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當中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自然是雙方力量的對比,往往誰的力量越強,誰獲勝的機會就越大,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也讓弱者有了取勝的機會,讓戰爭的結果出現一些讓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也許小小的螞蟻也可以咬死大象,那麼蚊子咋咬死大象?在戰爭史上,埃及海軍使用僅75噸的飛彈艇一舉擊沉以色列的2500噸驅逐艦,開戰史之先河。飛彈艇本質就是魚雷艇的一個升級版,只不過把主要武器由魚雷換成反艦飛彈,在早期對於飛彈艇的評價不高,曾被西方輕視!只有少數國家在發展飛彈艇技術。
當時國際上較為流行的反艦飛彈就是一款:SS-N-2,又稱:冥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反艦飛彈型號之一,問世於上世紀50年代,曾經發展過多種型號,包括:岸基型,艦載型等等。這款飛彈最早安裝上艦艇為183P型飛彈艇,又稱:「蚊子」級飛彈艇,由P6魚雷艇發展而來,直接拆掉了魚雷,改裝了2具單發的冥河飛彈發射架,曾經被多國海軍列裝,一度相當有名氣的。
早期的西方看不上這種小型飛彈艇,壓根不願意發展,甚至連反艦飛彈都不要想,自然不存在什麼完善的飛彈艇戰術了。別看冥河的技術不是很先進,但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幾乎為唯一一款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採購到的反艦飛彈,先後為多國引進。
直到實戰中發現導艇艇一舉擊沉驅逐艦,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埃及軍隊雖說在陸上戰場上慘敗,在海上卻打出漂亮的翻身仗。
這一仗發生於1967年10月21日,當時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在西奈半島北部的海面巡邏,由於連戰連勝,以軍上下自信心十足,輕敵之心不小,連艦上的雷達都沒有開機。
當埃及海軍的蚊子級飛彈艇從發現目標,直到發射飛彈,以方一直沒有察覺,一直到17時30分,艦上的值更員才以肉眼觀察的方式,發現從遠處飛來的反艦飛彈,可惜竟誤將其當成空中的飛機,等發現情況不妙時,拉響戰鬥警報時已經晚了。冥河反艦飛彈貼著海平面飛行,接近目標後,突然又拉起,直往高處飛去,俯衝攻擊,撞擊上埃拉特號,由於擊中機艙,造成動力全失,由於埃及方面沒有及時判定擊中,故而連續發射多數枚飛彈,以至於該艦被命中多枚,最終沉沒。
這是世界海戰史上飛彈快艇第一次戰鬥,小艇打掉了大艦,震驚了世界,一舉從醜小鴨變白天鵝。從此各國才開始意識到反艦飛彈已經成為現代海戰當中的主宰,研發熱潮由此開始,海戰的規則也隨之修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