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不但是天庭戰神,更是官神?

2020-12-04 沐語佛道

  自古以來說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不外乎清、慎、勤。行之者,是為好官循吏,悖之者,是為貪官庸吏。讀《西遊記》,在「小聖降大聖」的段子裡,二郎神表現出的官箴,基本盤沒變,內涵卻大異其趣。孰好孰壞,孰優孰劣,我們不妨做做比較,兼聽則明嘛,沒壞處。

  獨,而後有清正

  話說孫悟空單挑十萬兵,朝野震動,赴蟠桃會的觀世音隨即舉賢薦能,對玉帝說:「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見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

  見居灌洲灌江口,一如治所或封地,享受下方香火,屬於在編範疇,即書中所說的「已受天籙」,只有在冊神仙才有這個資格;另外一個關鍵詞,「聽調不聽宣」,通俗的說法,即公私分明,公事上,任你調遣,涉及私事,對不住,我們沒啥交情,紅白喜事,各種節慶,別找我,也別往來走動。

  二郎神與玉帝的恩怨,孫悟空有句話可以作為表面註解,「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因母恨舅,表面上成立,但是,站在玉帝角度,站在執法者角度,這種恨又不能成立。母親違法在先,難道舅舅不該秉公執法?外甥「劫獄」在後,做舅舅的不但沒有啟動紀律或法律程序,反而大加封賞,默許外甥割據一方,什麼仇什麼怨不能化解?因此,二郎神的「不聽宣」,應該還有外掛。

  什麼外掛?就是官箴,我稱之為「獨」,特立獨行,有孤臣遺風!作者評得好:「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規避了裙帶關係可能引起的各種竊竊私語,又樹立了不媚上的好官形象。

  東坡先生曾說,「千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浩然天地間,唯我獨也正」。二郎神的做派,也有這麼點意思。

  做官不易,對上對下都要交代,時時刻刻面對監督。作為個體,誰不想自由自在、我行我素,以求個淋漓酣暢?可是作為官員,就不行了,許多時候,許多情況下,不是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而是上級和群眾讓你幹什麼,你才能幹什麼。在此前提下,不能獨善其身者,必不能兼濟天下。所以古人云,「政者,正也」。從政,就得講正氣、走正道、幹正事,而踐行此「三正」,實離不開一個「獨」字。唯其慎獨,而為君子;唯其獨步,而無羈絆;唯其獨見,而得尊崇;唯其獨智,而有政績。為官者若能悟此一「獨」,何愁組織不放心?何愁群眾不滿意?比起那個「清」字,「獨」的內涵或許更豐富些。

  能,還需盡其任

  在同名電視劇裡,孫悟空很牛,玉帝很慌,都嚇得鑽桌底下了。小說中的玉帝倒是淡定如常,談笑自若,足見能勝悟空者,天庭大有人在。事實也是如此,孫悟空初上天門,有個愣頭青守門小兵就跟孫悟空大戰了五六十回合。小兵尚且這麼能打,何況諸多大神大仙?

  別看九曜星、大力神個個醜到沒朋友,功夫應該還不錯,否則連個小兵都不如,他們是怎麼被提拔的?那麼,為什麼天羅地網還是收拾不了孫悟空呢?集體的出工不出力而已。不是他們不想出力,而是「水太深」,誰也不願做那根出頭的椽子。二郎神則不同,接到調令,大喜出戰,此謂能者的自信;沙場博弈,出盡全力,此謂能者的任事,絲毫沒有藏著掖著。

  他戰前曾對天王說:「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列公將天羅地網,不要幔了頂上,只四圍緊密,讓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只請託塔天王與我使個照妖鏡,住立空中。恐他一時敗陣,逃竄他方,切須與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意思是,你們瞧好吧,我包圓了。他沒有乘著月黑風高耍流氓,也沒有推諉搪塞躲貓貓,要麼不做,做就做他個漂漂亮亮,最終,孫悟空淪為俘虜。

  就此戰的表現,二郎神不愧一個「能」字。

  二郎神官箴中的「能」,與傳統廉政文化中的「能吏」,是存在區別的。傳統能吏,一般是指嫻於吏道,規避法令,善於解決棘手疑難問題的官員,與之分別對應的是好空談、善作秀的「清流」與「多刑殺人,欲以立威」的「酷吏」等,褒貶不一;二郎神的「能」,屬於能而盡職,不負其任之「能」,比起那些佔著茅坑不拉屎、還美其名曰「謹慎」的傢伙,二郎神顯然「能崗匹配」。這種「能」,比那種一味的「慎」,更值得提倡。

  為官者應言其所應言,行其所當行。出色而不打折扣的完成政務,叫「奉法循理」;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影響下屬,叫「修己以安人」,才能讓下屬「見賢思齊」。能而不任者,是為瀆職;能而任事者,才是本職。

  敏與惠的辯證法

  戰事結束後,二郎神和弟兄們的對話也很有意思。康、張、姚、李等人說:「兄長不必多敘,且押這廝去上界見玉帝,請旨發落去也。」真君道:「賢弟,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淨之後,仍回灌口。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

  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等於是說,你們現在還不是幹部,不能跟領導見面。可是不見玉帝哪來的機會受天籙?孫悟空當個弼馬溫,不是還先面見了玉帝?此處,二郎神的考慮恐怕不足為外人道也。

  在別人的隊伍裡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雖然是個技術活,卻也不怎麼複雜。試想一下,如果玉帝老兒不經意的玩上一玩,你讓二郎神怎麼辦?所以天庭的賞賜,必須由他代領,再重新分配,把賞罰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不得不說,二郎神機敏過人,官箴中的這個「敏」字,儘管有阻礙下屬升遷的嫌疑,但是天庭的賞賜,他還是與兄弟們分享了,又突出一個「惠」字,為下屬謀福祉,提升下屬的幸福指數。其中的維度與取向,值得解讀。

  敏於事,是幹部的素質要求。遇事敏銳,說明判斷力強,作風雷厲風行。麻木不仁,渾渾噩噩,別說謀長遠,求當下都未必能夠,又何談惠及下屬?二郎神的「敏」,在當時合理,放在今天亦不為過。團隊如果失去合力,整體功能怎麼強化?組織目標如何實現?為下屬計,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對的;但是考慮到集體利益,晉升也應以優勢定位和動態調節為原則,注重心理激勵和內部管理,而不是隨意提拔。這應該是一個人才使用與服務治理的均衡解。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二郎神所思所想或在此。

  他的兄弟及千餘部下,江湖氣太重,所謂「草頭神」,其實就是土匪,被地方政府收編了而已。這些人不會在乎什麼編制,他們所追求的「惠」,無非大碗吃肉,大秤分金。駕馭他們,靠的不是「從其所令」,而是「從其所行」,唯有如此,才能完成「下之事上也」的管理目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俗話說,勤能補拙。傳統官箴中的「勤」看似是「敏」的先決條件,其實並非絕對。「勤」是作風要求,「敏」是素質要求,二者有關係,但視野不同,「敏」的視野更為寬泛。當然,官員倡導勤勉作風,力戒懶散拖沓,也是必須的。

  二郎神的三字官箴,曰獨,曰能,曰敏,淵源梳理不乏殷鑑,學起來不難,做起來也不難,難就難在不學不做。如果我們今天的幹部在官箴上連一個舊時代虛構的人都混不過,那就不如找塊豆腐撞一下了。

相關焦點

  • 《寶蓮燈》中老三是「三聖母」,老二是「二郎神」,那老大是誰?
    《寶蓮燈》中老三是「三聖母」,老二是「二郎神」,那老大是誰?看過《寶蓮燈》的小夥伴應該都不會陌生,裡面的沉香是三聖母和一介凡人生下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法力,就是可以有一天,劈開關押著母親的華山,而自己的舅舅二郎神,常常來阻擋沉香,當然了這種阻擋也是表面上的,那麼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就是三聖母是二郎神的親妹妹,明顯就是按照出生的順序排名的,那麼老大是誰呢?
  • 《寶蓮燈》之謎,二郎神是沉香二舅,那沉香的大舅是何方神聖?
    沉香的父親叫做劉彥昌,他們父子兩人一起生活下界的一個小鎮子上,某天,無意間沉香突然發現了自己身上竟然有了「法力」,能輕鬆的舉起很重的東西,甚至能把身體穿到牆的另一邊,劉彥昌發現事情瞞不住了,只有將事情的真相一五一十的跟沉香攤牌了,把沉香的母親三聖母是怎麼違反天條和自己結婚,然後又是怎麼被天庭給關到了華山之下坐牢的,都告訴了沉香, 還告訴了沉香,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沉香的親舅舅,二郎神一手造成的!
  • 《西遊記》二郎神放火燒了花果山,孫悟空為何還和他稱兄道弟?
    《西遊記》中,玉帝降旨,二郎神下界降妖,太上老君趁悟空和二郎神打得難解難分時,用法寶金剛琢偷襲擊中悟空腦袋,此時二郎神的哮天犬死又咬住悟空胳膊不鬆口,因此悟空被生擒。然後二郎神來到花果山剿滅和孫悟空一起造反的同黨,一把大火將花果山燒了個精光。
  • 為啥還不如二郎神的一千二百草頭神
    孫悟空攪亂蟠桃會並逃回了花果山,讓天庭顏面大失,各方都去告御狀,玉帝聞言震怒,於是派了十萬天兵天將去花果山擒拿孫悟空受審。十萬天兵天將戰鬥力如何圍剿花果山戰役十萬天兵天將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的總司令就是天庭衛戍區總司令李天王,囊括了天庭各路有頭有臉的大神:四大天王、哪吒太子、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普天星相等。
  • 二郎神的哮天犬為何能咬翻孫悟空?原來它有個神秘技能三界第一
    ,這才將那孫悟空拿回了天庭。我們都知道,那孫猴子是個頗有些實力的人,天庭的多少大神輪番與他PK,都討不得一點便宜,還落下了個雞飛蛋打的後果;反觀我們的二郎真君,論武藝,與他不分上下,難分勝負,就連悟空的絕技72變,都不是人家二郎真君的對手。而且悟空的變化之術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他的尾巴在變換之後,隱藏不了,因此輕而易舉的就被二郎真君給破解了。
  • 電影《三目封神傳》:這版二郎神有點慘,沙發C位焦恩俊
    《三目封神傳》講的是二郎下凡間歷劫除妖千次,替母贖罪的故事。這是關於二郎神的傳說,而以二郎神為主角的國產製作可謂是少之又少,一度引發觀眾的期待。黃沙胡楊小鎮,信奉二郎真君,更有護神一族,尋守真君轉世,助其滅妖封神。二郎神身未現,墨鬼常年侵害,百姓苦不堪言,皆盼真君救世。
  • 非人哉:二郎神的咖啡店,毛茸茸即是正義,招收店員唯一標準
    《非人哉》的二郎神本是天庭的神將,守衛著天庭的安全,可是現在是和平年代,就不需要他留守天庭了,就讓他下凡歷練。二郎神為了在凡間養家餬口,就開了一家咖啡店來以此度日。在他的店裡,毛茸茸即是正義,招收店員的唯一標準。
  • 大話降龍:太白把自己的「粑粑」恢復成蛋糕,還送給二郎神吃
    大話降龍:太白把自己的「粑粑」恢復成蛋糕,還送給二郎神吃今天天庭舉辦隆重的拳擊比賽,由最公平,最威嚴的玉帝作為我們大裁判長,來判定比賽的勝負,下來就是我們天庭最為著名的拳擊手二郎天尊,和時尚業餘拳擊選手降龍,緊張的比賽馬上開始了,天庭的人都來看這一場緊張而有刺激的比賽,二郎天尊帶上他的拳擊手套
  • 「三隻眼」並非二郎神專屬,盤點佛道中的三眼神仙,楊戩僅排第四
    「三隻眼」並非二郎神專屬,盤點佛道中的三眼神仙,楊戩僅排第四古代神話中很多神仙都是有著異樣的相貌,比如斷頭操幹戚以舞的刑天,三頭六臂的哪吒,三隻眼睛的二郎神,這些神仙異樣的相貌大多都有著非常強大的神通,在神話故事裡,三隻眼並不是二郎神的專屬,二郎神也不是戰力最強大的。
  • 作妖計:關公大戰二郎神,洗腦視頻來一發
    武聖關羽VS二郎神楊戩,青龍偃月與三尖兩刃碰撞,神兵相遇,山河變色!關羽:人間道義的化身關羽以氣節名垂千古,堪稱德行的楷模、道義的化身。《作妖計》中的關羽一襲青袍,面若重棗,丹鳳眼臥蠶眉,著名的歷史形象以Q萌的形式被鮮活還原了。而在遊戲劇情中,劉關張三人也是最早跟隨主角闖蕩三界的夥伴,這個「桃園boys組合」堪稱早期最強合體技。
  • 十四年後再看寶蓮燈:原來二郎神才是隱藏最深的人,尤其對沉香!
    大概的劇情就是沉香和自己的父親留劉彥昌一直生活在小鎮上,生活很平靜,直到沉香長大後忽然發現自己有了法力,父親劉彥昌這才告訴沉香,他的母親是天上二郎神的妹妹三聖母楊嬋,因私自下凡和劉彥昌結婚,違反了天規,被哥哥二郎神關在華山底下。
  • 大話降龍:蘑菇人走後烏龜也來佔領天庭,玉帝又被彈劾下臺了
    在大話降龍漫畫最新的幾話中,作者描述是烏龜佔領天庭的故事,其實這回作者的做法相當於新瓶裝舊酒。為什麼這麼說呢?大話降龍之前的兩個篇章中曾經講述過蘑菇人佔領天庭的故事,我對比了兩個故事的不同與相同之處,主要便是開頭和結尾不同,中間的故事差不多。蘑菇人的誕生是因為太白老仙的生物合成試劑撒在了蘑菇上,結果造就了看似呆頭呆腦的蘑菇人,太白老仙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創造了很多具備不同能力的蘑菇人。
  • 西遊記男妖怪也有高顏值,容貌不亞於二郎神!
    總之,西遊男性妖怪並非全是魔獸世界,多有人模人樣的,其中不乏高顏值,眾所周知的聖嬰大王紅孩兒,是個貌似哪吒的小正太,還有兩位男神級的妖怪,顏值不輸二郎神。金角銀角不長角,銀角大王顏值高影視作品中的金角銀角,也許望文生義,也許力圖造型鮮明,被塑造成了滿身金箔銀箔且長獨角的怪物形象,但實際上,原著的金角銀角只是名號,與相貌無關。
  • 《官神》何常在回歸起點開新書了!
    不過他的成名作則是之後的官場小說《官神》。官神的成功是與其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做過記者,有半個官身,對官場文化有著諸多實際了解。《官神》後來,更是以《問鼎》之名出了實體小說。除了《官神》之外,還有《官運》一書,可惜現在在起點都看不到了。
  • 哮天犬與二郎神有深厚情誼,到底是何原因讓二郎神對它如此好呢?
    哮天犬與二郎神有深厚情誼,到底是何原因讓二郎神對它如此好呢?更是常能看到人們對待寵物的態度,一聲聲「兒子」「女兒」的叫著,讓人感到詫異,似乎對自己的親生孩子也沒有這般親熱,這般愛護。於是,有人不禁感嘆是國家的富強,優裕的生活助生了這種不良的風氣。但這種說法還真就不正確,飼養寵物不僅僅現代有,以前同樣有,最著名的莫過於《封神演義》裡的哮天犬了。說到哮天犬,很多人就想到它與二郎神之間深厚的情義。
  • 「三隻眼」並非二郎神專屬,盤點道教神話中擁有三隻眼的8個神仙
    說起「三隻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二郎神楊戩,這第三隻眼睛又被稱為「天眼」,能識破一切虛妄,堪比照妖鏡,比孫悟空那半吊子的「火眼金睛」強大多了;但是擁有「三隻眼」的並非只有二郎神楊戩,在傳統神話中共有十幾個之多,但是這裡只盤點屬於道教的神仙,共有八位。TOP、8 雷公雷公是古代中國神話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
  • 換湯又換藥,二郎神最難選
    焦恩俊版的《寶蓮燈》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經典,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相信大家對他都是印象比較深刻的吧,在當時,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就被大家稱為「不可超越的經典」,劇中焦恩俊飾演的二郎神楊戩,被大家稱為「最美的二郎神」,而陳創飾演的哮天犬一角也給人帶來了深刻的印象,當提到哮天犬時,很多人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陳創版的哮天犬
  • 錯,天庭最少有7個比如來厲害
    電視劇裡的玉帝看見他了都要躲在桌子下,所以總給我們一種天庭非常弱得錯覺。最後拿潑猴沒辦法只能請西方如來出手,給人一種如來才是最厲害的神的感覺,但是如果真正看過西遊記原著的話,就會發現真相併不是如此的。如來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在原著中其實根本沒有打進凌霄殿,在通明殿裡就被守門的玉林官給擋住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孫悟空雖然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天庭一個守門的都可以將其擋住,可以看出大聖在天庭實力並不高。
  • 上古大神可以結婚生子,為何天庭神仙就不行?有這4點原因
    歷數中國的神話故事,有個很奇怪的問題,那就是西遊記裡天庭的神仙不能結婚生子,但是山海經裡的上古大神就行,比如帝俊與太陽神羲和,他倆還生下了十隻金烏。封神榜裡,也有仙人結為夫婦。那為何後來的神仙就不能結婚生子呢?主要有這四種原因。
  • 聽調不聽宣二郎神楊戩生擒孫悟空 玉皇大帝給了什麼賞賜?
    在《西遊記》中大鬧蟠桃盛宴的孫悟空之所以被生擒活捉,就是因為觀音菩薩向玉皇大帝舉薦了灌江口二郎顯聖真君。可是大家都知道二郎神楊戩,可是和舅舅玉皇大帝關係不怎麼樣,他曾對玉皇大帝揚言「聽調不聽宣」。試問二郎神楊戩生擒了孫悟空,玉皇大帝給了什麼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