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
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已經成為基層社區治理創新的必由之路。
在衢州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窗口」和中國基層治理最優城市的當下,對這種創新路徑的探索逐漸演化為一股社會潮流。
大數據時代,柯城區以「鄰禮通」社區智慧治理平臺為切入口,融入未來社區理念,打通了智慧社區、智慧治理的「任督二脈」。從物業繳費、便民服務到助力疫情防控、社區業委會選舉等,在現實大考中,「鄰禮通」提交了一份份飽含民生溫度的高分答卷,成為衢州「發展高質量、治理現代化」的現實寫照。
「智慧+制度」創新,優化治理形態
數位化轉型是一場深刻的治理革命。在以「鄰禮通」「村情通」「政企通」為核心架構的「三通一智(治)」衢州現代治理平臺體系中,「鄰禮通」承擔著城市社區智慧治理的重任。
「業主戶數170805,繳費筆數1781,本月新增用戶4483……」在柯城區信安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通過「鄰禮通」數據駕駛艙大屏幕,可以看到,社區管理的相關信息實時動態更新,報事報修、家政服務、網格員聯繫方式、社區黨員等信息一應俱全,「鄰禮通」,儼然是一個完整的線上社區生態全景圖。
作為柯城區率先推出的「未來社區」微信小程序平臺,「鄰禮通」著重解決社區群眾生活中的痛點、難點。自去年8月投入使用以來,逐漸形成涵蓋物業繳費、志願服務、評價物業、積分兌換等多種服務項目。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鄰禮通」的發展路徑充分體現了這種工作方法。「秉承自下而上的成長邏輯,『鄰禮通』立足群眾需求,不斷自我更新,有效整合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志願者等基層治理單位,形成了共同參與、共建共享的命運共同體,為社區管理服務匯聚了強大合力。」柯城區發改局有關領導說。
「線上+線下」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創新,消弭了信息不對稱的壁壘,有效提升了居民與物業之間的溝通效率。與此同時,「黨員亮身份」等黨建服務功能,也為全面推進「紅色物業聯盟」、實現黨的工作在住宅小區全覆蓋、發揮機關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提供了便利通道。
經過近一年的運行和推廣,「鄰禮通」社區智慧治理平臺在柯城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在三衢大地加速度複製。如今,衢州共導入用戶16.4萬戶,激活用戶10.5萬戶,涵蓋490個小區。資料庫由衢州市大數據局統一管理,市區街社四級共享,真正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環」,讓「數據跑」代替「幹部跑」,變「線下跑」為「線上跑」。
前不久,「鄰禮通」正式迎來2.0版本時代,從最初4個模塊,增加為「我的有禮小區」「物業助手」「共商共建」「社區通知」「鄰禮生活」「聯盟驛站」等六大功能模塊,通過積分兌換機制,形成服務閉環,以制度+技術彰顯「鄰禮通」網絡聯結散人群、掌上解決煩心事、平臺增加信任感的優勢。
聚焦關鍵小事,賦能幸福生活
「樓梯頂燈不亮了」「家裡空調需要清洗和維護」「物業工作人員工作認真,遇到情況也能及時處理。希望在新業委會領導下越來越好」……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打開「鄰禮通」小程序,總能感受到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善意。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使「鄰禮通」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健康碼」是實施疫情防控智慧化管理的重要載體,考慮到一些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實際困難,柯城區將「健康碼」開進「鄰禮通」微信小程序,做到「機碼分離,人碼統一」,實現「健康碼」申領全覆蓋,快速精準「亮碼」。
與此同時,還通過「鄰禮通」平臺上及時發布防疫資訊、科普文章等內容,以便居民了解最新疫情動態,並增加了戰「疫」必勝、空中超市、網上法院、疫情舉報、空中超市等服務項目。
「我們充分運用『鄰禮通』,及時向群眾發送疫情最新動態,居民如果有疫情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公共事件板塊上報,我們可以通知網格員立馬入戶排查。」柯城區信安街道辦黨工委書記巫偉說,「鄰禮通」平臺成為柯城打響「智慧防疫戰」的關鍵著力點。
疫情帶來的影響,給基層社區業委會選舉帶來了不小難度,「鄰禮通」線上選舉模式則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制約。「雖然因疫情我推遲回衢了,但在外地還能以這種方式參與選舉,這讓我們業主很放心。」在北京出差的世通華庭業主徐先生表示,打開「鄰禮通」,幾分鐘便搞定了選舉。
今年4月初,世通華庭小區舉行了線上小區業主委員會選舉,共收集到1434票,線上票數1005票,佔總票數70%左右,與線下選舉方式相比,選舉時間從20天縮短為9天,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選舉更高效、透明,這意味著衢州市首次線上選舉小區業主委員會試點圓滿成功。此後,府山世通華府、學苑新村等小區相繼發起應用,得到了網格和社區居民的廣泛認可。
前不久,信安街道先行開展「七人普」信息採集暨運用「鄰禮通」採集普查信息專項試點,每戶僅需幾分鐘,居民就可完成全家人口信息登記。「這是衢州首次探索使用智慧型手機採集數據,走在了全國試點前列,這一創新,再次印證了衢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的風採。」柯城區有關領導說。
重構鄰裡關係,
共享「有禮」家園
鄰裡鄉情構成了中國熟人社會的基本底色。當浩浩蕩蕩的城鎮化進程衝淡了傳統的中國社會關係格局,什麼樣的鄰裡關係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在衢州這座「有禮」的城市,依託「鄰禮通」逐漸形成的新型鄰裡關係,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答案。
今年2月10日,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家住恬靜苑社區的空巢老人老何夫婦家中的慢性病藥物快用完了,卻無力出行,無奈之下通過「鄰禮通」向網格員求助,網格員和「包區清樓」志願者連續接力,連夜冒雨前往醫院取藥,又馬不停蹄為老人上門送藥。
家住紫荊花苑小區的黨員朱平主動參與志願者服務,連續100多個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他的無私付出,得到居民一致好評,「支持有責任心、正能量的朱平師傅。」「支持朱平大哥,讚揚他的奉獻精神。」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躍動的數據背後,是這座城市滿滿的正能量和鄉情信仰默默發酵,「遠親不如近鄰」的溫暖在人們內心深處流淌。
疫情防控期間,柯城區線上線下共招募各類志願者650名,以「紅色物業聯盟+小區支部黨員+志願者」的聯防形式,組建26支小區志願服務隊參與疫情防控。與傳統的志願者活動相比,參與進來的年輕人明顯多了起來,「網絡一代」正以極大的熱情擁抱「鄰禮通」,投身到新型社區文化構建中。
依託「鄰禮通」,怡靜苑小區建立了「紅色物業聯盟」,下設26個黨小組。在黨組織的帶領下,業委會通過線上+線下徵求業主意見,將「南孔書屋」「市民健身驛站」植入小區,構建起共建共享的未來鄰裡空間。「居民訴求有了更多渠道,我們的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對參評全市『有禮小區』充滿信心。」世通華庭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
為激發居民參與社區公益性服務的積極性,「鄰禮通」採用「聲望+貢獻」積分制度,讓服務「有積分」、積分「有榮譽」、榮譽「有實惠」。居民通過參與按時繳納物業費、評價物業、參加問卷、「守護鄰裡」志願服務等獲取相應積分,在線下進行積分兌換,享受健身以及電動車充電等服務。對於這片追求禮儀、講究禮節的「南孔勝地」來說,這種來自鄉鄰認可的褒獎和榮耀,恰恰是「鄰禮通」行穩致遠的重要精神動力。
從日常生活小事到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服務,便捷、貼心的「鄰禮通」已成為柯城人幸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不斷為現代基層社會治理和未來社區智慧化管理注入新的內涵。
專家點評
衢州柯城區以解決小區「物業病」為突破口,聚焦未來物業、未來治理、未來鄰裡三大場景創新,以數字「智理」為手段,以人本化價值為導向,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縣域高質量發展和共享發展提供了生動個案。以社區為單元,圍繞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痛點與難點,調研在前,問計於民,自下而上,打造「鄰禮通」數字平臺,通了鄰裡,連了民生。實現「組織、信息、服務」三通,破解「繳費、溝通、調查、表決、組織、防控」等六大難題。
柯城區「鄰禮通」基層治理平臺建設的實踐表明,高效能社會治理離不開對基層社會多樣性和層次性的把握,離不開組織、制度和技術的融合創新,離不開「家國」傳統的文化同理心。從治理到「智理」,從「智理」到「自理」,或許是未來社會共享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從「社區」到「家園」建設的人文目標。這對於推進高水平現代化建設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窗口建設進行的探索,值得期待。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發展戰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員 徐偉兵
(本版圖片由柯城區信安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