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進退 同守護
南京最美醫護工作者
南京市江寧醫院 呼吸內科醫生 柯章敏
「老公,我報名了社區志願者,希望社區不要有人被感染,這樣你的同事就不會那麼辛苦。」這是江蘇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柯章敏醫生的妻子董傑的一段心裡話。
柯章敏,南京市江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主治醫師,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柯章敏醫生隨醫療隊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結婚三年多的夫妻倆一個在武漢「衝鋒陷陣」,一個在南京守護小家。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柯章敏主動請纓,並在大年初一毅然踏上了馳援武漢的徵程。在病房,他穿上二層隔離服,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套上過膝的腳套,連續工作4個多小時,在此期間更是不能上衛生間、喝水。哪怕工作任務相當艱巨,壓力很大,他也總是信心滿滿,認真做好各項診療工作,同時還常常主動加班加點,給病人做心理疏導,鼓勵他們與醫護人員一起戰勝疾病。
剛到武漢,面對防護用品一時還比較緊缺的情況,他在發現自己拿的N95口罩系帶壞了,不能收縮固定無法正常使用時,為了節約每一份防護資源,愣是費了二十多分鐘,用一隻籤字筆將它恢復。他說,人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一點小小的努力。
「我沒有見過天使的樣子,但你們就是我的天使」這是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二科的一位患者對他的感謝。1月26日,有患者前來就診,查體發現病毒侵襲下的身體早已岌岌可危。為贏得這場和死神的拉力賽,八天七夜裡,他不辭辛苦,每天現場問診、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最終把患者從死神的手中搶了回來。
「謝謝柯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現了當初對自己的承諾」,29樓的護士這樣感謝他。因醫院統籌安排,當他離開支援的29樓隔離病房,調入力量稍薄弱的31樓隔離病房時,仍放心不下原來的病人。上班的第一件事總是聯繫原29病區的戰友,問問原來的病人最近的治療情況怎麼樣了。
「幸好有你們在。」這是一位家屬的致謝。本是一個很平常的查房,當無意中聽到護士說新來的48床一來就想睡覺時,憑著醫生的直覺,他第一時間就感覺患者情況可能不對勁。即刻詢問病史,換成鼻導管低流量吸氧,採動脈血氣……不出所料,患者嗜睡是因為發生肺性腦病,他再次爭分奪秒搶救患者。他知道,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定要時刻小心,不能因疫情而放鬆了對患者的觀察,仔細的問診和查體才是對患者最大的負責。
戰「疫」老兵,再出徵
南京最美醫護工作者
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分院
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唐順廣
江蘇省人民醫院浦口分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唐順廣,曾是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的「老兵」。在2020新冠疫情襲來時,他義無反顧,再一次奮勇出徵。作為醫院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隊長,2月9日他帶著34名隊友奔赴武漢,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真才實幹。
2月23日,一則短視頻被各方媒體紛紛轉發,這視頻的主人公就是唐順廣,在病房內,有三位武漢的重症患者,拍下他的身影,激動地告訴大家:「這是南京的醫生,救了我們三個人的命。」
唐順廣所在的「南京二隊」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一個重症病區50張床位。作為一名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專家,唐順廣每天的班排得滿滿當當,一周休息半天,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白班、夜班輪著上。遇到重症患者,他總是衝在最前面。
作為隊長的唐順廣,對自己的隊友是嚴格紀律,強調細節,他說「嚴格防護流程,個人防護大於天,細節一處不可錯,錯一步害無窮,害己又害人」。
為了保護好每一位隊員,待戰「疫」勝利時把大家安全地帶回家,唐順廣時刻不忘提醒再提醒。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必須務實、穩健,多次的救援經歷讓他明白:唯有實幹才是硬道理!為了提高醫護人員呼吸科專科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唐隊長從第一天熟悉環境開始便見縫插針地給隊員們做培訓,教大家無創呼吸機等儀器的使用,講解疾病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幫助大家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和環境。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共事,唐隊長用他特有的方式表揚隊友們:「咱們這些孩子務實、勤奮!」
來源:南京娛樂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