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別著急,對付愛哭的孩子,只需3招就能輕鬆解決

2020-12-04 芒果媽咪育兒觀

你怎麼又哭了?這次又是為什麼?

別哭了,天天哭你煩不煩?不許哭,聽見沒。

你到底在哭什麼?你想吃的我都給你買了,想玩的也都給你了,能不能不哭了?

相信每個有孩子的寶媽都遇到過寶貝大哭不止,任你怎麼哄騙都無法讓寶貝停止哭泣的時刻,那個時候你一定很絕望吧?如果寶貝在家還好,但是當在商場等公眾場合號啕大哭的時候,相信寶媽們也心力交瘁很是崩潰。但其實孩子愛哭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對付愛哭的孩子,只需學會這3招就能輕鬆化解。

一、教孩子正確認識情緒

我們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一遍又一遍地告訴孩子:這是爸爸,這是媽媽。即使孩子聽不懂,大人們也樂此不彼地一直重複告訴孩子。但是當孩子生氣情緒爆發,高興的手舞足蹈,傷心地大聲哭泣時,作為家長,你們有告訴過寶貝們這些情緒的代名詞嗎?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沒有這個意識的,因此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孩子在哭鬧的時,大多數家長搞不定孩子,問不出孩子哭鬧的具體原因了。

因為就連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因為不會表達,更沒有人告訴他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因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教孩子認知各種情緒,高興、悲傷、生氣等等。這樣長期以往,等到孩子會表達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用起來了,可能忽然有一天就會告訴你:媽媽,今天我很高興。

二、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經常帶孩子的寶媽們肯定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在遇到喜歡的玩具時就走不動道了,用哭聲來「威脅」你給他買玩具;或者在任意場合情緒爆發,特別在跟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突然就不高興打小朋友等等。

那麼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孩子還沒有學會正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寶媽們該如何做呢?

芒果媽只能說:去體會並理解孩子,加強跟孩子之間的溝通。孩子有了情緒後不要著急為了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而大聲呵斥,也不要用一些別的東西來「敷衍」孩子,比如:你別哭了,不哭就給你買玩具等等類似話語。因為孩子還小,可能今天你這個招數管用,但明天後天呢?家長這樣做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因為想要達到某種目的而假裝哭鬧,相信這個並不是我們家長想要看到的結果。

教會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即使孩子還小不會表達,但寶媽們可以試著去引導孩子表達,將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去說給孩子聽,比如:媽媽看到你剛剛發脾氣了,你是在生氣嗎?生氣小朋友搶你的玩具嗎?你不能總是一遇到什麼事情就哭,只是哭的話媽媽並不知道你在幹嘛。然後告訴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跟他人溝通。

三、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孩子總是哭鬧,再加上家庭和工作中的各種瑣事影響,家長們不能有足夠的經歷去應對孩子。但如果任其發展,等到孩子長大後你可能永遠也無法體會到快樂的親子時光,也無法擁有融洽的母子(父子或是其他)關係了。

因此,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下來,控制住自己煩躁的情緒,然後引導孩子表達感受,開導孩子解決煩惱等等一些列的事情。

我是芒果媽,希望今天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正在找尋方法的你。最後,關注芒果媽,幫助你解決育兒路上的各種小問題。

相關焦點

  • 「從小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別不信
    「愛哭」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這2個差距:1、情緒調整能力強福原愛六歲就開始練桌球,每次練習都會被打的哭鼻子,可以說是一邊哭一邊練球,表現的意志力很堅強。等她長大以後,即便是在世界級賽事上,面對著比賽的壓力和賽場上的失利,她自然地哭了出來,並沒有因此而覺得丟臉。
  • 繪本推薦|遇見《愛哭公主》,讓愛哭的小女孩不再動不動就哭泣
    還是孩子挫折忍受力差,不知道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今天,桃子媽媽為各位家長推薦一本很符合孩子實際行為的繪本《愛哭公主》,這本書畫面豐滿、色彩溫馨,人物呆萌可愛,語言簡短而幽默,故事內容符合低齡孩子的特性,不失為一本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提升「情緒控制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好書,十分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另外,這本書還獲得過「金鼎獎之兒童及少年圖書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為什麼總愛哭?你的溺愛很有可能是在害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可愛,也就是讓孩子聽話,注意力強。但很顯然絕大多數的孩子並沒有你所想的那麼完美,不少孩子都是愛哭愛鬧膽子還小,時不時還會向你大吼大叫。而哭似乎成了孩子的「萬能武器」,主要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只要哭就能解決問題,讓不少父母十分頭疼。
  • 愛哭的孩子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這麼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常見的表情,而很多對於不會表達自己意思的孩子,也常常用哭來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很多孩子卻常常用哭來解決問題,有些時候家長不給他們買東西,他們就用過來解決;有些時候家長不給他們看電視,他們也會哭來解決。但是,哭真的會解決問題嗎?
  • 從小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不同?家長們別不信
    從小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不同?家長們別不信一、愛「哭鼻子」有這三點好處1、會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在很多人的眼中,愛哭鼻子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但是福原愛從小就愛哭鼻子,等到她長大之後參與各種頂級賽事,她也能夠合理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平復自己的心態,達到快速調整,而並沒有因為「哭鼻子」而丟臉。
  • 孩子特別愛哭,是什麼原因?其實與父母有關
    小時候寶寶特別愛哭,因為他們還不會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只能通過哭聲來引起注意,餓了會哭、尿了會哭、沒人陪也會哭……哭聲就是孩子和父母溝通的方式,但隨著寶寶的長大,具有語言溝通能力後,孩子哭的次數就會越來越少。
  • 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情商更高?聰明的家長從來不說「別哭了」
    每次孩子哭的時候,閨蜜都會大聲地制止「你別哭了!有什麼好哭的?」可是閨蜜越是訓斥,孩子越哭得嚴重。閨蜜對此很是煩惱。直到有一天,閨蜜和幼兒園老師聊天的時候,老師則有著不同的見解。「孩子雖然愛哭,但是他心思很細膩,和小夥伴們玩得也不錯。小傢伙情商挺高的。」聽到老師這麼說,閨蜜對孩子的看法有了些許的改觀。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更出色,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但是,孩子慢慢地長大之後,家長們也開始討厭聽到他們的哭聲。一些小時候特別愛哭的孩子,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哭個不停,讓父母非常煩躁。無論何時,當孩子開始哭泣時,父母都會感到不安,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遇到難題只能用哭來解決,有的孩子卻從不喜歡哭。調查顯示,那些從小就愛哭和從來不愛哭的孩子在長大後,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戳心
    「愛哭」與「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這2個差距:1、情緒調整能力強福原愛六歲就開始練桌球,每次練習都會被打的哭鼻子,可以說是一邊哭一邊練球,表現的意志力很堅強。等她長大以後,即便是在世界級賽事上,面對著比賽的壓力和賽場上的失利,她自然地哭了出來,並沒有因此而覺得丟臉。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家長們別不信
    愛哭是孩子成長過程常有的事,也是他們宣洩情緒的手段。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哭鼻子」是件很沒面子的行為,還會試圖阻止,甚至看見男孩子哭就更加惱火。當孩子開始哭泣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感到心力交瘁,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件很差勁的事嗎?那愛哭的孩子跟不愛哭的孩子存在著哪些差距呢?
  • 孩子越愛哭,長大後情商越高?聰明的父母從來不說「別哭了」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相信對很多父母來說,孩子愛哭真的是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情,尤其是男孩子,一旦表現出很愛哭,就會讓人覺得是不夠堅強、耍小性子。所以當孩子哭泣的時候,父母最常說的話就是「別哭了」,然而孩子並不會因此停止哭泣,相反的還會哭的更厲害,事實上,當孩子哭的時候,最沒有的一句話就是「別哭了」。
  • 孩子愛哭,調皮搗蛋總是受傷?聽聽專家怎麼說→
    孩子愛哭,調皮搗蛋總是受傷? 原創 上海寶山 上海寶山親愛的寶爸寶媽們,「孩子總是愛哭
  • 孩子愛哭還膽小不自信,家長不要怪孩子,3步引導很重要
    2021-01-15 12:28:56 來源: 綠葉媽咪 舉報   孩子愛哭膽小不自信
  • 放假了,孩子總在家看電視怎麼辦?牢記3個要點,輕鬆解決
    尤其在暑期,室外天氣熱,孩子無處可去,最佳選擇就是打開電視。看電視這件事令家長頭疼不已。前幾天,朋友小李就很苦惱的說道:家裡兩個娃,放假了就總窩在家看電視,喊他們出去走走也不動,作業也不好好寫,這可怎麼辦啊?其實,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作為家長,不要著急,牢記這3個要點,輕鬆解決這個問題:01 讓孩子有事可做我覺得孩子常常被大人們誤會。
  • 「愛哭的人,最好命」
    哭泣並不等於懦弱,愛哭的人也並不脆弱。愛哭的人,才最好命。愛哭的人,有更豐盈的感情丹麥心理治療師伊爾斯·桑德在《高敏感是種天賦》一書中說:「愛哭,是因為擁有高敏感特質。」愛哭的人,有更健康的心態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當遭遇了離婚、失業、親人重病等人生的滑鐵盧時,大哭一場,好像就會覺得輕鬆了不少。
  • 男孩從小愛哭和不愛哭,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哭還有可能是好事
    可現實生活中,在養育男孩上打破了很多父母的認知:「兒子轉眼間都4歲了,從早上睜眼開始,全天要哭好幾次……比如看不到媽媽哭、穿鞋子哭、走路哭、打翻東西哭,無時無刻都在挑戰我和孩子爸的耐心。」「我家寶寶每回不答應他的請求,就會一直哭,每次對他說你是男子漢不許哭,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結果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真是沒辦法 。」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經過研究發現,孩子哭鼻子不僅是對不良情緒的一種表達,而且是宣洩不良情緒的一種方法。然而,我們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哭是一種非常不好的事情,甚至認為有點丟臉。假如是男孩子哭鼻子的話,則更是極其難以容忍。所以每每孩子哭鼻子的時候,很多父母就會被搞得心情煩躁。然而,孩子哭鼻子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
  • 「愛哭」的孩子真沒出息嗎?看完之後父母落淚:是我們做錯了!
    情緒感知力不足的孩子,身上就像包裹了一層阻隔膜,裹住了伸向外部世界的神經。有人說:從小愛哭的孩子,情緒感知力會更加敏感、心思細膩、共情能力也會更強;而從小不愛哭的孩子,往往情緒感知力也會相對差很多,對周圍的感受也不會那麼敏感。要是家長希望孩子堅強,則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不允許孩子哭。殊不知這樣做,阻止的不僅是孩子眼中的淚水,更是阻止了孩子感知世界與表達情緒的能力。
  • 孩子特別愛哭,是幸福感太低?安全感不足是根源,家長可以這麼做
    關於某些孩子從小特別愛哭、特別難帶的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尤其是一個有著多年照顧二寶經驗的全職爸爸,我的感受挺深的。 為什麼孩子愛哭,不好伺候?
  • 孩子愛哭是玻璃心?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不能忽視
    相信有不少家長看到兒就已經對號入座了,「這說的不就是我家孩子嗎?」不同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迥異,家長平時通過對比也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在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格外堅強,比如心愛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弄壞了,他不僅不會大哭大鬧讓媽媽再買一個,甚至還會反過來安慰弄壞了自己玩具的小朋友說「沒關係,我有好多玩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