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只雞?一掃便知:動物也能面部識別了

2021-01-08 RAVV科技前沿

近日,京都大學與牛津大學團隊合作,開發出能識別猩猩面部的AI,迄今為止已有十餘種動物能被識別。

研究小組以西非幾內亞的野生黑猩猩視頻錄像為研究對象,利用英國牛津大學研發的一種名為「CNN」的面部識別深度學習技術,對幾內亞森林中23隻野生黑猩猩個體共約1000萬張面部圖像進行解析。

研究結果顯示,人工智慧技術對野生黑猩猩面部識別成功率達到92.5%,性別識別成功率達到96.2%。研究小組以此為基礎,成功解釋了長達14年的野生黑猩猩社會結構變化等,也分析了野生黑猩猩群體的社會網絡,諸如個體之間的親疏遠近關係。

研究小組稱,這次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野生動物)野外研究分析方法,同時對野生黑猩猩的社會變化有了多角度的新認識。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網絡版上。

動物也用上了面部識別

動物識別和人臉識別類似,通過採集檢測大量臉部數據,並對動物的各個臉部特徵進行深度學習,建立資料庫。

然而動物的種類不同,臉部識別的目的也不同。對於家畜來說,面部識別技術主要被用來大面積快速檢測年齡,體重等指標,以及攝入食物量、攝水量和行為模式等。甚至人們購買生雞肉時,可以通過APP了解雞的出生地,吃了什麼食物,它的一生走過多少步。

而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面部識別技術主要是用來幫助人們監控跟蹤野生動物,並對野外個體進行長期研究。技術人員甚至可以在同一幀中檢測到偷獵者時發出警報,保護他們免受偷獵者的傷害。

在寵物上,這種技術則主要用來幫助主人尋找他們走失的寵物,同時也被運用在相機APP的濾鏡中。

動物也能人臉識別是不是以後裝一個貓咪面部解鎖系統,貓咪就可以安心出去玩了,回來對著屏幕瞄一下自己就開門進來了?想想還挺激動

*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動物也玩面部識別?不止是寵物貓狗能「刷臉」,大象和鯨魚也可以
    顯然,對人類的監視伴隨著一系列道德和道德難題。但是如何識別動物呢?在新技術讓我們能夠理解動物對被監視的看法之前,人們幾乎一直在大膽地訓練電腦識別它們的臉。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技術實力來跟蹤生態系統,並積極管理種群數量。
  • 機器狗能告訴你腳臭不臭;能騙過iPhone X面部識別的神器 | 一周酷...
    這款聊天機器人,能讓我們和莎士比亞一起談笑風生最近在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主辦的TechCrunch Disrupt SF 2017大會上,就出現了一款以莎士比亞的名字命名的聊天機器人。它能讓我們跟這位譽滿全球的世界文豪對話,並且以莎士比亞的口吻來回答我們提出的問題,還能時不時地給出建議,聽起來真的很酷啊。
  • 用數學方法識別獼猴面部特徵
    它又是憑什麼能獲得菠蘿科學獎呢?這篇解讀將會揭曉答案。臉盲症患者的生活有諸多不便,是的,哪怕是研究猴子也不行。想看更多解讀視頻?請關注優酷(ID:youku)回復「菠蘿」獲得。在動物行為學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需要面對個體識別方面的問題——你必須要知道誰是誰,才能知道這些個體的某些行為有什麼意義。
  • 面部識別技術背後,有什麼「骯髒的小秘密」?
    比如說最近 IBM 利用 Flickr 下載的圖片來進行面部識別訓練,就引起了人們的質疑;NBC News 針對此事進行了詳細的報導,雷鋒網對這篇報導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近些年來,面部識別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除了幫你解鎖 iPhone,還能讓執法機關在人山人海中「一眼」就認出犯罪分子,商店甚至用它來識別自己的「死忠」客戶。
  • AI面部識別技術破解動物行為研究難題
    光明網7月29日訊(記者 趙清建)在野外,如果你遇到一群金絲猴,你能區分每一隻個體嗎?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個體識別。西北大學金絲猴研究團隊長期開展野外觀察研究,20年前經過艱難探索實現了對野生金絲猴的肉眼個體識別,推動了中國靈長類行為生態學的快速發展。
  • 一掃即出,一問便知,糖貓詞典筆是孩子隨身攜帶的AI學習助手
    英語是大多數學生的硬傷,單詞總是記不住,英文閱讀看不懂,英語聽說只會日常用語等問題總是難倒一大堆學生。其實,要想學好英語,學習能力是一方面,用對工具也很重要。
  • 美媒:新面部識別APP,能認出每一隻熊貓
    來源:環球網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20日文章,原題為「中國有一種新的面部識別APP ——這次是大熊貓」。分不清「貝貝」和「寶寶」?不用擔心,已經為人類提供了完善面部識別技術的中國科技人才,如今又研發出一款能識別出每隻「白臉黑眼圈熊」的APP。
  • 來「掃」下狗臉,我不是在罵人
    而動物識別的數據敏感性遠低於人類,比人類面部識別前進的阻力小。隨著寵物市場商業化,動物臉識別將以更快的速度滲透進上中下遊的各個環節。白皮書顯示,犬類寵物健康率不足一半,主要受皮膚和肥胖問題困擾;貓類健康率為 63.5%,主要受肥胖、口腔和腸胃問題困擾。面部識別可在養殖、銷售環節就為每隻動物生成專有身份信息。
  • 新面部識別APP幫你識別大熊貓
    一款面部識別應用程式能讓你輕鬆分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公布這款「大熊貓面部識別」應用時發布微博稱,「再也不用擔心喊錯名字惹熊貓生氣了。」前往該基地參觀的遊客只要使用該應用程式掃描熊貓面部,就能獲知每隻熊貓的信息。這裡是中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 在線寵物商店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讓狗自己購物
    現在說的最多的是人臉識別,幾乎很少用於動物,更別說動物面部識別在線購物,但是大千世間,無奇不有,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巴西寵物連鎖店Petz將人臉識別技術和人工智慧相結合,創造了一個突破性的平臺,讓狗可以通過分析他們的面部表情來購買自己喜歡的產品。
  • GPS腳環計步、AI「雞」臉識別,只為確保吃到一隻健康的雞?
    作者:Chase Purdy編譯:林海、笪潔瓊、亭八在告別雞年的年夜飯上,你和家人有可能吃到一隻自己看著長大的「放心雞」。與絕大多數工廠化養殖、45天屠宰的小雞相比,這些被AI鎖定的幸運小雞可以緩慢享受自己的「雞」生:成長四到六個月,步數、飲食等具體情況都會被詳細記錄。而利用臉部識別技術,購買這些小雞的每位顧客都能夠從他們自己的手機上,真實地看到他們買的那隻雞的生活,並確保其安全被送達自家廚房。
  • 除了識別人臉 動物的臉也納入了AI工作表
    《紐約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動物臉部識別不但應用在奶牛、豬、羊和魚等常見動物養殖、保險等方面,而且在老虎、獅子、大象和狐猴等野生動物觀察等領域也開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與人類相比,識別動物的臉有何不同?動物的臉部識別有何作用,其市場發展潛力怎樣?
  • 人臉識別軟體正在學習識別動物臉
    打開APP 人臉識別軟體正在學習識別動物臉 cnBeta.COM 發表於 2020-11-24 10:50:37 在加拿大卑詩省花了十幾年時間跟蹤研究灰熊後,熊類生物學家Melanie Clapham與兩位矽谷科技工作者合作開發了一款名為BearID的面部識別軟體。
  • 因未經授權,洛杉磯警察局禁止面部識別技術
    洛杉磯警察局(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已經禁止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因為據稱警員未經授權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無論在哪裡部署面部識別系統,公眾都需要相信它們被公平地使用——這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部署能夠做到的。 本周,在25名洛杉磯警察局官員被指控在三個月內用面部識別系統進行近475次非官方的身份識別之後,令公眾對面部識別的信任進一步受損。
  • 人工智慧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人工智慧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日本京都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成功從野生黑猩猩群體的視頻中識別出個體面部特徵。
  • 研究表明,狗能讀懂面部表情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中指出,學習識別笑臉的能力可能對狗狗與人類生活的成功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說,社交動物需要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它們所依賴的線索因物種而異。在人類中,面部表情是至關重要的線索。狗(和狼)也使用面部表情,例如裸齒為了展示攻擊性,以及相互交流的姿勢。 但是狗能區分人類的表情嗎?
  • 寵物也針灸、面部識別……市場規模或超2400億元!
    2020-11-27 08:39:08 來源: 影攻略菌毛 舉報   原標題:寵物也針灸、面部識別
  • 寵物「面部+鼻紋」身份識別科技搶先看
    悅保科技首次在展會展示自主研發的「寵物面部+鼻紋識別」同步認證框架,通過自研FaNl-pet深度學習框架和MSA算法,「面部+鼻紋」雙重體徵認證,能更精準地分析寵物品種和個體身份屬性,在1:1和1:N的識別場景下,均能達到98%以上的超高精確度。
  • 悅保"寵物面部+鼻紋識別」為寵物行業提供智能引擎
    深圳市悅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保科技」)作為寵物AI技術的代表企業,受邀參與展會並展示了其獨創的「寵物面部+鼻紋識別」身份認證技術,成為本屆展會備受歡迎的亮點。不同於傳統的晶片識別,寵物「面部+鼻紋」識別只需通過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拍攝寵物面部或鼻紋
  • 美國出境旅客必須進行生物認證 主要機場100%面部識別
    (來源:美聯社)CBP表示,經過多年的測試,生物面部識別是最安全、有效和經濟的方式,同時也能夠保護所有旅客的隱私。迄今為止,已經有超過5500萬來美遊客進行生物識別比對。自2018年9月以來,該系統識別出了300多名持假證件試圖非法進入美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