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乃生命之源,蘊含人體精氣之所在,人體中的元陰和元陽都源於此。若腎氣不足,不僅會讓人早衰損壽,還會引起腰膝酸痛、腳軟、畏寒、性功能減退等腎虛症狀。 對於補腎這個話題,公眾並不陌生。網上也
腎乃生命之源,蘊含人體精氣之所在,人體中的元陰和元陽都源於此。若腎氣不足,不僅會讓人早衰損壽,還會引起腰膝酸痛、腳軟、畏寒、性功能減退等腎虛症狀。
對於補腎這個話題,公眾並不陌生。網上也流傳著各種補腎壯陽的藥補和偏方,然而盲目補腎有時候不但不能達到補腎目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而穴位貼敷療法,則要比藥補、偏方更加有效、安全、便捷。
穴位補腎:開啟腎臟的「按鈕」
穴位貼敷療法作為一種古老的治病方法,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依據,將中藥製成膏狀等劑型,貼敷於身體的特定穴位上,使之滲透皮膚,達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內病外治的目的。
在歷代許多醫著中都有穴位貼敷療法補腎的相關記載,例如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就記載了一種貼敷痛點和穴位的膏藥——「毓麟固本膏」。該方是皇家帝王宮廷專用藥,使用時汗布敷住補腎藥物,作用於穴位,治療腎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腎虛會導致腎臟免疫力下降,腎臟微循環系統阻塞,因此腎絡會出現不通,而穴位貼敷療法正是採用中醫經絡原理,將補腎藥物貼敷於補腎穴位,通過藥物刺激,疏通經絡,藥物可循皮膚、經絡,直達病區,從而發揮補腎作用。而且外貼藥物濃度高,起效快,還可以避免長期口服藥引起的腸胃不適,更安全、更方便。
穴位補腎「二重奏」:關元穴+腰眼穴
穴位貼敷補腎的關鍵在於找準穴位,在人體的經脈中,腰部四周匯集了很多的穴位,對腎也有很大的影響,其中關元穴和腰眼穴就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強腎穴位。
關元穴被稱為保健強身的「長壽穴」。關元穴位於肚臍之下3寸的位置,3寸是指除去大拇指外的其他四指併攏的寬度,這裡也是人體的任脈,又稱為下丹田。
古有言「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也。」關元穴主治元氣虛損,可以起到補腎壯陽、疏通經絡、補虛益損等功效。可將補腎藥膏貼敷於關元穴,然後將雙手掌心搓熱按壓,敷揉穴位3~5分鐘,有益於續存腎氣,延緩衰老。
腰眼穴是補腎穴位中的另一重要穴位,被稱為「經外奇穴」,位於腰部第4腰椎刺突下旁開約3.5寸的凹陷中,用雙手叉腰,拇指往後,無名指按住腰部兩側盤骨突出位置,大拇指所在位置就是腰眼穴,形似眼窩,左右各一個,這裡正是腎臟的所在之處。經常按摩腰眼穴具有強腰健體、固精益腎等功效,還可防治中老年人因風寒所引起的腰痛症狀。
腰腎膏補腎:源自帝王宮廷古方
如果腎虛患者按壓關元穴、腰眼穴時,有很強的脹痛感,此時單純靠按摩穴位很難治癒,則可以採用穴位貼敷療法,在關元穴和腰眼穴上貼敷腰腎膏來治療。
德眾腰腎膏是由毓麟固本膏化裁而成的穴位補腎膏藥。20世紀80年代,國藥集團·德眾(佛山)藥業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團隊的「拆方」研究,分析了功用為「溫腎助陽,強筋健骨」藥物的特性和配伍,並根據中醫「外貼內治」的理論,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了鹿角、麝香等,並加入淫羊藿、枸杞子、車前子、五味子等補腎助陽藥材,最終製成了腰腎膏,使其功效不減、質優價平。自此,舊時帝王宮廷藥,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德眾腰腎膏與毓麟固本膏不單在組方上相似,且用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腰腎膏貼於臍下關元穴和腰部兩側的腰眼穴,貼後可將雙手搓熱按壓,促進藥物吸收。一方面通過刺激這兩個強腎穴位,具有補腎功效的藥物循環經絡直接作用於腎臟,進而起到疏通經絡、補腎益陽等作用。另一方面藥物透皮吸收,在局部保持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止痛效果快。因此,腰腎膏適用於腎虛性腰膝酸痛,肌肉酸痛,夜尿,亦可用於治療男性遺精、早洩、陽痿等症。
通過腰腎膏穴位補腎,避免了對腎臟和腸道帶來的幹擾及副作用,因而更加安全。此外也可將外用腰腎膏與內服藥物共同使用,全面補腎,效果更好。但前提是要分清藥物的適用情況,對症補腎,切記不可盲目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