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也懂倫常,最新研究發現長尾山雀通過辨識叫聲來避免近親繁殖

2020-12-05 旋翼飛行器

圖 1 長尾山雀科(學名:Aegithalidae)是鳥綱雀形目的一科,分布於北半球的森林地帶

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這一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禽獸」不懂「倫常」的認識。

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近親交配的動物其繁殖成功率一般較低,即便繁殖成功,其後代的存活率也會很低,因此對於大多數動物而言,它們都是希望避免近親繁殖的。但是,絕大部分動物中的較為年輕的個體並不會離開出生地到很遠的地方去生存,所以,有些或強或弱的血緣關係的「親戚」往往會成為這些年輕動物的潛在配偶,這大大增加了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近親繁殖的風險。

圖 2 長尾山雀成年個體的親屬會幫助撫育幼崽

長尾山雀也正是這樣一種動物,它們通常都會在離家(也就是出生地)很近的地方繁殖,這使得其「親戚」之間能夠互相幫助撫養幼鳥,從而提升了幼崽的存活率。但是生物學家不由得就產生了好奇,難道這種社群生存方式不會帶來更嚴重的「亂倫」風險嗎?難道不會降低其後代的繁殖成功率嗎?於是謝菲爾德大學動植物科學系的艾米·李岱爾博士領導了本文所說的此項研究,該研究發現:儘管長尾山雀確實存在巨大的近親繁殖風險,但是每年春天,「近親」長尾山雀都會在交配時期相互避開。

圖 3 坐在巢中的長尾山雀

原來,長尾山雀會使用獨特的叫聲來辨認近親,通過這種「聲學辨認」長尾山雀不僅能夠實現規避近親繁殖,同時也會主動幫助「近親」撫養後代。

李岱爾博士表示,她們的研究團隊記錄了許多對長尾山雀雌性和雄性的叫聲,發現繁殖對的叫聲遠不如近親對的叫聲那麼相似。相反,繁殖對的叫聲相似性與遠親或者無親緣關係的長尾山雀叫聲相似。

長尾山雀會在巢中與兄弟姐妹一起向父母學習叫聲,所以親緣關係很近的長尾山雀,其叫聲的相似度是非常高的,同時,這種叫聲的相似程度也以此可以作為成年後親密關係建立的「可靠指標」。李岱爾博士的這項研究揭示了長尾山雀避免有害的近親繁殖以及親屬合作獲利的潛在機制。

圖 4 一群長尾山雀幼崽正在「賣萌」

或者有讀者朋友們會問,這種研究對我們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問題可以有多方面的解釋,其實最直觀的一方面就是通過這種研究,我們可以加深對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的認識,提升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能力,從而從根源上解決目前我們正面臨的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

相關焦點

  • 小鳥長得都一樣,如何避免近親繁殖?長尾山雀告訴你獨家技巧
    >根據謝菲爾德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長尾山雀能夠通過叫聲來區分近親和非家族的同類成員,從而積極的避免不利於種群延續的「近親繁殖」,這一發現大大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禽獸」不懂「倫常」的認識。於是謝菲爾德大學動植物科學系的艾米·李岱爾博士領導了本文所說的此項研究,該研究發現:儘管長尾山雀確實存在巨大的近親繁殖風險,但是每年春天,「近親」長尾山雀都會在交配時期相互避開。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邊取食邊還不停地鳴叫,叫聲低弱,似「吱一吱一吱」。引起市民駐足觀看,十分驚喜。據愛好拍鳥市民武先生稱,「看來,滿山清香四溢梅花還真是金山銀山,不但吸引來不少遊客,就連中國最小的鳥兒紅頭長尾山雀也來安家嘍!南京城內一般喜鵲較多,而紅頭長尾山雀在南京難得一見,這些鳥很膽怯,有人想用手機拍下它們的倩影,可人稍一靠近它們就飛走。」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指的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鳴禽亞目的一科。頭頂羽毛長而松,在樹枝間築巢,呈囊狀,側開口。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 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
  • 山雀叫幣鳥聽懂「外語」能救命
    像許多鳥類一樣,當有其他的鳴鳥發出警告叫聲後,紅胸幣鳥(Sitta Canadensis)會圍攻一隻可能的掠食者——這一策略對於附近所有鳥類都是有益的。新的研究表明,紅胸幣鳥是一個特別機敏的偷聽者:通過推測山雀警報中的細微暗示,這種小鳥能夠判定附近究竟出現了哪種類型的掠食者。這一研究結果意味著,動物能夠從其他物種的叫聲中搜集大量關於環境的信息。
  • 小巧的紅頭長尾山雀,黃腰柳鶯
    紅頭長尾山雀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釐米。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
  • 博得科普丨小巧玲瓏之--紅頭長尾山雀
    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長尾山雀科 Aegithalidae屬:長尾山雀屬 Aegithalos種:紅頭長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        小巧的身姿,靈動的穿梭於樹枝和灌叢之間。
  • 為什麼說銀喉長尾山雀是最呆萌的小鳥
    你知道,有一種鳥外表看起來很胖,就像一個球一樣,樣子非常呆萌,它就是銀喉長尾山雀,因為外貌圓滾滾的又被叫做小肥啾。畢竟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的國鳥,我們也不能落後腿,後面網友在網上也做了一系列非官方的活動來評選自己心目中最可愛的鳥類。在81科1200餘種的鳥類中,名不見經傳的小肥啾銀喉長尾山雀脫穎而出,一度成為最可愛的鳥類。
  • 世界上最萌的小肥啾——銀喉長尾山雀
    銀喉長尾山雀,據說是世界上最萌的鳥。人送外號:「小肥啾」。它的存在是科學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因為人們始終無法明白,這麼小的翅膀是如何支撐這個圓滾滾的身體撲騰撲騰地飛行的?銀喉長尾山雀,又叫做銀喉山雀。其東北亞種身體幾乎全白,現已提升為獨立鳥種北長尾山雀。
  • 沙河水庫觀鳥筆記|沙河水庫|銀喉長尾山雀|北沙河
    我在行進時能經常聽見黑水雞、綠頭鴨、棕頭鴉雀、遠東山雀、普通翠鳥,以及鵐的叫聲。無論那叫聲的含義是宣誓領地,還是集結同類,無不是為又挨過一個冬夜後的歡呼。麻雀雀鷹而在我右手邊的綠化帶上,烏鴉、喜鵲和灰喜鵲們一點都不消停,仿佛我的出現打破了它們一早的寧靜。透過樹梢,我還看到一群達烏裡寒鴉正排著它們經典的「懶散隊形」從空中經過。
  • 紅頭長尾山雀
    紅頭長尾山雀(學名:Aegithalos concinnus)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cm。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       紅頭長尾山雀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北長尾山雀,一群會飛的「湯圓」,而且還喜歡抱團取暖
    這種鳥的名字叫做北長尾山雀,這是一種生活在北方山林中的鳥,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而且這種鳥還喜歡在寒冷的冬天出來活動,如果有人在元宵佳節前後看到這種鳥,可能還會以為是一群會飛的「湯圓」,這句話可不是開玩笑,看看這些圖就知道了。
  • 科普,真實存在的恐龍直系血親——白頰長尾山雀,殘忍不言而喻
    ——殭屍鳥。這個名字的由來就都要從它的覓食習慣說起了,雖然這傢伙跟其他鳥類一樣,會吃植物的種子,也會捕食昆蟲,但是白頰長尾山雀每隔一段時間會變成啄食腦髓的惡魔。,直奔腦髓而去,可惡的是即使是沒出窩的幼鳥,也難逃白頰長尾山雀的侵害,而且就連山洞裡的蝙蝠也躲不過被吃掉腦子的厄運。
  • 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撒歡昆明黑龍潭
    近日,一位常年在公園的「鳥友」沈德寬老師在公園捕捉到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紅頭長尾山雀紅頭長尾山雀
  • 生命之聲:銀喉長尾山雀
    >(「清純系」女聲) 今天帶大家認識的動物為「銀喉長尾山雀」: 你,見過最萌的鳥是什麼? 1、銀喉長尾山雀,因體型纖小,軀體圓潤,羽毛多白色,被戲稱為「會飛的糯米糰子」。2013年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無危物種。其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及西南地區。行動敏捷,成群棲息,主要啄食昆蟲,多棲息於山地針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
  • 樂山市民救助紅頭長尾山雀雛鳥
    「來來來,吃飯嘍!」昨(16)日中午,4隻鳥寶寶在蔣先生家的一根橫杆上站成一排,張大嘴享用麵包蟲。蔣先生是一名愛鳥人士,家住樂山中心城區三江名都小區,鄰居們都知道他愛鳥。接過龍藝靈手中的鳥窩,蔣先生仔細一瞧,裡面有5隻無法站立的紅頭長尾山雀。這5隻小鳥身上只有羽管,還沒長出羽毛,看樣子可能出生只有七八天,非常嬌弱。「當天,龍藝靈到竹溪春華園玩兒,在角落的草叢中發現了這個鳥窩。可能是那幾天的大風將鳥窩吹到了地面。」蔣先生說,當他來到撿到鳥窩的地方觀察發現,那裡的樹太矮小,如果把鳥窩放回樹枝,擔心會被其他人帶走,或者被貓吃掉。
  • 紅頭長尾的小山雀像什麼?
    除去尾巴,胖乎乎、圓鼓鼓的紅頭長尾山雀也就比鴿子蛋大點比雞蛋有小點,外形呆萌其實活潑,叫口勤快甚是靈動,常作寵鳥飼養。小雀雀的頭部色塊極具戲劇臉譜特徵,識別度很高。加一居士哥哥想像力更是異於常人,甚至發來德jun憲兵圖片說他們之間也很像。是嗎?好吧。
  • 「萌物駕到」——「小肥啾」銀喉長尾山雀
    冬日裡,暖陽高照,深綠的枝椏上突然冒出幾個小雪團,湊近一看,卻是幾隻毛色雪白的小胖鳥。圖片來源於網絡這些小胖鳥的學名叫做「銀喉長尾山雀」,因體形圓潤,所以人送外號「小肥啾」。它們無法捕食到更多昆蟲來維持自己的體溫,所以在寒冷的冬夜,小肥啾們會結伴聚集在一起入睡,如此,到了第二天,陽光普照大地,它們又會恢復生機勃勃、蹦蹦跳跳的活潑樣子。
  • 世界上最萌的鳥,像一隻未斷奶的小奶貓,人送外號「小肥啾」
    無論什麼動物,你發現只要名字裡放一個「貓」字,都會變得莫名萌起來,今天要說的這種鳥就被叫做「子子貓兒 」或者「吇吇貓」,「吇吇」就是它們取食時的叫聲。之所以這種鳥也被冠以「貓」名,根本原因就是:太萌了。
  • 世界上最萌的鳥,像一隻未斷奶的小奶貓,人送外號「小肥啾」
    有意思的是,銀喉長尾山雀在遷徙過程中會保持家庭之間的聯繫,這一點被多個學者研究論證。因為鳥類的季節性遷徙過冬是很少出現家庭聯繫的,但是由Raisa Chetverikova等人2017年發表在《行為生態與社會生物學》上的研究報告證明,長尾山雀在遷徙中保持家庭聯繫,且在北歐和東北亞兩個部分的遷徙種群中包含大量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