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寵物犬76天後從青浦尋路回家 被稱"狗堅強"
因一身黃毛,被中遠兩灣城一些居民起名「阿黃」。然而,它卻是一條流浪狗,小區物業在無人領養的情況下,下令要「處理」這條狗。去年,阿黃迫於無奈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地方,被一群好心人送往青浦的一家工廠看門。然而,76天後,阿黃竟奇蹟般地自己找回來了。昨天,記者聞訊專程前往剛收留阿黃的胡女士家。
流浪:遺棄時阿黃僅8個月大
算起來,阿黃今年還不到3歲,站立時,身高差不多1米左右。
大約是2007年5月,只有8個月大的阿黃被主人遺棄,從此開始了流浪生涯。中遠兩灣城有不少辦了養犬證的養狗人家,他們牽著自家的狗在小區裡遛達,阿黃眼裡流露出羨慕的目光。它餓了,就在小區找些殘羹剩飯,有時還去搶好心人給流浪貓留下的貓糧吃。據中遠兩灣城居民回憶,阿黃曾被人至少打過5次,有一回是被人拿著鐵鍬追打,阿黃拼命躲閃逃竄,那人眼看追不上,就將鐵鍬砸了過去,可憐的阿黃一陣慘叫,一顆門牙被硬生生地砸斷了半顆。
從此,阿黃只要看見人就會魂飛魄散,要麼藏進樹叢,要麼就躲進人們難以找到的地方。過了好一段日子,阿黃才膽戰心驚地露面了。它原先還和小區內的其他狗一起嬉鬧,自被打掉半顆門牙之後,阿黃顯得十分憂鬱,再也不與同伴打鬧了,只是默默無語地跟在有主人的狗身後。有些狗主人嫌阿黃髒,不允許阿黃接近自家的狗,每每此時,阿黃似乎意識到自己已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了。它就孤獨地趴在地上,常常是望著有主人家的狗歡快遠去的身影,把頭埋在自己的胸前。
邵渭良先生是2007年6月買了中遠兩灣城房子的,他家的窗戶正對著小區噴水池,阿黃常到噴水池邊喝水,就這樣它進入了邵先生的視野。當年11月,邵渭良搬入新居,當知道阿黃是條流浪狗後,便經常一大早買來兩個肉包子餵它。阿黃認定邵先生是好人,不會傷害自己,漸漸地與他熟悉起來,每天早晨6點,它就會等在邵先生進出的路上,趴著吃完肉包子後,必定會站起身朝他搖頭擺尾,似乎在說:「謝謝!」
得寵:阿黃吃「百家食」長大
不光是邵先生,其他一些養狗的好心人都會在不同時段給阿黃食物吃。有位大姐,無論嚴寒酷暑,只要遇到下雨天后就會幫阿黃清洗身體。還有位阿婆拿來家中的牛奶給阿黃喝,阿黃喝完後對阿婆拼命搖尾巴,看到阿婆要回去了,它就會歡快地跟在阿婆身後,等到阿婆打開底樓的大門,阿黃才依依不捨地回到原先的地方。它總是趴在比較空曠的草地上,豎起雙耳,警惕地注視著四周,一旦發現有危險,它撒腿就跑,它知道開闊地能提前發現對自己有威脅的目標,逃起來也容易。
天氣涼了,一群好心人又為阿黃操心了。眾人商量,讓已收留一條流浪狗的女士來收養阿黃。可是不知何故,阿黃又跑了出來,它好似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眾人沒辦法,只能隨它去,不過還是一如既往地給阿黃送吃的、喝的。冬天,室外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幾位好心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決定在地下車庫裡鋪上一塊舊地毯,興許阿黃也難熬寒意,竟然每天晚上乖乖地躺在眾人為它準備的「小床」上。據說阿黃睡覺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生怕又要「吃生活」。第二天一早,它會跑到樹叢裡,聽到熟悉的腳步聲,抑或熟悉的說話聲,它會歡快地跑出來,用期盼和友善的眼光看著來人,它曉得今天又有好吃好喝的了。
去年10月,物業方面通知稱,要把阿黃抓走或處理掉。一些養狗的好心人希望再寬限幾個月,他們一定會將阿黃送走。物業方面答應了。
避難:阿黃被送往青浦工廠看門
阿黃仿佛知道自己命中一定要有一劫。
去年12月初,阿黃突然失蹤了。邵渭良每天在自家窗前看慣阿黃趴在水池邊的身影,但已經兩天未看見它了。其他的好心人也分頭尋找,但沒結果。第三天是個雨天,當邵先生習慣性地往窗外望去,驚喜地發現阿黃在雨中邊跑邊張望,他趕緊從冰箱裡拿出阿黃最愛吃的食物,在微波爐裡熱了一下,下樓招呼阿黃。阿黃像遇到久違的親人,飛奔過來,將一盒食物一掃而光。
阿黃回來了,人們奔走相告。事後才弄清楚,原來有戶人家想收留阿黃,用自家的一條發情母狗將阿黃引到他家,不料,阿黃在那裡兩天不吃不喝,主人家生怕阿黃餓死,便將它放回來了。
此時,物業下了最後通牒。關愛阿黃的一群養狗人商議,決定把阿黃送到一位小區業主在青浦開的工廠看門,一來可以避免阿黃被打死的命運,二來阿黃也有新的歸宿。
12月13日下午,平時決不讓人抱它的阿黃很溫順地讓劉女士和胡女士兩人抱著上了轎車。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駛了71公裡,來到青浦區紀王鎮衛星村的一家工廠,她們把阿黃放在那裡,工廠的門衛說,他們一定會善待阿黃的。可就在當天傍晚,門衛一不留神,阿黃從廠區跑了,他追都追不上。晚上只好將阿黃失蹤的消息通過電話傳到了中遠兩灣城。
翌日,劉女士與胡女士便趕往青浦,她們帶去了阿黃在地下車庫睡覺的地毯,還有阿黃酷愛喝的特侖蘇牛奶,想用阿黃熟悉的味道,告訴阿黃,關心、愛護它的人來了,你快回來吧。儘管不少人四處尋找,一時間,「阿黃,阿黃」的呼喊聲此起彼伏,但阿黃最終沒有出現。
歸來:失蹤阿黃71公裡外尋回小區
之後,劉女士又去青浦找了阿黃3次,最後一次她索性住在那裡。有人告訴她,附近常有些外來人員打狗煮了吃,不要說阿黃是條大狗,那些人連小狗也打死當佳餚。劉女士回去一說,眾人都講阿黃這回在劫難逃。
雖然過了兩個月,但人們還是時常提起阿黃曾帶給他們的歡樂。有人說,可憐的阿黃受的苦要比受到的關愛要多!
今年2月27日,有人稱看見阿黃回來了,大多數人都不信。於是他們從下午開始在小區內尋找,終於在當晚8點找到了阿黃。小區內一家寵物店的老闆聞訊,當即決定免費為阿黃洗澡、修剪趾甲。
一位姓先的先生當即掏出500元,說設立「阿黃基金」。一時人們紛紛響應,慷慨解囊。到昨天記者去採訪時,這筆「阿黃基金」已近5000元。100弄某號902室的胡女士家現在成了阿黃的「居住處」。記者按響門鈴時,胡女士開門,她的身後就是阿黃。阿黃把腦袋在記者的褲腳上摩擦,那是友好的表示,屋裡已坐著十幾位一直關心、愛護阿黃的人士。他們個個笑逐顏開,在這下了半個多月雨的申城,人們大多感到壓抑的時刻,是阿黃再次給他們帶來了歡笑。
胡女士告訴記者,因為雨太大,本來是去為阿黃辦養犬證的,看來只能等天放晴,一定要給阿黃一個合法的身份。
犬管工作或納入社區建設總體規劃
今年「兩會」期間,市長助理、市公安局局長張學兵表示,主管部門將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在充分聽取社情民意的基礎上,將本市犬只都納入辦證免疫範圍,最大限度預防狂犬病等犬類傳染病的發生,降低犬傷人造成的社會危害。他強調,犬管工作必須發揮社區和市民的協管自律作用,走社會化管理的路子。政府相關部門將著手研究如何進一步加強犬管協作,實行綜合治理,並考慮將犬類管理工作納入本市社區建設的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