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玩界, 素有「一紅二黑三白」之說,「紅」為鶴頂紅,「黑」為犀牛角,「白」為象牙。這三種自古就被視為文玩珍品,製成的牙圈、掛牌、手串等受到高端玩家的追捧,而大的雕件則只有資金雄厚者才能擁有。
盔犀鳥,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常綠闊葉林中,產於緬甸南部、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等地。屬於極其瀕危,禁止其國際貿易的一級保護物種。盔犀鳥目前已瀕臨絕種,其他鳥頭都是空心的,只有這種鳥頭是實心的,而鶴頂紅是公鳥獨有的。
(「鶴頂紅」被做成了手串)
「鶴頂紅」--盔犀鳥的頭骨
盔犀鳥的頭骨貴比黃金,價值是是象牙的5倍,但這也為它招來了殺身之禍。
盔犀鳥頭上,戴著一頂鮮紅的頭盔——「紅胄」,這本來是它為了保護自己頭部的,卻成了非法捕獵者追逐的目標,這一「紅胄」被人們做成手串等工藝品出售,收藏者們稱為「鶴頂紅」,價格奇高。
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盔犀鳥
盔犀鳥對愛情十分忠誠,絕非像鴛鴦那樣浪得虛名,它們一旦結合就認定對方「你是我的唯一」,除非有一方死亡,陰陽相隔,否則白頭偕老,永不分離。盔犀鳥一旦被偷獵者射殺後,偷獵者會利索地掏出斧頭,熟練地砍下大鳥的腦袋裝進背包裡,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但是被射殺的雄鳥的妻兒……而在不遠處,大鳥的妻子和兩隻幼鳥把自己封閉在樹洞裡,只留下一個小洞,等待著大鳥來送食,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最終大鳥的妻子和幼鳥活活餓死在樹洞裡。
它為何會成為收藏
盔犀鳥的頭骨是實心的,外紅內黃,質地細膩如玉,易於雕刻,成為收藏界的寵兒。盔犀鳥的頭骨最為貴重,價值是象牙的5倍之高。很多人拿它雕刻成佛像、佛珠,或是佩戴或是收藏,以求神明保佑。但每一件盔犀鳥的藏品背後都是一樁滅門慘案,佛主以慈悲為懷,沾滿了鮮血與殺戮的佛像和佛珠,神明只會懲罰它而不會保佑它,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筆者還是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欣賞就好,不要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