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屆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CEO峰會)舉辦第一天,各國商界和政界代表就兩個最重要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即糧食和淡水短缺。智利總統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表示:「不久前,人們還是認為地球上的淡水、土地和空氣是用之不竭的。然而情況並非如此。地球上的可飲用水總量僅佔總數量的2.5%。」需要指出的是,擁有豐沛淡水資源的俄羅斯在這一方面佔有優勢,而且最近剛剛在金融界出現的水資源交易所的概念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在緩解糧食供應緊張問題上,俄羅斯同樣擁有機會。甚至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也提出了俄羅斯應如何應對世界糧食短缺的問題。他說:「在蘇聯時期,我們開發的耕地比現在多得多,但那時候我國仍是糧食淨進口國。那時,我們的港口只能接收糧食,而無法裝載起運」。目前,俄羅斯是世界糧食出口國之一,幾乎完全實現了停止進口禽蛋類產品,同時在積極發展養豬業。
然而,還存在另外一種糧食儲備。沃爾瑪亞洲區總裁斯科特·普萊斯(Scott Price)表示,超過三分之一的糧食在從生產者到最終消費者的運輸途中丟失。俄羅斯運輸商暫時無法提供準確數字,但他們承認,因通關及貨物卸載時間過長導致易腐貨物損失巨大。
普京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發展鐵路運輸,將俄羅斯建設成為全方位過境運輸大國的重要性。他說:「目前俄羅斯的鐵路過貨量超過蘇聯時期的峰值」。同時,他承認,鐵路運輸能力仍然嚴重不足。APEC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主席、「蘇瑪」集團(Summa)總裁吉亞烏丁·馬戈梅多夫(Ziyavudin Magomedov)也參加了對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問題的討論。他表示:「1%的歐亞間貨物運輸途經俄羅斯,就會為俄羅斯帶來約10億美元的收入。俄羅斯商界人士認為,對該地區所有國家來說,發展對歐過境貿易被視為交通基礎設施發展領域最有前景的項目。這要求對中國西部的陸路交通、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過境運輸,以及北方海上通道進行投資,即需要俄羅斯、中國,甚至許多APEC成員協調行動。」
在此次峰會上,與會者還對世界貨幣問題展開了有意思的討論。俄羅斯外貿銀行總裁、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主席安德烈·科斯金(Andrey Kostin)表示,全球經濟震蕩對世界傳統儲備貨幣的穩定性產生了負面影響。許多國家都在尋求向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的過渡,這為某些貨幣創造了成為地區甚至國際儲備貨幣的契機。他說:「在我看來,中國作為最活躍的世界貿易參與者之一,有權尋求將人民幣提升至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他補充道:「當然,盧布也有很好的機會。它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首先在獨立國協國家,然後在亞太地區成為地區儲備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