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回家,身上的編織袋和桶,裡面裝的都是什麼東西?

2021-01-07 貼心小農民

現在離春節也越來越近了,很多農民工都要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回到自己的村莊裡面,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過年,因為農民平常要在城市裡面打工,所以很少有團聚的機會,正好趕上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民們自然也特別希望和家裡人一起過。體驗這個來之不易的相聚時光。

很多人如果坐火車還有客車的話,都會發現有一群農民身上背著帶著很多的塑料桶和編織的大袋子。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密封起來的。塑料桶也沒有裝東西,很多人都不清楚農民工們到底要裝些什麼呢,其實說起來,小編也不知道,也要專門去問一問這些農民工,這不,小編問完了就趕緊回來告訴大家啦。

農民工裝的編織大袋子,裡面其實是一些被褥之類的,因為他們需要經常換工地工作,也沒有屬於自己的被子。置辦起來也特別麻煩,還不如隨身帶著自己常用的被褥,蓋起來還舒服,也特別方便,最重要的是還省了被褥的錢呢,農民工本來賺的錢就不多,當然是能省則省,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帶回家貼補家用。

當然,編織袋裡面不只是這些,還有一些做飯用的鍋碗瓢盆。因為長時間地在工地上工作,有時候忙起來。會沒有飯吃,去飯店也不僅遠,還特別的貴,就隨身帶著這些做飯用的工具,以備不時之需。這些東西用編織袋子裝起來才會非常的方便,編織袋一個才幾塊錢,而行李箱就要幾十塊甚至是幾百塊,這樣對他們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行李箱還特別容易壞,根本就不實用。

而塑料桶是裝一些在工地上用的油漆,水泥之類的東西。他們覺得這個桶的材質非常好,還特別的扛用。在村裡起來也方便一些,所以他們會選擇將這些塑料桶帶回農村,方便在農地裡幹活。對於這些鍋碗瓢盆和被褥,農民工也選擇帶回村裡。因為長期留下來的習慣,農民工覺得帶著這些東西會非常的踏實。

更何況,如果要是放在工地裡面,長期以來還會落下灰,甚至是還會被一些人偷走,還不如背在自己身上,還用的方便呢。這下子大家可都知道農民工裡身上背著編織袋子,和手頭拿的塑料桶都是幹什麼用的了吧,裡面裝的什麼也都知道了吧,相信很多人之前都不知道吧。

相關焦點

  • 農民工返鄉,人人都是編織袋塑料桶,城裡人不解:咋不用行李箱?
    特別是近來各地陸續建議打工者就地過年,一些想回家的人,更是趁著現在還能回家,紛紛提前大半個月就往家裡趕。因此,這幾天,一些農民工集中的大城市,在火車站、汽車站都能見到不少行色匆匆的農民工,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排隊等著坐車返回家鄉。有些城裡人看到了,有一點感到不解,那就是這些打工人,十有八九都是背著大大小小的各色編織袋,再提著一個或者多個塑膠桶,裝的滿滿當當的都是行李。
  • 農民工標配:蛇皮袋,塑膠桶,裡面裝的啥?答案出乎你意料之外
    農民工標配:蛇皮袋,塑膠桶,裡面裝的啥?答案出乎你意料之外隨著時間飛快的流逝,一年一度的春運返鄉大潮已經開啟,遠在外面打工的人們也是千裡迢迢的往家裡趕,火車站、汽車站到處都是密密麻麻回家的人們。其中最顯眼最吸人眼球的還是農民工了,因為他們的專屬兩大標配讓人眼前一亮,一看到這兩樣都知道他們是城市的建築者--農民工。這兩大標配就是蛇皮袋、塑膠桶,大家這些農民工平時的生活是非常節省的,不捨得吃和穿,那麼大家不禁好奇起來,這些蛇皮袋、塑膠桶裡面裝的是什麼呢?這個答案恐怕只有農民工本尊告訴你答案了。
  • 「返鄉潮」現象:農民工提塑料桶、扛編織袋,都是因為這幾點
    "返鄉潮"現象:農民工提塑料桶、扛編織袋,都是因為這幾點在這種年底的時候,每年都會出現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就是我們的農民工的"返鄉潮"。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有大批的農民工提著塑料桶、扛著編織袋走向車站,當然這兩個行為也成了農民朋友們的代名詞。
  • 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
    在春運期間,總會看到那些帶著大包小包的人,他們的行李裝備看起來五花八門,有拿編織袋的,也有拿塑料桶的,而且數量都還不少,這也成為了春運的一個特色,只要看到這些人你就知道離過年不久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農民工回家過年,手提桶肩扛包的現象呢?很多城裡人不明白為啥不用行李箱?賺的錢呢?歸納起來,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解答。農民工回家,為何不提行李箱首先,就是因為節儉。
  • 今年農民工春節返鄉,除了準備好蛇皮袋和塑料桶,還要做什麼準備
    每逢春運,在人群中總會有那麼一群人特別搶眼,我們總會看到他們扛著鼓鼓的蛇皮袋,擰著塑料桶穿梭在人群之中,他們不是別人,就是城市的建設者——農民工。春節臨近,春運也即將開始,懷著一顆回家團圓的心,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也都在為回家過年做準備了。
  • 為什麼農民工獨寵「蛇皮袋、塑料桶」?答:大爺始終是你大爺
    A:這人一看就是農民工B:你從哪看出來的,而且這麼肯定?A:你看,蛇皮袋、塑料桶,農民工的打工神器。蛇皮袋(編織袋、尿素袋)、塑料桶對於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朋友而言,確實是「聚寶盆」。因為只要出門有了這兩樣寶貝,全身家當都可以裝進去,走哪帶到哪。農民工外出打工的時候,很多工地上需要自備棉被等一些生活用品,去工地上買太費錢。
  • 春運回家過年,農民工3大標配:蛇皮袋、塑膠桶,還有一個是啥?
    而在各地的車站,無論是汽車站,還是在火車站,經常能看到有許多人背著鼓鼓的蛇皮袋,然後手中還要提著幾個塑膠桶。明眼人都很清楚,這些就是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流汗又流血的農民工兄弟。每年春運期間,就有無數的農民工兄弟姐妹在返鄉的時候,基本上「統一」都背著蛇皮袋,提著塑膠桶,這幾乎已經成為了農民工春運返鄉的「標配」。其實,農民工回家的三大標配,除了蛇皮袋子、塑膠桶以外,還有一樣,你知道是什麼嗎?
  • 春運期間,農民工,對蛇皮袋子和橡膠桶的妙用,是務實的生活態度
    農民工用蛇皮袋和橡膠桶裝行李等,說明勞動人民的本色——務實。農民工是可愛平凡的人,早已經被歲月磨去「虛榮」的「稜角」,採取更務實的態度面對人生。「花架子」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需要額外一筆開支不說,對他們的實用意義不大。好比行李箱吧,對於他們來說,帶在路上可能輕鬆一些,能拉能提。
  • 春節農民工返鄉潮將至,為何他們喜歡背著蛇皮袋,還愛提橡膠桶?
    那麼,有人問為什麼農民工兄弟返鄉的時候都喜歡用塑料桶和蛇皮袋來裝東西呢?他們這樣不寒酸嗎?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很多塑料桶都是工地上用來裝各種顏料的容器,農民將它們廢物利用,改造成裝東西的塑料桶。這是農民天然的本性,不捨得浪費一絲一毫。 很多蛇皮袋也是類似的情況,用來裝東西最好不過。從功能效果上來講,和很多人出行的時候,用來裝東西的背包或者行李箱是一樣的。只不過農民捨不得花錢去購買行李箱,他們真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辛苦苦地,靠出賣苦力得來的,不捨得在一些非必要的物品上花費。
  • 終於知道,為什麼農民工喜歡蛇皮袋子和膠桶了?
    還剩下十來天就要過年了,眼下正是農民工返鄉的高峰,可以說拿到工錢的農民工都要回家了,再不回家的話車票可就不好買了,另外回到家以後,還可以有時間準備一下過年的東西,蒸饅頭,買肉,貼春聯等也都不耽誤,可以好好的在家裡面過一個新年了,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場景,就是農民工返鄉回家的時候,手裡面基本上都是扛著蛇皮袋子
  • 春節返鄉,農民有行李箱不用,為何對蛇皮袋、橡膠桶情有獨鍾?
    可是,有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每次農民工們返鄉都是要拎著各種的蛇皮袋和橡膠桶呢?明明行李箱更加方便,一隻手就可以拎走,並且省時省力。為什麼農民工們還要大包小包的拎著許多蛇皮袋呢?對於這個疑問,其實是農民工們自己的工作性質決定的。
  • 環衛工撿到編織袋 裡面裝著人胳膊腿?
    核心提示:近日,李先生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我在街頭發現一個鼓鼓的編織袋,因好奇往裡看,發現裝的像人腿和胳膊,可把我嚇壞了,誰知民警到現場後調查發現,裡面裝的是一個矽膠娃娃,只不過有頭髮、穿著衣服,跟人很像。
  • 鄭州農民工背編織袋走進圖書館,打開後工作人員淚目
    6月3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來到鄭州市圖書館,翻看留言簿和官方微信平臺留言,採訪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溫情故事。 ◆農民工怕弄髒借閱的書,裝在鞋盒裡放進編織袋 看到東莞圖書館農民工讀者的留言,鄭州圖書館工作人員曹鈺鏡想起了2016年1月16日的一幕。
  • 返鄉潮開啟,今年返鄉除了蛇皮袋和塗料桶外,還有兩樣東西不能少
    家裡家外都需要好好地收拾收拾,農村大集上還有很多年貨需要購買,進入臘月就是年的老話,讓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踏上了返鄉的歸途。村民返鄉的必備神器,莫過於是蛇皮袋和塗料桶,有人說農民工現在也賺不少錢,為什麼不使用拉杆箱呢?
  • 春運返鄉農民工回家行囊為啥總是蛇皮袋,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每年春運時期有一道獨特的「風景」:背著塞得鼓鼓的蛇皮袋,手裡還提著塞得滿滿的膠桶,裡面甚至裝有衣架,碗,杯子,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他們都是來自農村的務工人員,農民工。有的人經過他們身邊時用不屑的口氣說:什麼年代了,不買行李箱,背蛇皮袋,土氣。甚至投去鄙夷的眼光。可是你們知道他們問什麼這樣嗎?
  • 垃圾桶中編織袋「發聲」 初生男嬰被棄垃圾桶
    垃圾桶中編織袋「發聲」  昨日13時30分許,記者來到發現遺棄男嬰的朝陽區望京路3號院,社區居民介紹,男嬰被遺棄的垃圾桶在小區一個自行車棚旁,目前垃圾桶內已看不到任何血跡。  該小區保潔員江師傅介紹,昨日6時左右,他發現了該名嬰兒。「當時正在小區內打掃衛生,往垃圾桶傾倒垃圾時,發現有一些異樣」。
  • 老太撿到三隻LV包丟垃圾桶 把裝LV的編織袋當個寶
    原標題:儀徵一女子「撿」到3隻LV包,直接扔垃圾桶,裡邊還有50餘萬元……更奇葩的是,竟把裝LV的編織袋當個寶!因為帶著東西不方便,再加上大清早的,路邊也沒什麼人,蔡先生便將三隻LV包都裝進了一隻較大的編織袋,放在了店門口的地上。
  • 「垃圾分類」編織袋屬於什麼垃圾?
    編織袋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袋子,實用性比較強,可以裝很多的東西,那麼廢舊的編織袋是屬於哪種垃圾呢?編織袋是屬於什麼垃圾?編織袋屬於其他垃圾。編織袋是塑膠袋的一種,塑料編織袋是以聚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經擠出、拉伸成扁絲,再經織造、制袋而成。
  • 農民工把六十萬裝化肥袋裡,火車上睡著了,心真大!
    大二的時候,教授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大智慧」的真實故事,開放後不久,教授在縣城裡發現了大量的金礦,於是很多人爭相淘金,然後把它賣了,教授的朋友真的很大膽,由於政策原因和更嚴格的管理,出土的黃金銷售成了大問題,基本的本地銷售根本賣不出去。畢竟這是一個貧困地區,即使出售也很少有買家能大量購買。
  • 百變「神器」塑料桶現身北方水城,這次提桶主角換了,不是農民工
    提到塑料桶,在農村最為常見,有自己家裝修時用過的,也有城裡親戚送的,本來剩下的油漆桶用完漆該扔掉,沒想到如今卻成農村裡的寶貝,用它盛東西盛水或當餵豬桶,過年時還常常出現在車站被回家的民工們拎著成一景。如今,在水城,這百變神器塑料桶,再成另一道景觀。圖為一位釣魚大爺帶的一隻藍色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