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啊香蕉,你長得多好看吶!這個皮黃得那麼好看。連這個梗都這麼有個性。香蕉啊香蕉,你的味道聞起來是多麼地香,多麼地誘人,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了。」
這是在幹什麼?對著水果念咒語?
這是網上瘋傳的一個催眠實驗,說是把同一串香蕉分成三組,分別讚美它,咒罵它,不理它。幾天後,香蕉會呈現出不同的腐爛程度,受到讚美的肯定是爛得最輕的。
另一個版本是對米飯進行催眠,據說受到讚美的那份米飯在幾天後,雖然有變餿的跡象,但會散發出酒釀一樣的醇香。反之,受到咒罵的那份,則散發出難聞的噁心氣味。
實驗受到很多學生的追捧,不少中學生、大學生在寢室裡做著簡單可行的香蕉和米飯的催眠實驗。
對此,有人斥之為偽科學,而小湯卻固執地認為,也許有一定道理。因為她聽說,的確有種植戶為了番茄長得更好,給它聽世界名曲來著。
實驗對象
水果店買來的香蕉,通體淺黃,沒有任何一處黑斑和黑點。把它分成3串,每串3隻,分別標註為「善」、「中」、「醜」。
從食堂打來的米飯一盒,分成3份,裝入3隻透明的盒子裡,每份約25克,分別跟3串香蕉放在一起。
置放地點選在辦公室,常溫25℃到30℃。為防止香蕉、米飯交流,小湯故意把3組樣本放在辦公室的不同角落。
實驗過程
小湯對香蕉和米飯的催眠非常有規律,「咒語」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每隔一小時就對著不同樣本念一遍「咒語」,另一組則一點也不去理它。
香蕉「咒語」一:香蕉啊香蕉,你長得多好看吶!這個皮黃得那麼好看,連這個梗都這麼個性。香蕉啊香蕉,你的味道聞起來是多麼地香,多麼地誘人,你一定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香蕉了。
香蕉「咒語」二:香蕉啊香蕉,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是世界上最醜陋的香蕉,卑賤而愚蠢。我鄙視你,你會越來越腐敗,越來越骯髒。
米飯「咒語」一:米飯啊米飯,你身上充滿了大米的芬芳。你白色的米粒是那麼飽滿,那麼富有光澤。透著溼潤的水分吐露出米飯誘人的味道。美麗的米飯啊,接受我的讚美吧……
米飯「咒語」二: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難看的米飯啊?我媽媽說了,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是你的不對了。你們長得那麼難看,還能指望有人來吃你們嗎?你們肯定會變得很臭很臭,臭到沒有人願意來聞你一下。
小湯念「咒語」的時候,其他同事個個笑彎了腰。到了下午,更是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心,也紛紛加入「念咒」行列。
午飯過後,小A一邊吃著香蕉,一邊蹦蹦跳跳地跑了進來,先是對著「不理組」的那組香蕉和米飯,拋了個白眼。
走到「咒罵組」前,小A開始自我發揮:「臭香蕉,你長得那麼難看,白送給我,我也不要吃。還有你,米飯,你們不僅外表是醜陋的,連內心也是非常非常噁心的。」
然後,小A又跑去對「讚美組」說話。「香蕉香蕉,你放心哦,我絕對不會吃了你的。因為你長得好看啊,絕對是我們早報最靚麗的風景線了。還有你米飯,你一定是這裡最漂亮的米飯,看見了你,我覺得食堂所有的米飯都黯然失色了。」
實驗觀察
第一天下班時,「讚美組」的香蕉繼續保持著水靈樣兒,而另兩組香蕉,在外皮上已顯露出淺黑色細紋。米飯光憑肉眼,倒沒什麼變化。
試驗第二天,發生一個小插曲。一位不明內情的路人甲,在串門時,險些吃掉「咒罵組」的香蕉。
「吃了賠你們一串好了。」
「看看,看看,再不吃要爛了。呶,這裡,已經有點爛了吧。」
「什麼,是用來做實驗的。每天被你們罵,多可憐。摸摸小可憐,被我吃掉好不好?」
路人甲被眾人踢出辦公室。
第二天晚上10點,「讚美組」的香蕉皮,已沒有昨天那麼飽滿,出現少量缺水紋,表皮有些暗沉。
而「咒罵組」的香蕉已開始發灰,冒出許多斑點。
被眾人無視的「不理組」香蕉,「老」得就更厲害了。其他兩組香蕉按起來還是比較結實的,而這一組香蕉一按一個手印。
米飯們看起來差距不大,只是盒蓋內壁凝結著水蒸汽。
實驗第三天,香蕉變化神速。「讚美組」的香蕉雖然冒出少量斑點,但表皮依然飽滿。而另兩組香蕉已經爛得比較厲害了,「不理組」更嚴重一些。
「讚美組」的米飯依然還散發著米飯獨有的香味,「咒罵組」開始有點發酸 ,「不理組」有幾粒米飯長出了毛茸茸的黑斑。
第四天,香蕉實驗結束,因為 「不理組」的香蕉已經爛得出水了。「咒罵組」的香蕉布滿了黑點,大家盯了它半晌,決定還是不吃它了,萬一吃出毛病就不好了。
「讚美組」的香蕉被很快地瓜分了,大家形容它是一個保養得很好的40歲女人,果肉軟軟的、糯糯的、甜甜的。
又過了3天,到第七天,米飯實驗也宣告結束。小湯在眾人嫌棄的眼光中,捧著3盒米飯去了女廁所。
過了一會兒,她用手扇著風奔回了辦公室,開心地報告大家:「還好還好,不是很臭。都發黴了,黴得差不多。聞起來都有點酒釀的味道,就是有點酸,聞不出誰更難聞一點。」
●網絡說法
美國新型物理農業:
給植物聽音樂
日本科學家證明:
水能接受訊息
小湯通過「谷歌」搜索,發現有一種被稱為「物理農業」的種植新技術,與她的實驗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種技術是給植物聽音樂,美國稱之為新型的「物理農業」,屬於正在推廣的一項種植新技術。
所謂「物理農業」,就是通過聲波激發蔬菜的活力。美國一些科學家試驗發現,動聽的言語和優美的音樂一樣,都能產生節奏和諧的音波,能刺激植物體內細胞的分子發生共振,使那些原來處於靜止或休眠狀態的分子活躍起來,從而加快了植物細胞的新陳代謝,所以說植物也喜歡聽動聽的話。
換句話說,對植物進行讚美,可以增強植物的抗病性,抗氧化性,減緩食物的腐爛。
另外,網上做這類催眠實驗的人,很多都提到了日本科學家江本勝發表的一個實驗結果《來自水的訊息》。
江本勝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實驗程序是,把實驗水分別滴在100個試皿中,在冷藏室冷凍2個小時,通過顯微鏡將有結晶的冰用200至500倍的倍率拍照它的頂端部位。
實驗證明帶有「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的訊息,會讓水結晶成美麗的圖形。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的訊息,會出現離散醜陋的形狀。而且無論是文字、聲音、意念等,都帶有訊息的能量。
●專家說法
催眠實驗
毫無科學依據
浙江大學果樹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徐昌傑並不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催眠實驗毫無科學依據。
徐所長說,無論是香蕉催眠,還是番茄聽音樂,都是未經論證過的。在科學界,一個可以被引用的科學依據,即被科學界普遍接受的科學實驗結果,必須是經全球的核心期刊發表過的,被全世界著名科學家論證過的。
而香蕉催眠實驗、番茄聽音樂技術,包括日本科學家關於水結晶的相關實驗,只是通過媒體和普通書籍來發表的,不能看作是科學結論。
他指出,一個科學結論的誕生,需要經大量重複實驗,得出相同結果後才可以。如果只做一次實驗,徐所長認為,存在的偶然性因素太大。所以這個實驗充其量只是一個遊戲而已。
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胡建華主任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這只是一個民間趣味小嘗試。如果想得出可靠的結論,則需要重複多次的實驗。
他說,對一個嚴謹的實驗來說,需要在相同的溫度、溼度、光照下進行上萬次的探索之後,得到的結論才是可靠的。光靠一次實驗偶然因素太多,可行性不大。 通訊員 湯曉燕 本報記者 嶽雁 文/攝
(責任編輯:new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