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投資《戰狼2》、《紅海行動》捷成股份正陷入德隆系資本局泥淖。
12月30日,捷成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徐子泉及其一致行動人康寧正在籌劃股份轉讓等事項,控制權轉讓及相關表決權委託安排將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此前,捷成股份的股價已經在此前三個交易日內跌超三成,股價的閃崩起源於捷成股份披露的控股股東徐子泉及其一致行動人康寧涉及的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糾紛。
2017年5月11日,徐子泉與渤海信託籤訂《補倉及遠期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合同》,渤海信託成立「渤海信託·中金君合單一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的信託資金為不超過人民幣12.3億元,其中 2999.7萬元用於實繳渤海信託在北京中金君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合夥份額,剩餘信託資金用於向北京中金君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提供貸款。中金君合用擬形成的新潮能源做質押擔保。
作為德隆系浮出水面的上市公司,新潮能源曾是山東煙臺的一家傳統地產、製造企業,2013年底劉志臣入主後逐漸剝離原業務轉型,特別是2014年通過定增收購浙江犇寶向石油業發展。七個小股東在新潮能源定增時進入了這家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這7名小股東大多成立於2014年、2015年,可穿透至渤海信託。
捷成股份實際控制人徐子泉涉訴,身陷德隆系資本局泥淖,近日股價跌超三成
12月25日,捷成股份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徐子泉及其一致行動人康寧收到法院《傳票》,案由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糾紛。
2017年5月11日,徐子泉與渤海信託籤訂《補倉及遠期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合同》,渤海信託成立「渤海信託·中金君合單一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的信託資金為不超過人民幣12.3億元,其中 2999.7萬元用於實繳渤海信託在北京中金君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合夥份額,剩餘信託資金用於向北京中金君合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提供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42個月。
中金君合用擬形成的新潮能源 (最終股票數額以中金君合與新潮能源及其他相關方籤訂的股票認購協議為準)做質押擔保。徐子泉同意為該信託計劃項下的投資及貸款本金和收益提供補倉義務和差額補足義務,並同意在信託計劃到期時溢價受讓渤海信託持有的中金君合有限合夥份額。
中金君合將上述資金用於認購新潮能源定向增發股份,其出資11.12億元認購3.746億股,成本價為2.97元/股。
隨著新潮能源股價不斷下行(目前股價為1.54元),徐子泉於2017年8月指定北京中金元合創業投資中心 (有限合夥)向渤海信託追加了保證金2.81億元。
但最終,渤海信託與徐子泉對簿公堂,渤海信託依據《補倉及遠期合夥企業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等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徐子泉支付合夥份額受讓價款 (即信託計劃本金與受讓合夥份額溢價款之和)17.53億元和支付相應違約金;要求判令康寧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要求判令渤海信託對中金君合持有的新潮能源3.75億股股票享有優先受償權。
捷成股份日前表示,本次涉訴系控股股東個人債務糾紛所致。但資本市場似乎並不領情,捷成股份在2020年12月25日、12月28日、12月29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
2020年12月29日,捷成股份公告目前控股股東徐子泉正積極與有關各方溝通,在達成初步解決方案後力爭儘快妥善處理本次糾紛。
顯然,徐子泉在這場資本局中走得非常吃力。12月30日,徐子泉及其一致行動人康寧擬將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華夏富邦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並且擬將相關的表決權委託給華夏富邦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及相關表決權委託安排將可能導致捷成股份控制權發生變更。
二級市場人士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的情況,勢必會影響上市公司的治理。
渤海信託多次出現在德隆系資本局中
2018年12月19日,新潮能源發布《涉及訴訟公告》稱,2018年12月18日,新潮能源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達的《應訴通知書》,就恆天中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北京正和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唐萬新合同糾紛一案,申請追加新潮能源為被告,並請求判令新潮能源就兩項訴訟請求下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作為德隆系浮出水面的上市公司,新潮能源曾是山東煙臺的一家傳統地產、製造企業,2013年底劉志臣入主後逐漸剝離原業務轉型,特別是2014年通過定增收購浙江犇寶向石油業發展。七個小股東在新潮能源定增時進入了這家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這7名小股東大多成立於2014年、2015年,可穿透至渤海信託。
在唐萬新借殼斯太爾的過程中,渤海信託也一同出手,斯太爾前身為博盈投資。2012年11月,一直徘徊在退市邊緣、勉力保殼的博盈投資推出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為15億元,發行的對象為英達鋼結構、長沙澤瑞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一同出現在發行對象中的還有寧波貝鑫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寧波貝鑫」),從股權關係來看,渤海信託持有寧波貝鑫87.65%的股份。
■延展
捷成股份曾投資《戰狼2》、《紅海行動》,30億商譽懸頂
2011年,捷成股份登陸資本市場,上市至今,捷成股份累計實現淨利潤12.57億元。捷成股份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數字文化(新媒體版權運營、影視內容製作與發行)和數位技術(音視頻技術服務、智慧教育服務),曾投資《戰狼2》《紅海行動》等影片,2019年年報中,影視版權運營及服務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收的82.43%。
上市以來,捷成股份通過外延式併購吸收了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捷成華視網聚(常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捷成星紀元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廣視天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公司,也形成了大額的商譽留在帳面上,截至2020年9月30日,捷成股份仍有30.52億元的商譽,僅2019年,捷成股份便計提了16.60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超過上市至今的累計實現的淨利潤總額。
截至9月30日,捷成股份的貨幣資金餘額為2.58億元,短期借款為13.2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4.69億元,捷成股份的資金壓力非常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妍頔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