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6月23日,湯先生打進快報熱線說,在蕭山開元森泊度假酒店看到一隻猴子在樹上吃楊梅。酒店不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經常會看到猴子,有時一兩隻,有時四五隻,有時能看到十六七隻,還有人說看到過一群,應該有二十隻。多位讀者反映,湘湖這批猴子很可能是當年從杭州樂園逃出去的那一批。記者從快報資料庫裡找到了當年的相關報導,20年前確實有一群猴子從杭州樂園逃出,現在湘湖邊這一群,很可能就是當年那一批和它們的後代。
前天,又有讀者在官微留言:這群猴子是我們湘湖農場浙江中浙特種養殖公司的,我們公司有鴕鳥、梅花鹿、猴子、野生甲魚等,當年杭州樂園新開發項目,觀賞項目投入10隻猴子,沒有多少時間,猴子一夜之間全部跑走……
聯繫上這位留言者,洪鳳梅,住蕭山城廂,今年60歲,20多年前,她在浙江中浙特種養殖公司當會計。
洪鳳梅說,父母當年在湘湖農場搞建設,自己生在湘湖農場長在湘湖農場,是地道的農二代,長大工作也在湘湖農場,中浙特種養殖公司是國營的,最開始養甲魚,後來還養鴕鳥、梅花鹿、猴子等。鴕鳥是從法國進口的,梅花鹿從江西買來的,猴子是從寧波買的,上世紀90年代就和杭州樂園有合作,把一些動物放到杭州樂園養,供大家觀賞。「因為我是做財會的,資金帳目流動都要經我的手,所以知道一些。」
猴子具體哪一年跑掉、怎麼跑掉的,洪鳳梅說記不清了,只記得猴子跑掉後,廠裡許多員工滿山去找猴子、捉猴子。
「湘湖開發的時候,我們養殖場也拆遷了,好多同事都不聯繫了,不過當年負責養猴子的侯院長倒是時常聯繫,現在離我家住得也不遠,猴子的事他比較清楚。」
侯園長今年64歲,當年是中浙特種養殖公司下面一個園長,也是「農二代」,老家諸暨,現在住在蕭山。
侯園長記得,大概是1997、1998年的樣子,根據公司要求,他帶著一個司機從蕭山開車到寧波買的猴子,那邊是浙江林業廳推薦的,養猴子也有飼養證,300塊一隻,買了10隻,大的四五歲,小的剛出生時間不長。回到杭州,擱在一個大鐵籠子裡養著,沒過多久就送到杭州樂園了,算是租賃。
「一天早上,我接到電話,說猴子半夜跑掉了,我來不及吃早飯,騎著自行車就往杭州樂園去。我當時住在湘湖農場裡,騎自行車到杭州樂園10多分鐘。
「到了現場,鐵籠子敞開,裡邊空空的,我估計是飼養員前天晚上忘記鎖門了,我們一邊報警,一邊組織人手到山上找。」
侯園長說,後來他和同事帶著籠子上山「誘捕」,籠子裡放蘋果香蕉等水果,人躲遠。本來想著人工飼養的猴子到了野外缺少食物,應該會進籠被抓住,沒想到只有兩隻大一點的猴子進了籠子。為這事領導還發了火,飼養員包括侯園長本人都被扣了獎金。抓到的兩隻猴子也不好再養,後來又放歸山林了。
侯園長說,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那群猴子還活得好好的,看到它們上了快報新聞,當年的事又想起來,「有點意外,有些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