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宋浩 通訊員 郭楠
就地過年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正式啟動啦!(按捺不住的朋友,可以直接戳這個連結,進入我們的H5玩起來)
離庚子年結束,不到一個月了。
供圖:視覺中國
這一年的日曆,或許我們都翻得艱難。盼望進入全新的中國年,似乎已是一種全民熱望。
若是往年,這段時間該是陸續計劃返鄉的日子。
不過,這個即將到來的中國年,依然是特別的——全民防疫的神經,依然是要崩緊的。
1月7日,浙江有關部門已經聯合發文,鼓勵外地員工留浙過年。那麼,為了多一些安全,為了新一年的欣欣向榮,留下過年吧。
我們想請你將一腔鄉愁,化為對遠方故鄉的抒懷。
【就地過年的你,一起來寫三行詩吧】
這幾天,有些年輕人在朋友圈調侃:這不,怕回家被逼婚、攀比、應酬的人,有強大理由留在這兒過年了。
調侃歸調侃,其實,哪怕是酷酷的新青年,過年依然會想家的。不過,如今信息社會,微信和視頻,也同樣可以表達你對故鄉親人最真摯的情意。
供圖:視覺中國
又一位年輕人在朋友圈感嘆:今年不回去了,很想吃媽媽燒的家鄉菜,饞了一年可怎麼辦?有人建議:雲上學廚啊。開個視頻,讓老媽手把手教你吧。
[法]保爾·魏爾倫
鄉愁是人類永恆的鄉愁。法國詩人魏爾倫曾寫過一首三行詩——
玫瑰顫動,恍若昔日;
恍若昔日,驕傲的百合隨風搖曳;
每隻往來的雲雀都是我故知。
而你的鄉愁,我們能懂。三行詩,你也可以寫。
從今天開始,由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發起的「就地過年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正式啟動,活動持續到大年初六(2021年2月17日)。
(參與方式見文末,可在小時新聞客戶端、就地過年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H5、「愛讀」小程序等多個渠道進入。)
留下來的你,可以用三行詩抒懷鄉愁,抒懷惦記,抒懷親情,抒懷希望,抒懷這一年普通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悲歡離合,點點滴滴。
也可以以三行詩寫寫,留下來過年的你,以何慰藉鄉愁?它們是一件新衣,一道菜,一部劇,亦或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在活動期間,我們將讓你的抒懷置於更大的「朋友圈」,在被看到和共鳴之中,或許我們會迎來這個中國年最新的過法。
【作家艾偉起興,寫下熱愛和鄉愁】
有一些人,已經為「就地過年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行動了起來。
浙江省作家協會,非常支持這個活動。浙江省作協主席、寧波人艾偉,首先對活動表示了支持。
作家、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
「2020年是個特別的年份,我相信史學家會詳盡記述這一年,這個全人類被『隔絕』的一年。這一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段特殊的時光,一些習焉不察的問題得以顯現,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反思,關於生命,關於死亡,關於社會和家庭,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和理解。疫情還沒過去,依舊需要我們保持警覺。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出門,少聚集,過一個健康祥和的春節佳期。
「特別是留在之江大地上的不能回鄉的建設者,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維度,來更深刻地體驗鄉愁的滋味。我們是有精神能力的,在思想和情感上,我們依舊可以有『東風夜放花千樹』的繁盛和熱烈。」
這是艾偉作為一個作家的思考,而且,他也即興吟出了三行詩,為活動的徵集起個興——
拿起筆
寫一首三行詩
盛放你的熱愛和鄉愁
【用寫詩,見證每一種的情感與存在】
回家過年,是中國人的節慶儀式。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人的故鄉在遠方,在疫情防控不能放鬆的特殊時期,我們必然要面對不能回家的無奈。
人留下,心也留下,讓遠方的故鄉,帶給你詩意。
手機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的時代,也是人人可以成為詩人的時代。
三行詩,只是一種發出聲音的形式,你不必去想,我寫出來的這三行,到底是不是詩,這些都沒有你真實的內心表達更重要。
供圖:視覺中國
每一位留在外鄉工作的人,你那些樸素的情感,那些心裡想說的話,當你感懷之時,就在手機上寫下來,斷個句,就是三行詩;
本來想跟爸媽回老家看看長輩的孩子們,你也可以來寫三行詩,抒發少年的情懷。
如果你願意在三行詩後,說說你是誰、故鄉在哪裡、這一年你在外鄉經歷了些什麼、你想念誰,那麼,我們的讀者會更了解你。
如果你想保持神秘,那也挺好。也可能,我們會去找你,了解你的故事。
來寫三行詩吧,掌上李白就是你!
參與方式:
1、在本文下方評論留言,可以讓更多讀者看到你的作品;
2、點擊連結或掃上圖中的二維碼,進入H5,輸入三行詩,長按生成海報,分享朋友圈。(可提交多首作品;歡迎您留下聯繫方式,方便我們送上新年祝福;放心,您的信息會被嚴格保密。)
3、進入微信小程序「愛讀IDO」,在「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版塊參與活動;
4、還可以在錢江晚報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的「三行詩線上抒懷大賽」推送中參與互動。
被精選的三行詩作品,將會出現在錢江晚報人文讀本、小時新聞開機頁和客戶端專題,以及,還有更多的意外驚喜大禮,等待您的作品!
這個春節,小時新聞一直陪著你。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