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深圳天氣成為一些社交平臺的高頻詞。當北方的朋友們在曬雪景,穿羽絨服,深圳的市民朋友卻直呼 " 熱熱熱 ",甚至還想吹風扇開空調。特別是在 11 月 25 日,深圳依然沒有入秋,這也打破了歷史最晚入秋的紀錄(深圳歷年最晚入秋時間為 11 月 25 日)。
說到這裡,市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深圳入秋時間這麼晚呢?到底有沒有推遲的趨勢?據深圳市氣象局統計,深圳常年入秋時間是 11 月 3 日,從深圳氣象大數據顯示可以看出,深圳入秋的時間的確越來越晚。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深圳平均入秋時間在 11 月 1 日。但是,從 2000 年以來,深圳平均入秋時間在 11 月 10 日,可見進入 21 世紀以後,深圳入秋的時間是越來越晚的。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和大氣環流背景有關。在夏秋過渡季節,秋季西伯利亞高壓弱,冷空氣也就相對弱一些。而在當前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副高偏大、偏強的概率高。冷空氣弱,偏偏副高又強,冷空氣就難以深入南下影響深圳,導致深圳氣溫偏高,那麼,入秋時間就會偏晚。
不過,有一些市民朋友可能會說 " 深圳根本沒有秋天,只有夏天和春天 "。其實,雖然深圳秋天會 " 遲到 "," 存在感 " 也比較低,但是它總歸不會缺席。
那麼,一年四季中,深圳秋天佔比如何?深圳有沒有擁有過 " 最長秋天 "?常年來看,深圳的秋天平均有 69 天,佔全年天數 19%。有些年份深圳沒有入冬,所以秋季和春季沒有明確的劃分,所以不統計秋季天數。如果僅考慮入冬的那些年份的話,深圳曾有過 " 最長秋天 ",出現在 1979 年,有 117 天;也曾有過 " 最短秋天 ",出現在 1999 年,只有 35 天。
回到今年,深圳什麼時候會入秋?秋天會有多長?新一波冷空氣可能可以讀者一些答案,從 26 日夜間開始,新一股冷空氣從粵北開始逐步南壓,受它的持續影響,27-30 日深圳氣溫逐日下降,天氣明顯轉涼,最低溫到 15 ℃左右。究竟這波冷空氣能不能 " 很爭氣 ",把深圳送入市民翹首以盼的秋天,大家拭目以待!
▲掃碼聽音頻
深圳晚報記者 林咪玲 李瑤娜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