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流失在國外博物館裡的中國精美壁畫!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佛教文物流失海外,它們有的是被外國探險隊盜走,如新疆的龜茲石窟群,裡面諸多的精美作品都在20世紀初被來自德國、俄國、日本等多個探險隊分別盜走,收藏於德國、俄羅斯、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美國紐約等多個城市的博物館。

新疆庫木吐喇石窟第12窟的《脅侍人物-2》,現藏於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

德國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館內現藏品主要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共計1萬2千件,其中中國文物有2000多件,基本涵蓋中華文化的各個時期,包括工藝藝術各個門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良渚時期的玉器、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的銅鏡、唐代的三彩、明代沈周、唐寅的書畫、清朝的青花瓷器以及近代名畫家的作品。

樂神善愛乾達婆王,克孜爾石窟第171窟後甬道右端壁,繪於公元4世紀中葉到5世紀末,現藏於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

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由前東亞藝術博物館和前印度藝術博物館在2006年合併而成,館內收藏了南亞、東南亞和中亞等地區自從公元前4世紀以來的大量藝術珍品,這也是世界上關於該地區最重要的收藏之一。

龜茲樂舞圖舍利盒,1903年出土於蘇巴什古寺遺址,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1903年,日本人大谷光瑞從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遺址挖掘出一個木製彩繪舍利盒。上世紀50年代,日本一位研究人員在對舍利盒進行研究之後發現,當剝去舍利盒表面的顏料後,眼前竟然是一幅精美絕倫的樂舞圖,盒蓋上繪有四位演奏樂器的裸體童子,分別演奏著篳篥、豎箜篌、琵琶和一個彈撥樂。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最大的博物館,收藏有大量中國藝術品,有史前的石器和彩陶,商周的青銅器,漢代的陶器和畫像石,魏晉南北朝的佛像,唐代的金銀器和三彩,宋、 元、 明、清的瓷器和書畫等,有些文物已被列為「國寶」。

敦煌莫高窟第323窟佛教史跡壁畫——八人乘船運送一尊佛像。現藏於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

敦煌莫高窟335窟南壁菩薩頭像壁畫,現藏於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堪稱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大學藝術博物館。由福格藝術博物館、布斯馳·萊辛格藝術博物館、亞瑟·賽克勒藝術博物館組成,館藏文物27萬餘件。其中的福格藝術博物館裡,集中了大量中國古代文物的精品,該館收藏相當數量的中國壁畫、中國古代瓷器、玉器、青銅器、造像、石雕、繪畫等珍貴文物。

明朝巨幅壁畫(原藏地陝西省),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以收藏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現藏有中國和日本繪畫5000餘幅。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唐宋時期名畫,如保存完好的張萱《搗練圖》、宋徽宗《五色鸚鵡》等。

佚名觀世音像壁畫(唐),現藏於美國納爾遜博物館

山西洪洞廣勝下寺原正殿西壁《熾盛光經變圖》,現藏於美國納爾遜博物館

山西洪洞廣勝下寺原正殿東壁《藥師經變圖》,修復後的壁畫有70 多平方米,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熾盛光佛佛會圖》和《藥師經變圖》,是山西洪洞廣勝下寺最為著名的兩幅巨型壁畫,於20世紀20年代被盜賣出國,分別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廣勝寺壁畫一分為三,如今全在美國。

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美國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以收藏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尤其是中國書畫作品而著稱於世。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5幅唐朝仕女圖壁畫流失美國6年,終被追回

2011年5月,流失美國長達6年之久的5幅唐代貞順皇后陵墓(敬陵)珍貴壁畫順利回歸,入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據悉,此5幅壁畫是一個犯罪團夥在2004年5月至2005年6月期間,對貞順皇后陵墓(敬陵)進行6次了盜掘,將陵墓內一套彩繪石槨和5幅壁畫分批盜出,隨後將珍貴文物倒賣。

唐代是我國壁畫的興盛時期,那段時期是我國壁畫藝術的高峰期,創作出了很多古今聞名的壁畫,如敦煌壁畫、克孜爾壁畫等,它們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文化寶藏,雖然歷經劫難,依舊難掩輝煌。這些如此珍貴的中國壁畫,如今只能在國外博物館才能看到~

館長就先溜了,舞臺留給你們。

暢所欲言吧

一碼不掃,

何以掃天下?

全球博物館| 開闊你的視野

免責聲明:本作品中的文字,圖片、視頻或音頻等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未經本帳號和做著共同授權,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作品的著作權,包括但不限於:擅自複製、連結、非法使用或轉載,或以任何方式建立作品鏡像。若獲取授權後,請合法使用,並標註來源且保留內容來源。

相關焦點

  • 法國拉斯科洞穴博物館,使用 3D 雷射掃描還原舊石器壁畫原貌
    隨後拉斯科國際洞穴保護中心建立,人們試圖把洞穴壁畫原貌放入博物館,還原舊石器彩繪圖像上的精美紋理。如今新建成的拉斯科洞穴藝術博物館(Lascaux 4)已經擁有一套完整的參與體驗,共分兩部分,最核心的展示內容為拉斯科洞穴複製品。
  • ...館線上展覽《可移動的敦煌壁畫——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水陸...
    武威市博物館線上展覽《可移動的敦煌壁畫——武威市博物館館藏精品水陸畫展》(之一) 2020-12-02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按理說文物存量也應該冠絕全球。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
  • 堪薩斯城是美國腹地,卻陰差陽錯成了8000件中國文物的「家」
    「如果你想看中國古代最精美的古董,你不要去中國看,要去美國看」。這句話極為諷刺卻也極為真實。中國的文物經歷了近代屈辱的歷史,精美的文物大部分被外國的侵略者搶走,一部分的文物卻被外國人以各種利誘的方式帶走。精美的文物流落在外,但由於文化的差異,外國人並不能完全理解中國古代的珍品。這種現象對於國人也好,對於文物也好都是一種損失。
  • 中國追回流失日本國寶史記
    有網友就問:為什麼此次中國文物局未出資回購,就能追回流日國寶?為什麼之前要花大價格回購流失海外國寶?中國有多少國寶流失日本?中國政府成功追索多少次?本文將一一道來。是目前為止,中國唯一一組保存完整的青銅組器;包括鼎、簋、壺、甗、霝、盨等六大類共八件,每件器物上均鑄有曾伯子孫頌揚先祖之德銘文,共330字;而且保存完好,製作精美;是西周晚期青銅器精品。比著名的曾侯乙還要早數百年!
  • 撤拍不等於歸國: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任重而道遠
    原標題:流失文物追索任重道遠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中國文物局成功叫停數件中國流失文物的拍賣。在日本橫濱國際拍賣株式會社秋季拍賣會上的展品中,唐代釋迦牟尼敦煌壁畫以及手寫唐經等,均為日本和尚大谷光瑞等人自中國劫掠。
  • 西夏壁畫上的"美猴王"很醜:尖嘴猴腮 牙槽外露
    中國對「美猴王」的一往情深由來已久,早在宋夏時期,「美猴王」便出現在其「粉絲」的畫筆下,比小說《西遊記》早了300多年——  西夏壁畫上的「美猴王」其實很醜  據史料記載,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為了與中原大宋王朝分庭抗禮,稱他們家族是唐代李世民的後代。還說自己祖先是一隻神猴,看上去符合進化論,其實是在標榜「君權神授」。
  • 中國流失海外文物回家之路漫漫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流失在外的文物超過1000萬件,可以說是數量巨大,而這些流失文物中又不乏珍品、精品。中國文物學會此前的調查顯示,致使大批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原因,多為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的戰爭影響以及不正當貿易的作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四次文物流失的高峰時期,根據流失時間的先後,可將流失文物分為四類。
  • 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怎麼讀?今起國家博物館展出
    備受社會各界矚目的流失海外百餘年的西周青銅「虎鎣(音yíng)」於2018年11月回歸祖國,12月,由國家文物局劃撥國家博物館收藏。經過緊張且嚴謹的研究、保護和策劃工作,2019年1月29日,「虎鎣:新時代·新命運」展覽在國家博物館開幕,「虎鎣」公開與廣大觀眾見面。展覽預計展期1個月。
  • 中國|散落世界各地的青銅器,在數字博物館重聚
    Bronz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reunite in a digital museum 中國銅陵市的一家新型博物館通過虛擬方式,展出了漢代以來的中國古代銅器和青銅器,其中包括多件由國外博物館收藏的文物。
  • 國外4大博物館藏紫砂珍品,難得一見!
    今天我們來看國外博物館珍藏的名家傳器,看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紫砂重寶。 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大彬 梅花壺 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時大彬 瓜稜壺
  • 用礦物色,一對山西籍夫妻藝術家在寺觀壁畫間描摹萬象煙雲
    而依附於這些寺觀裡的壁畫, 數量之多、歷史之久、藝術之精, 均為全國所僅見。 本期要說的是, 藝術伉儷申古博、劉向紅。
  • 活動·回顧|我在天博繪壁畫
    走進天博,感受生活天津博物館的「粉壁丹青——京津冀古代經典壁畫藝術展」開幕雖已有一段時間,卻熱度不減。在參觀過程中,大家都對壁畫中的壁畫繪製技藝燃起了強烈興趣。為了讓觀眾朋友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壁畫繪製的特殊技藝,11月9日與10日兩天,天津博物館為大家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大家現場科普壁畫繪製和瀝粉貼金兩項傳統繪製技藝的操作方法。
  • 義大利寧芙神廟馬賽克壁畫首次亮相中國
    信息 義大利寧芙神廟馬賽克壁畫首次亮相中國 2016-07-22 19:16: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去過那麼多博物館,中國四大博物館的特色你真的知道嗎?
    它就是博物館。博物館將我們帶入歷史之中,感受不同的色彩繽紛的文化,或許在了解歷史的同時,你會思考,自身也會得到些許啟發。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最出名的當然是「中國四大博物館」了。分別是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當然了,這個說法是排除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的。
  • 秦統一六國意義非凡,出現中國最早的宮殿壁畫瑰麗真實
    中國繪畫史發展到秦漢時期,許多人文思想反映在各式藝術載體之上。秦漢時期的繪畫藝術包括有宮殿壁畫、墓室壁畫、帛畫、工藝品繪畫和畫像石及畫像磚。今天我們先說一說秦時期畫像磚的初現和壁畫的日漸成熟。秦代鹹陽宮壁畫是中國目前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宮殿壁畫。
  • 「眾籌」出來的博物館
    如今,在位於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現廣州文化公園)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拔地而起。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成立於2016年,是專題性歷史博物館,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海內外遺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發展史。一層展廳主要是文獻和史料,展示了清代中國對歐美重要通商貿易口岸的百年曆程。中間的環形壁畫上,昔日的十三行船舶聚集,場面壯觀。
  • 蘇繡長卷《永樂宮壁畫》震撼亮相廣州三元宮展覽會
    公司自成立以來,本著傳承、保護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宗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對傳統刺繡藝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中,並以非凡的意志力為蘇繡藝術和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先後研發、製作了國寶級的蘇繡藝術長卷《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百鳥圖》、《百駿圖》、《富春山居圖》、《千裡江山圖》、《永樂宮壁畫》等。
  • 大雁塔,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
    塔座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門,門楣門框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及磚雕對聯。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碑石,西龕是由右向左書寫,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東龕是由左向右書寫,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人稱「二聖三絕碑」。
  • 陝西禮泉:昭陵博物館遇見唐美麗
    陝西禮泉:昭陵博物館遇見唐美麗有色攝影師:李行作品有色攝影:記錄發現你所見按下快門就是你對這個時代的貢獻陝西省禮泉縣袁家村袁家村旅遊火爆全國在袁家村看罷網紅驢吃咧喝咧,從袁家村出發可以去附近的昭陵博物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