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也是第一次當大人,他們也沒有當大人的經驗,但我們對他們提出要求的時候,往往很少意識到這一點。做父母亦是如此,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他們沒有相關的經驗,做錯事很正常,但未必全都值得原諒。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父母會出現不及格的情況,因不懂得如何教育,而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悲劇,有些可以挽回,但是有些,卻會成為一生的痛。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句話:你不教育孩子,將來社會會替你教育的。
每當看到這句話都會覺得分外戳心,但細品又極其有道理,父母溺愛孩子,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那麼將來他到了社會上,早晚有一天會嘗到教訓。當他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時,父母再教育也晚了。
近日,武漢地鐵裡的一位年輕女孩,疑因坐錯車而猛踹自己母親一事上了熱搜,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則新聞下,責備女孩的人並不多,更多是在責備女孩的母親。
因為不懂得教育,對孩子如此縱容,造成如今這樣的結果,父母難辭其咎。
為此白巖松評論道:「轉發這個視頻下邊的評論,大都認為該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母親自身,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所承擔的責任,起碼51%控股,不要總是埋怨別人,先改變自己,否則熊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細品這番話,覺得白巖松無疑給無數父母上了一課。
很多人都把生孩子這件事想得過於簡單了,生孩子從來不僅僅只是意味著,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更重要的是懂得去教育,去引導,如果生而不養,那麼不如不生。你不懂得好好教育,將來吃虧的是孩子,甚至可以說,會害了孩子。
從這則新聞裡可以看出來,這位用腳猛踹母親的女孩,似乎並未將母親當作母親來看待,她對於母親沒有任何的尊重,所有的行李都是母親一個人背著,而她兩手空空。用腳猛踹母親的時候,擺出一副極其高傲的姿態,雙手插兜,冷酷又無情。
很多人看到這個視頻,都會在想: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孩子如此這般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絕對不是母親溺愛孩子這麼簡單,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位母親在家裡,似乎並沒有什麼地位。
一個女性,如果得不到自己孩子的尊重,那麼可見,她將「卑微」二字體現得淋漓盡致,可卑微是誰造成的呢?是不幸的婚姻,還是畸形的家庭環境?
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就「孩子用腳猛踹母親」這件事,我們可以得知:如果不懂得好好教育孩子,會造成怎樣難以估量的惡果。
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每個人都聽說過,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做到,否則也不會有如此多讓人心寒的事情發生。
武漢地鐵裡這位猛踹母親的女孩,只是冰山一角罷了,在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地方,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從來不將「孝順父母」這件事放在心上。不知道還有多少父母,在被自己的親生孩子,傷害著。
一個孩子性格和三觀的形成,和其從小成長的環境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會有「三歲定一生」的說法。可以說,父母給孩子的教育,父母為孩子提供的成長環境,會直接影響他以後的為人處世,這種影響,甚至是一輩子。
白巖松說,絕不是生理上當了父母,我們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一個大行當。
是啊,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合格的父母,如果不懂得學習,不懂得給予孩子好的教育,就是做父母的失職。孩子苛待父母只是代價之一而已,更大的代價是,孩子將來進入社會,根本不會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最適合孩子成長?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夫妻有不同的相處方式,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家庭和睦,一定是健康教育的基礎。
所謂「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不和睦,夫妻二人整日爭吵,甚至是一方對另一方家暴,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孩子的心理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甚至會導致其畏懼婚姻,不敢觸碰愛情。
相反也一樣,如果父母感情穩定,相處融洽,那麼孩子會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如此一來,他會更懂得如何愛與被愛。
曾經我在圖書館裡,見到一位年僅四歲的小女孩坐在角落裡看書,她看得是漫畫書,那些字未必看得懂,但是她的母親卻說:「她不必看得懂,只是想培養她讀書的習慣。
在家裡,我們從來不敢大聲說話,更別提吵架了,就是希望她耳濡目染,在和諧的環境裡長大,圖書館安靜,適合性格的養成,我每周都會帶她來。」
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我卻一直記得,這種家庭教育無疑給很多人樹立了榜樣,孩子在不吵架,從小讓她沐浴在有愛的環境下。
讀書,讀的不僅僅是書,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教育孩子,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如果自己本身沒有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那麼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就像我國有句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話看似很俗,但細品很有道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自己無法樹立正面的標杆作用,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慢慢地去向其靠攏。
不要忽略成長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的母親性格極其強勢,對於父親經常百般辱罵。在這種環境長大下的蘇明玉,一輩子都想擺脫母親的影子。
即便後來她已經很成功,但母親對自己的影響已經刻在了骨子裡,她會在氣急敗壞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父親直接罵暈,父親看著她,腦海裡浮現的卻是妻子的樣子。
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沒有樹立好的榜樣,孩子很難脫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幅模樣。
教育,不只是管教別人,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或許你的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少走很多彎路,他的將來也未必會如此堪憂。
END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孩子的性格和三觀的形成,和父母的關係大嗎?如果孩子對你動手,你一般會如何應對?來留言聊聊你對文中新聞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