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初心在 唱響蘭臺曲
——記嶽陽市雲溪區委黨史研究室(檔案館)副主任(副館長)汪芬芳
如果你問什麼是「蘭臺人」的初心,雲溪區委黨史研究室(檔案館)副主任(副館長)汪芬芳會給你一個最滿意的答案,那就是「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事,腳踏實地去做,為民務實去做」。投身檔案工作12年來,憑著高度自覺的服務意識、憑著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憑著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她在加強基層檔案室規範化建設、補齊檔案事業發展短板、發揮檔案服務功能、推動本地區檔案工作整體上水平方面花苦力、下苦功,取得諸多成績,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充分肯定,先後多次被評為市、區先進工作者並榮立三等功一次,2020年4月被評為湖南省檔案先進個人。
以學促行,煉成合格蘭臺人
汪芬芳同志是2007年調到史志檔案局(館)辦公室工作併兼管檔案業務。2017年提拔為單位副局長,分管檔案業務工作,2019年3月機構改革雲溪區史志檔案局行政職能劃入區委辦更名為區委黨史研究室加掛檔案館牌子,汪芬芳為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副館長。12年來,她在檔案線上不斷的完善自我,她學的是經濟管理專業,調入史志檔案局後,為迅速融入工作,她選擇了「學習、學習、再學習」的笨辦法。單位人手少,她做好辦公室工作之後,其餘時間就是到各機關檔案室指導整檔、協助完成檔案接收工作、完善館內各項統計臺帳。除了大量的實際操作,她還抽空閱讀《檔案管理學》《檔案保護技術學》等理論書籍,遇到不懂的地方,甘當「小學生」,虛心向同事、向他人請教,並且舉一反三,對檔案管理中的具體問題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同事一道探討。在參加省局組織的培訓和市局組織的業務學習過程中,她如饑似渴鑽研業務,抓住一切機會向專家學者請教。就這樣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的積累,她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全區的業務培訓也開始交由她主講,檔案業務也開始歸她來指導,她逐步成為雲溪區檔案戰線上名副其實的業務骨幹。
12年平淡無奇而又清貧辛勞的工作洗禮,她體會到檔案工作是一個「流不盡的汗水,喝不完的墨水,就是沒有油水」的活,是一份苦行僧式的工作。要幹好這份工作,就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汪芬芳同志鍾情和喜愛這份孤獨,她在孤獨中提升了自我、充實了自我、超越了自我。2010年,她代表雲溪區參加全市檔案工作演講比賽,在所有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榮獲二等獎。2015年6月,在全市「金正科技杯」檔案法規知識搶答賽期間,她不小心骨折,腿上綁著石膏,不能行走。而這時離比賽只有一周時間,她毅然決定參賽。比賽的演播廳沒有電梯,她的愛人將她背上四樓的演播廳,她的隊友攙扶她走上搶答臺,她忍著傷痛堅持比賽並獲得最佳風採獎,得到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蘭臺人的信念、執著和堅守,鮮活地闡釋了蘭臺人的初心。
執著前行,建成檔案新陣地
「加快檔案資源開發,服務社會科學發展」,是對檔案工作的社會定位,也是雲溪區委區政府推進文化強區建設的重要舉措。汪芬芳同志深刻領會了檔案工作的要義,並竭盡全力貫徹落實。在2014年創建國家二級綜合檔案館的過程中,汪芬芳同志自覺承擔申報材料的準備、基礎數據統計、檔案信息化建設等多項任務,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她不畏艱難,不提條件,放棄節假日、雙休日,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與同事們一起,先後完成了館藏檔案2萬餘卷規範整理上架和各種基礎數據統計,錄入目錄10萬餘條,掃描8千多頁原文,建立了目錄資料庫、全文資料庫。為做好檔案信息化工作,與軟體公司的技術員自駕私車一道到30餘家機關檔案室安裝檔案軟體,並不厭其煩解決檔案軟體操作中的各種問題,經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正是以這種超乎常人的努力付出,區檔案館終於在2015年1月順利晉升為國家二級綜合檔案館。同時,積極做好區內重點工程建設、港區、工業園、水庫移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檔案的建檔和管理,並努力做好徵集和接收工作,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為民篤行,譜成服務新篇章
汪芬芳同志始終信奉「立足檔案,面向社會,服務公眾」工作原則,堅持做到服務至上,把多幹一件工作當成多受一份鍛鍊,多有一份積累,多得一點提高。我區建區時間雖短,但保存著原臨湘縣的相關山林權屬、區屬鄉鎮機關等檔案。隨著時間推移,來館查證檔案人員逐漸增多,她總是以微笑待人、熱心接待、耐心解答、細心查找,有時為找到一份檔案,要翻閱十多卷,甚至下班時還沒找到查閱人滿意的檔案,推遲下班是常有的事,但她從沒有半點抱怨、始終充滿熱情。
2018年寒冬,雲溪街道東風村同嶽化水廠鬧糾紛,官司打到區人民法院。在一個寒風陣陣、凍雨淅淅的下午,村民代表打電話找到汪芬芳同志,請求查找原嶽化總廠的徵地協議。當時她正在陸城鎮指導整理檔案,接到電話忙將手裡的工作打點好,冒著凜冽的寒風趕回區檔案館,又在昏暗的燈光下連續翻查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查到了該協議原始件。當村民代表接到她開具的檔案憑證後,動情地說:「廠地糾紛從建廠起就扯,一扯就是幾十年,現在你為我們提供了原始檔案憑證,相信法院會給我一個說法的。到時我們要好好謝謝你。」而她卻微笑著說:「不用謝我,這是我們檔案員應該做到的!」2019年4月,該村民代表再次來到區檔案館,說是專程前來感謝她。得知村民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她由衷感到高興,但對村民的感謝卻一口回絕了。12年來她為全區徵地拆遷、山林權屬糾紛、土地勘界等提供了許多原始檔案證據,平息了一次又一次糾紛。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默默無聞、默默耕耘、默默奉獻,一路初心堅守,一路風雨兼程,一路歲月如歌,這就是汪芬芳秉承蘭臺精神,譜寫的芬芳「蘭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