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

2021-01-08 央廣網

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四地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近日接受總臺看臺海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回望2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以及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的講話中,寄望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著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這讓我們一直倍感振奮,也為此而不懈努力。「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會長們說。

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四地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近日接受總臺看臺海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回望2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以及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的講話中,寄望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著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這讓我們一直倍感振奮,也為此而不懈努力。「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會長們說。

「很多人問我,吳會長,你的中國夢是什麼?我說我的中國夢就是看到祖國和平統一。」 福建省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對記者說。而他的公司,即與不遠處的鼓浪嶼隔海相望。公司牆上,貼著「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字樣。

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

廈門是臺胞登陸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吳家瑩認為,近年來大陸不斷推出各項惠臺、助臺政策,不僅始終圍繞讓臺胞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亦幫助臺胞分享大陸發展紅利。「兩岸應通盡通方面,除了已經率先實現的福建向金門供水外,電纜也已鋪設到了『海峽中線』,兩岸通橋也在積極規劃當中。」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時期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將為廣大臺企臺胞帶來重大機遇和利好,希望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醫療、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吳家瑩向記者透露,目前其公司參與了廈門地鐵工程建設,亦在積極爭取廈門翔安機場建設招投標。「現在臺企可以參與大陸大基建、5G等建設,臺胞在大陸有更多獲得感。」吳家瑩說。

泉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

十四五」時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臺商臺企指明了前進方向。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告訴記者,臺商臺企原來重外貿、輕內銷,當前大陸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不僅對在大陸臺商是機遇,對臺灣也是一個擺脫「悶經濟」的機會。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此前受訪表示,2020年1月至11月兩岸貿易額達到2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給臺灣帶來了127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事實充分說明,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其實可以把臺灣納入大陸內循環格局,作為內循環的一部分。」楊榮輝表示,雖然臺當局妄圖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但兩岸的經濟關聯度越緊密,兩岸和平統一的步伐亦必會加快。

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對於兩岸如何進一步融合,楊榮輝認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福建,肩負了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歷史使命。福建可大膽先行先試,制定機制,供應更多的臺青住房,吸引更多臺青到大陸安家落戶。「讓更多臺青人進來,留得住,有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兩岸要和平統一,我想是很快的事。」他說。

泉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

十四五」時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臺商臺企指明了前進方向。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楊榮輝告訴記者,臺商臺企原來重外貿、輕內銷,當前大陸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不僅對在大陸臺商是機遇,對臺灣也是一個擺脫「悶經濟」的機會。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此前受訪表示,2020年1月至11月兩岸貿易額達到2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給臺灣帶來了127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事實充分說明,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其實可以把臺灣納入大陸內循環格局,作為內循環的一部分。」楊榮輝表示,雖然臺當局妄圖在經濟上與大陸脫鉤,但兩岸的經濟關聯度越緊密,兩岸和平統一的步伐亦必會加快。

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對於兩岸如何進一步融合,楊榮輝認為,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福建,肩負了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歷史使命。福建可大膽先行先試,制定機制,供應更多的臺青住房,吸引更多臺青到大陸安家落戶。「讓更多臺青人進來,留得住,有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兩岸要和平統一,我想是很快的事。」他說。

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

回望兩年前總書記的講話,福建省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林伯彥依然記憶深刻。「總書記的講話,為兩岸關係指明了道路,讓兩岸同胞明白,民族復興、國家統一,也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歷史擔當和使命。」林伯彥對記者說。

林伯彥表示,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在當前兩岸形勢下,更應堅持「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為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新年伊始,福建省各地市各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提供臺胞臺企同等待遇的優惠政策措施,2日向社會公布首批225條同等待遇清單,清單所涉項目集中體現在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等四個領域。

相關焦點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灣民眾盼大陸早日統一兩岸
    原標題:臺灣新聞晚播報:臺灣民眾盼大陸早日統一兩岸點擊收聽《臺灣新聞晚播報》→關注臺海動態,掌握新鮮資訊。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1月3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元旦上午,臺灣南投人魏明仁在彰化二水鄉碧雲禪寺舊址,舉行隆重的五星紅旗與中國共產黨黨旗升旗典禮,吸引200餘人參加,現場人員齊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魏明仁表示,民進黨執政讓他失望透頂,更讓他覺得在臺灣生活非常痛苦,他希望大陸早日統一兩岸,帶給人民幸福。
  • 黃智賢:只有兩岸統一,才是對臺灣最大的好處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最近召開的第3屆兩岸一家親臺灣學術研討會上,臺灣著名主持人黃智賢發表了的講話,她指出,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就必須實現祖國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讓兩岸民眾更好的助推中華民族復興重任,而臺灣民眾也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與光榮。
  • 兩岸統一對臺灣有哪些好處?
    「臺獨」隔離大陸在近十幾年,臺灣地區一直享受著大陸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對臺灣地區的進出口優惠,臺灣民眾返鄉政策,臺商到大陸投資政策等,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臺灣和平統一做出的讓步,是其他省市都享受不到的。
  • 馬英九:臺灣人對大陸看法改善 "憲法"沒排除統一
    圖為馬英九資料圖(來源:臺媒)海外網2月26日電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媒「海峽論壇」節目專訪,談話內容提及兩岸關係,馬英九表示,臺灣人對大陸的看法已經有一些改善了,更指出臺灣地區的憲制性規定「沒有排除跟大陸統一
  • 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何堅定主張統一?黃智賢:對臺灣好,對兩岸好
    黃智賢堅定支持大陸統一黃智賢表示,如果島內綠媒罵她是正常的,如果他們不罵可能覺都睡不好。其表示,她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兩岸也必定會統一,她也希望可以早日實現兩岸統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她理所應當出來講話。黃智賢之前在參加海峽論壇時也說到,她清楚如果回到臺灣肯定會被攻擊。
  • 2020是統一臺灣關鍵點?臺嘉賓與大陸專家激烈討論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中將王洪光他說,2020年確實是關鍵階段,並提出了他對2020年有幾個判斷:第一個判斷是,「臺獨勢力」已經在島內佔了多數,這個趨勢不可逆轉;第二個判斷是,大陸民眾與臺灣民眾在統獨問題上的意見背向而行,漸行漸遠;第三個判斷是,時不我待,再有5-10年,解放臺灣、統一臺灣的時候,將是兩岸不可承受之重。
  • 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 時間不站在臺灣這邊
    從現實面分析,拜登政府面對新冠肺炎重創,已無力單獨因應臺灣問題,臺灣更不能單靠美國,兩岸問題終須由兩岸自行解決,這是民進黨當局不可迴避的責任與挑戰。 川普政府視中國大陸崛起為美國最大威脅,採取全面「反中」政策,而民進黨當局甘為「抗中代理人」,在北京強烈批判民進黨「挾洋自重、以武謀獨」之下,兩岸關係急轉直下。
  • 臺灣鐵娘子洪秀柱一語道破為何臺灣這麼難統一
    最近臺灣迎來了大日子,據消息透露目前離選戰僅剩幾天,在這最後的幾天裡各陣營都非常把握這最後時間的進行積極拉票。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發出臺灣應回到祖國和平統一等積極言論本月11日臺灣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往桃園,期間她表示希望兩岸能夠統一,因為分裂對臺灣來說沒有好處。
  • 大陸學者:希望兩岸「和平相處」仍是臺灣主流民意
    2020年底前,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及臺灣國際研究學會共同進行的一項「臺海安全」民意調查顯示,在兩岸關係方面,島內有超過八成(約81.4%)的受訪民眾表示,贊成兩岸人民多交流往來。如果要選擇一個關鍵字或者詞來描述兩岸關係的願景,則有高達九成(約90.4%)的臺灣民眾選擇了「和平相處」。可見,臺灣的主流民意幾乎高度一致地希望未來兩岸能夠和平相處。當然,要使兩岸和平相處,必須滿足和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黃智賢: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在我們這代讓中國統一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名嘴黃智賢曾多次在微博發文談及兩岸問題。4月2日,黃智賢再度發文稱,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在我們這一代,讓中國統一,文明昌盛,追求14億同胞的幸福,不能是臺灣人的志氣和肝膽?」黃智賢(圖片來源:微博@黃智賢星球)黃智賢的文章以《一國兩制救臺灣》為題。在文章中,黃智賢提到,目前臺灣內部「支持『一國兩制』的比例大約不到20%」的情況是一種「政治人物共同維持的假象」。她說,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同意「『臺獨』絕無可能」。她認為兩岸統一不但是必然,對臺灣更有益處。她認為,不能迴避臺灣人身為中國人,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這個事實。
  • 「銀鷹計劃」媒合兩岸 大陸銀行來了臺灣年輕人
    「銀鷹計劃」媒合兩岸 大陸銀行來了臺灣年輕人 2017-07-31 19:40: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進入2020年之後,臺海局勢出現「波動」,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多次惡意詆毀大陸。針對不思悔改的「臺獨」分子,大陸方面已多次發出警告。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
  • 中將:2020年前後或爆發戰爭 大陸一舉統一臺灣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 魏輝】茫茫雲海之上,一架轟-6K戰機掛彈飛行,遠方兩座山峰清晰可見……剛過去的周末,大陸網絡上流傳的一張照片引來島內的大量目光。島內媒體先是援引大陸網友的話稱,山峰可能是臺灣南投縣境內的玉山主峰,後又推測更像是屏東縣的南北大武山。
  • 臺灣牛樟芝將進駐大陸 兩岸合力打造健康產業
    臺灣牛樟芝將進駐大陸 兩岸合力打造健康產業 2017年02月25日 10:37:1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在莞臺商臺胞對臺灣選舉結果大失所望 盼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在莞臺商臺胞對臺灣選舉結果大失所望 盼兩岸早日和平統一 2020年01月17日 15: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17日訊 2020
  • 臺網友怒批:蔡英文下臺,我們要統一!統一臺灣只有這一個選擇?
    調查顯示,72%臺灣民眾認為大陸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68%臺灣民眾不擔心大陸實力增長不利臺灣。不滿意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島內民眾,則由去年的48%增為56%。並在在最新的臺灣民眾國族調查顯示,85%的臺灣民眾自認是中華民族,不贊成是中華民族的比例下降。過半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兩岸如果無法維持現狀的狀況下,62%民眾認為和平統一對臺較有利,仍堅持維持現狀者僅1.2%。看來臺灣民眾還是喜歡和平統一的好,畢竟武統對於臺灣本事的傷害也是蠻大的。
  • 「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舉辦
    民進黨再次取得政權以來,雖然口頭上宣稱「維持現狀」,實際上運用政權的力量,在行政、立法、司法、文化、經濟、對外活動諸方面推動所謂「中華民國臺灣」的「國家化」,所謂「正名」和「修憲」也在蠢蠢欲動。民進黨不改變「臺獨」立場,兩岸的「統獨」對抗就不會停止。  王升指出,兩岸的體量、實力、意志決定了兩岸的終局是必然統一。
  • 圖書交易會大陸團臺灣行:濃濃書香味深深兩岸情
    成功實現了「六大突破」,即第一次設置了海峽兩岸期刊展示區,第一次設置了大陸音像製品展區,第一次設置了數字展區,第一次設置了海峽兩岸宗教圖書展區,第一次在高雄市設置圖交會分會場,第一次由大陸參訪團攜圖書走進臺灣原住民部落,展開文化交流。
  • 臺灣牛樟芝將進駐大陸兩岸合力打造健康產業
    (中國臺灣網 高斯斯 攝)中國臺灣網2月25日北京訊(記者 高斯斯) 臺灣樹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大陸豐盛健康集團24日在北京籤署合作協議,預計未來6年在大陸種下100萬棵牛樟樹,並成立之子公司,預估將可提供大陸及全球生技業者每年超過1萬公斤以上的牛樟芝原物料,力求成為全球最大的牛樟芝生技產業原料供應商,攜手共創健康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