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5號颱風「海鷗」於9月12日下午14時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3日下午17時加強為颱風級。15日早05時前後,「海鷗」進入我國南海東北部海面,下午18時其中心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偏南大約470公裡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預計16日早晨到下午前後在海南萬寧到廣東陽江一帶沿海登陸。
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說,根據目前監測的實況和未來的預報,颱風「海鷗」具有6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 路徑穩定。「海鷗」生成後,一直以較為穩定的西偏北路徑移動,未來仍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第二, 範圍大。「海鷗」七級風圈最大達480公裡,幾乎覆蓋整個我國南海海域。
第三, 移速快。「海鷗」進入南海後以每小時30公裡的速度移動,移動速度快還將有可能加大其風力對沿海地區的影響程度。
第四, 登陸強度強。預計,「海鷗」登陸粵瓊沿海時強度可達強颱風級(14-15級),雖明顯弱於今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但「海鷗」未來仍將給華南沿海地區及雲南南部帶來較嚴重的風雨影響,為今年第2個對華南地區造成嚴重影響的颱風。
第五, 與西南季風結合,華南地區降雨強度大。海南、廣西南部、雲南南部等地需防範強降水可能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海南、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需防範農田漬澇和城市內澇的出現。
第六,將在近海迅速加強,沿海風力大。「海鷗」在向華南沿海地區靠近的過程中,其強度將很有可能出現明顯的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14~15級),需防範大風帶來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