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作為外交信使多次出差日本首都東京,一次到大阪、札幌、福岡和長崎,鳥瞰和遊歷了日本列島大部分。這個狹長的海洋島國給我留下某些深刻印象。現把部分見聞與感想與大家分享。
從隋唐到原子彈:重遊日本遺蹟的感慨
1989年10月30日,我由北京乘日航飛大阪(Osaka)。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位於本州西南,瀕臨大阪灣,市內河道縱橫,橋梁密布,有「水都」之稱。大阪的歷史十分悠久,當東京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沼澤時,大阪已經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朝鮮人和中國人紛紛來此經商。所以,幾乎日本所有的知名大公司都源於大阪周邊的關西地區。雖然後來許多公司移駕東京,但是迄今為止,《財富》雜誌上位列前500名的世界大公司之中仍有25家公司的總部設在這裡。大阪古稱浪速,又名難波。從19世紀開始稱大阪,曾經有數位日本天皇在此建都。從德川幕府時代起,大阪己經成為日本的經濟中心。大阪與中國之間的往來也十分久遠,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遣隋、遣唐使就是從當年的難波(大阪)起航的。公元608年隋煬帝派遣的使臣裴世清等也曾經到過難波。
日本佛塔(攝影/本文作者劉治琳)
1989年11月1日我們到古都奈良。奈良是日本元明天皇時期的京都,當時稱平城京,建成於公元710年,公元784年(中國唐朝德宗興元元年)遷都長岡京。奈良時期正是唐朝文化大量輸入日本的時期。令人感慨的是,這裡的大多數古寺廟仍然保留著我國唐朝的建築風格,堪稱唐朝建築博物館。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東大寺,有中國唐朝和尚鑑真大師主持創建的唐招提寺,有日本飛鳥時代的古藥師寺以及興福寺、大安寺和法隆寺等。
位於奈良西郊的平城宮是仿照我國唐朝的長安城修建的,呈長方形。當年有以太極殿、朝堂和朝集殿組成的皇宮群,也有以朱雀大道為中心組成的街巷。可惜眼下僅剩一片野草蓬生的廢墟。
在唐招提寺,我瞻仰了唐時東渡日本的鑑真大師坐像。該寺位於奈良市五條盯,是一組具有唐朝典型建築風格的寺院群。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後,於天平寶字3年(公元759年)開始興建,約於770年竣工。司裡建有寶藏堂和經藏堂,珍藏著1200百多年前鑑真大師從中國帶去的經卷。鑑真坐像位於藏經堂北面的「鑑真大和尚御影堂」 。我肅立鑑真大師墓前,靜默片刻。公元763年,鑑真圓寂,享年76歲。他在奈良僅僅生活了10年,但他對日本的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後來,我們來到一家日本料理店用餐。房間裡地上鋪著草蓆,中間放置一張矮桌,類似中國北方農村的炕桌。顧客圍著桌子盤腿而坐或跪坐。這種做法似乎也與中國有關。1965年,我曾經到山西省晉南聞喜縣古晉城遺址旁邊的下官張村搞四清工作,該村裡的個別人家仍然上炕後盤腿坐在炕桌邊或跪在菜盤四周進餐。難道日本人盤腿跪坐的習慣也是從中國引進的嗎?
奈良之行,我們身後始終有一條「尾巴」,日本便衣警察,據說,只要我領館的汽車一出院門,他們就開車跟蹤,甚至上廁所也跟著。
元軍塚石碑(攝影/本文作者劉治琳)
1989年11月7日,我們由札幌乘日航飛福岡,空中飛行兩小時,航程1421公裡,從北到南幾乎飛越整個日本列島。福岡是一座歷史悠久,環境優美的海港城市,位於福岡平原上。日本多次派往隋朝和唐朝的使節一般多從福岡起程前來中國。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這裡一直設有太宰府,即專門負責接待中國客人的迎賓館,類似現在北京的釣魚臺國賓館。迄今,太宰府大院內仍然生長著數千株中國的梅花樹。1784年在博多灣口的志賀島上發現了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的金印。據《後漢書》和《三國志》中的《魏志·倭人傳》記載,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日本出現了邪馬臺國。該國女王卑彌呼在公元239年遣使到中國洛陽。魏明帝封她為「親魏倭王」,授予金印紫綬。志賀島上發現的金印即為魏明帝所贈之物。日本己將金印定為國寶,並在志賀島上修建了「金印公園」,以示紀念。此外,還在發現金印的地方豎立起石碑。
11月9日我們前往元朝徵日戰船沉沒的博多灣海口和蒙古兵塚參觀。據史載,忽必烈曾兩次派兵大舉徵日。1274年忽必烈命令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等率屯田軍、女真軍及水軍共1.5萬人,大小戰船900艘,首次出徵日本。元朝政府曾經多次遣使日本,諭其來朝,日本方面拒不答覆。於是當年4月21日元軍由高麗合浦出發,攻取對馬、一岐諸島,日軍堅持抵抗。元軍受阻後撤回高麗。
次年元朝遣禮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青出使日本,均遭日方殺害。1281年元朝又命阿塔海、范文虎、忻都、洪茶丘等率10萬大軍,再次徵日。忻都、洪茶丘率軍從高麗渡海;阿塔海、范文虎等率領新附軍從慶元(今浙江寧波)、定海(今浙江鎮海)出發。忻都、洪茶丘部在志賀島等處受到日軍阻擊,不能取勝。待南北兩路軍隊會合後,於夏曆7月移軍至平戶島,後來又轉移至五龍山。因為諸位將領意見不一,遂按兵不動。8月初突然颳起一場颱風,元軍的許多船隻由於相互撞擊而沉沒。范文虎等選擇堅固的快船逃走,而生還的士兵佔僅20—30%。待到成宗即位(1295年)之後才罷徵。
我站立在博多灣口,久久觀望展現在我面前的盆狀海灣。當年元軍的數萬名將士在一夜之間葬身大海,客死他鄉,可想而知當年海面上的慘狀。據說,元軍準備第二天清晨登陸進攻,恰恰就在當晚受到颱風襲擊。雖然700多年已經過去了,大批元軍的屍骸和沉船仍埋葬在海灣裡。當日,博多灣天昏地暗,陰氣濃重,似乎眾多元兵的孤魂仍然在哭訴徘徊。有人在海岸邊豎立起若干簡易的石碑告慰亡靈,供人憑弔。看後我的心情十分複雜沉重。
11月10日,我來到長崎和平公園。這個公園是為紀念長崎遭原子彈轟炸而建。二戰後期,為了迫使日本投降,美國於1945年8月6日8時15分向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8月9日上午11時02分,美國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當時長崎的總人口約為27萬,其中被炸死23753人,炸傷43020人 。
原子彈的投擲和蘇聯出兵對日作戰,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崩潰,迫使日本政府迅速投降。但是原子彈也傷害了大量日本平民,它所產生的危害和後遺症至今猶存。1955年8月在長崎市中心建立了「和平祈禱像」,以該像為中心的周邊地段被闢為公園。
1969年又增建了一座圓形噴泉——名為「和平泉」。距公園約500米的山坡下是原子彈落地的中心點。現在上面建起一座黑色大理石三角形紀念碑,附近還保留著被炸塌了的一座天主教堂的殘牆斷柱。我看到有些鋼梁像被擰成麻花一般。可見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是何等巨大。
這座殘破不堪的教堂似乎在默默地昭示世人,日本軍國主義不僅給深受其害的亞洲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災難,使日本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遭受美國原子彈打擊的國家。
當日中午我們在長崎吃了一頓日本快餐之後又去參觀孔廟。此廟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寺廟建築,朱紅色的廊柱,金黃色的琉璃瓦屋頂,大門前建有雕刻精美的石橋和漢白玉欄杆,富麗堂皇,令人目眩。大成殿內供奉著孔老夫子的塑像。廟院內陳列著孔子的72位大弟子的漢白玉雕像,尺碼與真人一樣,每尊重二噸。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座孔廟頗有些歷史,是由中國旅日僑胞建於明治維新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被炸毀,後重建。1982年又按照山東曲阜孔廟的制式重修。它是我在國外看到過的最精美的孔廟之一。
從豐臣秀吉到二戰侵華:日本對中國的垂涎由來已久
12世紀以來,日本創立武士階級統治的政權,史稱「鎌倉幕府」,日本開始成為一個軍事封建國家。從1467年至1568年,日本出現了長達百年的群雄割據的時期,史稱「戰國時代」。從12世紀中葉至13世紀,作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教開始確立。1590年豐臣秀吉完成日本統一大業,史稱「織豐政權」。豐臣秀吉於1592年和1597年兩次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妄圖假道朝鮮,徵服中國(明朝),均以失敗而告終。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開設幕府,稱為江戶幕府,亦稱「德川幕府」。為防止西方殖民勢力入侵,從17世紀30年代至1853年,日本實行了長達兩個世紀的鎖國政策。但是,幕府也在努力開發礦山,發展水路航運,修築港埠,鑄造全國統一貨幣。幕府末期,日本開始採用西方近代技術,興辦新式軍火工廠和紡織工業等。1868年(我國清朝同治7年),日本革新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以明治天皇(1867—1912年在位)為首的維新政府,史稱「明治維新」。從此,日本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明治政府在「富國強兵」、「文明開化」和「殖產興業」三大口號下實行一系列改革,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同時提倡向西方國家學習,發展資本主義。1885年實行內閣制,1889年頒布《明治憲法》,1890年開設國會,日本式的君主立憲制—近代天皇制從此確立。
明治政府積極引進西方的近代技術設備,興辦以軍工為主的國營企業,發展交通運輸和通信部門,建立起統一的近代金融貨幣制度和股份公司。19世紀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擁有特權的資本家(政商)。這些資本家遂成為日本財閥的前身。在國家積極扶植下,私人資本迅速發展。自80年代中期起,開始出現產業革命熱潮。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日本從制絲、棉紡等輕工業部門到鋼鐵、機械、造船、電力等重工業部門完成了產業革命。此時,我們的大清王朝對此所知甚少。
明治政府推行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育並制定了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1874年初,日本發動侵臺戰爭並於同年10月31日同清政府籤訂《日清兩國間互換條款及互換憑章》(又稱《北京專約》),迫使清政府支付50萬兩白銀。1875年9月20日,日軍聯合艦艇炮轟朝鮮江華島。1876年2月迫使朝鮮籤訂不平等的《江華條約》,近代日本侵略朝鮮從此開始。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7月23日,日軍佔領朝鮮王宮,成立傀儡政權。8月1日,日本正式向中國宣戰。9月中旬,日軍侵佔朝鮮全境,10月下旬日軍渡過鴨綠江侵入中國。1895年2月日軍佔領威海衛,清軍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軍戰勝。4月17日,日本迫使清政府籤訂《馬關條約》,從中國割取遼東半島(後被歸還),臺灣和澎湖列島,索取賠款2.3億兩(含「贖遼費」3000萬兩)白銀並在中國獲得一系列特權。
1900年,日本又參加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4日以1.3萬名日軍為主的八國聯軍由天津出發向北京進犯,日軍主帥山口素臣為聯軍指揮官。8月14日攻佔北京,日軍率先炸開朝陽門和東直門,進而侵佔皇宮,隨後大肆搶掠財物,屠殺民眾。 1901年9月7日,八國聯軍強迫清政府籤訂《辛丑條約》,向中國索取賠款4.5億兩白銀。日本獲得一大筆贓款及各種特權。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國為爭奪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權益爆發了大規模戰爭。中國東北變成戰場,日軍所到之處擅立官府,發行紙幣,亂捕亂殺無辜平民。俄國戰敗後,把其在旅順、大連攫取的租借權以及長春至旅順間的鐵路及其支線的權利轉讓給日本並承認日本在朝鮮的統治權,日本於1910年吞併了朝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利用歐洲各國無暇東顧之機,極力擴大對華侵略。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11月7日德軍投降,日軍佔領青島和膠州灣。1915年1月18日, 日本政府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但未得逞,而日本對青島和膠濟鐵路的軍事佔領長達7年之久。1927年東方會議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策劃侵佔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1928年6日,日本關東軍炸死張作霖,企圖一舉侵佔東北未能得逞。1931年9月18日夜10時20分,日軍在瀋陽北郊柳條溝炸毀南滿鐵路,反誣為中國軍隊所為。隨即炮轟北大營中的中國軍隊,次日佔領瀋陽和長春,一手製造了「九一八事變」。1932年1月3侵佔錦州,2月5日佔領哈爾濱。至此,東北地區除熱河省外,全部被日軍侵佔。
1932年1月28日進攻上海,製造了「一·二八事變」。同年3月1日,在東北製造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在中國東北的長期殖民統治。1937年7月7日,在北京蘆溝橋發動「七七事變」,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7月30佔領北平、天津,8月13日進犯上海(史稱八·一三事變),11月12日上海淪陷,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殺害民眾多達30餘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1938年10月日軍佔領武漢、廣州後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37年11月義大利加入《反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日法西斯軸心開始形成。1939年9月1日,德國法西斯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日本到處得手。但是自1942年中途島戰役後戰局發生轉折。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橫行一時的日本軍國主義遭到可恥失敗。
雄獅被鬣狗咬傷:中國需要反思、奮起
從1874年到1945年的70多年內,具有5000年輝煌歷史文化,數億人口的中國,長期被一個國土面積只有一個中國的中等省、人口只有數千萬的日本入侵和蹂躪。這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如果日本不偷襲珍珠港,美國不介入,日本有可能佔領整個中國。一頭雄獅被一隻鬣狗咬傷,獅子應有的態度不能老是咒罵鬣狗何等野蠻,更應該自省,我們究竟哪裡出了問題?雄獅只有儘快強身健體,吼聲震天,鬣狗才不敢再侵犯。90年代中期,一個日本人在電視臺公然說:「中國人沒出息,100多年過去了,中國沒有太大長進」。我聽了很刺耳,很生氣。但是,冷靜下來之後,我寧可把這種話作為對中華民族的鞭策和激勵。
從古到今,人類通行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貧窮落後就要挨打。謾罵、詛咒和祈禱幫助不了弱者。只有自立自強,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美國一位國會議員曾經揚言:「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實力無人匹敵。美國應該領導世界,美國應該控制世界,美國應該充當世界警察。」所以,美國歷來奉行強權政策,在世界上橫行霸道,搞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沒有道理可講。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入侵伊拉克,毀了一個國家,誰能把戰爭販子小布希送上國際法庭?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迄今仍然得到多數國民支持,美國硬說他是「獨裁者」,非要把他拉下馬不可,恐怖爆炸幾乎天天有,美國媒體都正面報導……到哪裡去講理?
所以,國人一定要奮起,團結起來,像日本當年那樣大搞「富國強兵」,把國家經濟搞上去,優先全力發展尖端軍事科技。有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別人才不敢再小看你。我在加拿大工作期間,兩次看到美國電視臺播放反思韓戰的紀錄片,要點是強大的美國為何沒有打贏這場戰爭,對志願軍的戰法進行客觀分析,其中一條就是美國兵怕夜戰等,於是後來就研製出了夜視鏡……
日本投降後,美國對日本實行單獨軍事佔領,解除日本軍國主義統治體制,廢除明治憲法,頒行新的和平憲法,解散財閥,實行土地和教育制度改革,扶助工會和婦女解放等。1947年5月3日實施「日本國憲法」,規定實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無權參與國政;「永遠放棄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 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 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二戰後日本的舊軍隊被全部解散。
韓戰發生後,美國支持日本發展軍事力量。1954年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正式建立由陸、海、空力量組成的自衛隊。日本防衛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憲法下,實行專守防衛,堅持日美安保體制,確保文官統治,遵守非核三原則,自主地有節制地增強防衛力量。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防衛政策出現調整且年軍費多次突破佔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制並積極介入國際事務。2000年度防衛費預算總額49358億日元,約合433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0.9%。從目前日本防衛預算、兵員人數、武器裝備數量和質量均已超過英國。日本已經躋身於世界軍事強國行列。
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增強,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又開始抬頭,蠢蠢欲動,幾次三番在日本教科書問題上做手腳,妄圖篡改日本的侵略歷史,掩蓋日本的侵略罪行。數年來,日本又不顧亞洲各國人民和日本愛好和平人民的反對,一意孤行,一而再再而三地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 in Tokyo),祭奠日本戰犯亡靈。
近來又在釣魚島等問題上公然挑戰中國。日本軍國主義勢力不僅抬了頭並且囂張起來。為什麼?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們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還不夠強大。而日本軍國主義只迷信強權和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
本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中國的就是日本。現在中國是一個軍事大國,而日本是一個軍事強國。一字之差,表明了我們的軍事科技水平與日本之間還有相當距離。目前我們所要做的是儘快縮短這個差距。
從1949年到今年已經60多年了,我們搞了太多的政治運動,內耗了太多的時間,在發展經濟和軍事科技方面走了不少彎路。我們在搞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西方和日本在經濟和科技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生產力大大提升。1979年我出國工作之前,家裡連一個8英寸的黑白電視都沒有。當年有一位國務院秘書長在瑞典參觀之後感慨地說,人家的商品堆積如山,我們北京百貨大樓裡人比貨多。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確實取得了巨大驚人的發展和業績,這在我國100多年來,的確是可歌可喜的。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絕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們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我們也在許多領域取得了話語權。
但是,我們決不可過高估計自己。本人認為,我們的GDP超過了日本,並不等於我們的綜合國力也超過了日本。我們還不是一個工業發達國家。我們還要加倍努力,力爭成為一個科技發達國家。這樣我們才不會再受制於人。外購武器,標價都賊高,人家乘機敲足槓,而且不是一流的。
到目前為止,日本是人類歷史上遭受原子彈打擊的唯一國家。愛好和平的人民,包括日本人民,都要警惕。防止日本軍國主義這隻鬣狗再次逞兇傷人。美國勿忘珍珠港事件造成的傷痛,且勿養虎遺患。
到過日本的人都會發現,日本是一個缺少平原、多山、多地震的島國,自然資源貧乏,除少量的煤和鋅之外,絕大部分礦產品和能源主要依賴進口。日本的耕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13.3%。日本是世界農產品最大的進口國之一。日本是一個天然「發育不良」的國家。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京濱、阪神、中東、北九州以及北關東、千葉、瀨戶內海等地。全國1/4的人口居住在東京都及其周邊地區。僅東京、大阪和名古屋3大城市的人口就佔日本全國人口的45%。
製造業主要依賴進口原料,加工出口製成品,屬於「加工貿易」型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日本的生存主要依賴海空對外聯繫。這是日本的致命弱點。
日本的工業和人口相對集中,國土缺乏縱深迴旋餘地,容易遭到飛彈打擊。可以說,大約一萬枚遠程飛彈便可把日本地面上的工業設施摧毀。俗話說,「打蛇要打七寸」,只有奪取了日本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切斷了它的對外聯繫渠道,才能封鎖制服日本。
所以,要與日本決戰,必須具備衛星、地面和空中立體作戰的網絡信息體系,需要一流強大的海軍和空軍,需要10多艘最先進的航母和數百艘大型戰艦與潛艇,數千架最先進的戰機,數千枚洲際彈道飛彈,包括上千枚核飛彈,上萬枚中、短程飛彈。此外,我們必須擁有保衛自己領空和領海的手段,否則我們的國土將會遭到打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以及巨大的財產破壞和損失。
戰爭是殘酷的,血腥的。不是電腦裡玩的戰爭遊戲。戰爭就意味著殺人和破壞。現代戰爭已經沒有前線與後方之分,民用設施也成為打擊目標,美國在伊拉克就是這樣做的。
我個人認為,我們絕不主動出手,要後發制人。中印和中越邊境反擊戰,我們都採用了後發制人的策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
力爭不打,但是必須做好打的準備,才能有備無患。聲稱自己愛好和平,不重視發展軍事,是極其愚蠢的。這也是我國歷史上多次遭受異族入侵的重大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即便日本被打敗,它也有可能較快再生。此話也不無道理。因為多年來,日本已經陸續把大量資產轉移到了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都有日本的合資企業。這也是日本人很「鬼」的地方。(作者劉治琳系前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