舉。芬苯達唑是一種未經過臨床試驗的獸藥,人吃獸藥本身就存在很大風險。
  • 棉花糖實驗被推翻,得出了什麼驚人的結論?
    速讀:本文關鍵信息導圖
  • 專家稱有科學依據
    晚上開燈睡,孩子會變成性早熟——這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記者專門採訪了多位兒科專家。  有一定科學依據 但無研究結論  微信裡4歲女童的媽媽,講述了自己女兒的遭遇。她在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女兒胸部變大,並且孩子也跟她嚷嚷胸部疼。驚訝不已的媽媽帶孩子去檢查,意外地查出「性早熟」。
  • 90後男生自學成才辦催眠社 專家提醒稱風險大
    90後男生大學裡辦起催眠社   「催眠術」都是他自學的;心理專家提醒:催眠師須有資質,隨意催眠風險大   短短幾分鐘就可以進入別人的夢境,窺探對方的「隱私」,這不僅是電影《盜夢空間》的情節,也真實地發生在大學校園裡。
  • 8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空腹不能吃香蕉上榜
    真相:芬苯達唑(PanacurC)是一種用於狗和其他動物驅蟲的藥物,目前沒有臨床研究支持該藥能治療癌症,現有的一些支持或反對證據均來自動物實驗。動物實驗距離臨床試驗,乃至成為藥物還有很長的距離。通過動物實驗卻沒有通過臨床試驗的藥物不勝枚舉。
  • 橡皮手錯覺源於催眠暗示?又一項著名心理學實驗被質疑
    這些研究旨在為大腦如何處理我們身體「自我」的內部表徵提供一個窗口,而對它們的質疑來自一個不太可能的方面:催眠研究。 論文的首席作者、催眠研究員Peter Lush和合作者、心理學家Zoltan Dienes都來自英國薩塞克斯大學,他們對某個現象很感興趣:僅僅暗示,都不需要與催眠相關的戲劇性引入,就足以導致許多人不由自主地行動,或者在某種程度上經歷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
  • 網傳「喝牛奶可致癌」說 營養專家闢謠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外有關部門和專家。  疑問一:牛奶中的IGF—1是致癌因子嗎?  【回應】 牛奶中含量遠少於人體自身產生的量,沒有權威論證認為其致癌  網文稱,「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細胞活躍生長與繁殖,導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麼物質?
  • 以政府審計結論作為政府投資項目工程竣工結算依據現狀困境及應對
    (一)以政府審計結論作為結算依據應當在合同中明確約定最高院[2001]民一他字第2號電話答覆認為只有在合同明確約定以審計結論作為結算依據或者合同約定不明確、合同約定無效的情況下,才能將審計結論作為判決的依據。即在2001年的司法實踐中,有三種情況可以適用審計結論:明確約定、約定不明確、合同約定無效。
  • 傳牙膏底部有黑條的不能買 行業協會專家闢謠
    開欄語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人們享受到海量信息的便利,但是也有一些信息真假難辨,憑空捏造的說法四處散播,似是而非的觀點以訛傳訛,讓網民飽嘗「霧裡看花」之苦。為了幫助公眾辨別真偽,阻擊謠傳,本報今起推出《網聞求證》欄目,記者通過採訪權威專家或親自實驗,探求一些網傳生活信息、生活現象的真偽,給讀者的生活以實用性指導意見。同時,如果您對一些網絡傳言感到困惑,如果您有網絡信息待求證,也可以撥打96663與我們聯繫。     網傳「黑顏色條代表純化學」   「買牙膏請留心牙膏管反面底部的顏色條!
  • 多益網絡徐波,實名舉報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實驗動物管理不善致疫情...
    2月4日,多益網絡董事長徐波發博,稱自己實名帶可靠證據作為線索,舉報武漢病毒研究所。 徐波稱,因疫情防疫事關重大,懷疑武漢病毒研究所,對實驗動物管理不善,致病毒實驗動物流出,導致2019新冠狀病毒疫情。
  • 揭秘「迷魂藥」藥人現象 作案者大多用催眠藥物
    據江南都市報報導,有關專家告誡市民,世界上根本沒有「迷魂藥」,關鍵要自己「潔身自愛」,提高警惕。  「藥人事件」層出不窮  稍作留心,讀者們就會發現報刊中有關「迷魂藥」藥人的報導總是接連不斷。並且現實生活中,因此而上當受騙者也是隨處可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