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時被孩子看到,該怎麼和孩子解釋?

2020-12-04 優媽智慧育兒

我們那邊有個姑娘叫小敏,已經30多歲了,但是還沒有結婚,她長得不錯,工作好,收入也高,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談男朋友。家人給她介紹了很多個,但是不管什麼樣的,她就是不願意。

直到有一天,她最親密的妹妹問起這件事,她才吞吞吐吐,說出了一個秘密。

原來就是在她小的時候,不小心見到自己的爸媽親熱。當時的她感到非常噁心,難以接受,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爸媽了,也是從那天開始,她開始很討厭男性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過在親熱時被孩子撞見的經歷,第一反應往往是:驚愕,尖叫,拉床單。接下來則是覺得非常尷尬,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是若無其事假裝沒發生過,還是把這當成一次深入性教育的契機呢?

其實以上兩種做法都不對。

假裝沒發生,徹底的粉飾太平,並不是大家不討論就意味著這事兒沒發生過。倘若害怕尷尬閉口不談,很容易給孩子建立「這事兒這麼見不得人」的錯誤性觀念。

而如果性教育過於具體,容易用力過猛。說實話,這事兒你想講,孩子還未必想聽呢。

在那個尷尬的時刻,父母們怎麼做,才算得上是恰當、合適而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呢?正確的做法分為三個部分:之前怎麼做,當時怎麼做,之後怎麼做。

之前該怎麼做?

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緊鎖房門,讓孩子眼不見為淨啦!所以,請提前鎖門,反鎖,並檢查。同時,還可以適當在房裡放點聲音,如電視機、音樂之類。可以是為了情調,也可以是為了不影響到孩子。

房門沒關好,孩子突然闖入怎麼做?

首先,立刻停下。其實這點不用說,絕大多數人的下意識反應應該包括這一點。但結合一些我聽過的案例,我覺得還是該重申一下——不管你們當時用了什麼動作,請立刻停下來。

其次,不要追出去。有時候孩子會先反應過來,扭頭就跑。這時候不要著急追出去,人們對於這種尷尬的場景,是很下意識想規避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的確需要一點時間來稍微平復一下情緒,處理一下剛剛發生的事情。

接著,把衣服穿上,兩口子交流一下,儘快統一一下口徑,看看怎麼跟孩子進一步溝通。

如果孩子年齡小,只有四五歲,他可能完全不清楚爸爸媽媽到底在做什麼,他可能會好奇的看著你們,也可能以為你們兩個在打架所以開始哭泣,還有可能大聲呵斥你們讓你們別挨那麼近,甚至關心的問你:「媽媽,你很疼嗎?」這個時候,停下你們正在做的事,安撫一下孩子,告訴他爸媽沒有鬧矛盾,一切都很好,現在很晚了,有什麼疑問,我們可以明天早上一起聊聊。

後續工作應該怎麼做?

最好的主動深入溝通時間是次日早上,出事兒之後立刻深聊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大家的心情還沒有平復。所以你最好在第二天早上,告訴孩子們,昨天晚上他看到的事,是爸爸媽媽——以及所有當爸爸媽媽的人——都會做的一件事,而且這件事是婚姻和成人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必要感到羞恥和害怕。談這個話題的時候,運氣可以平和也可以輕鬆,但千萬別顯得嚴肅或者玩世不恭。不要讓自己像是在說謊或者做了虧心事一樣。

當然,這的確可以是一個性教育的契機,但別太具體。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提供差不多匹配的信息。尤其是對於 5 歲以下的孩子,如果聊得過於深入,反而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孩子聽不明白,同時也不太能理解家長解釋這麼多的用意。

不過,不管怎麼說,發生這樣的事,不管對父母的體驗,還是孩子的感受,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鎖好房門!

相關焦點

  • 父母房事被孩子看到怎麼解釋最恰當
    有的孩子翻個身又睡著了,有的孩子會好奇地問你們在做什麼呀。父母發覺孩子醒後,應立即停止動作,拉上被子遮蓋;如果孩子迷迷糊糊發出問話,要平靜、機敏地解釋一句搪塞一下,這樣就能夠遮蓋過去並且輕而易舉地淡化兒童目睹性交合的印象。5~6歲或稍大一點的兒童,或看到影視劇中的床上鏡頭,或無意中目睹成人性交合,雖然不明其理、不懂其中之秘密,但會有點好奇、覺得好玩。
  • 孩子一聽到「蝙蝠」兩個字就害怕、大哭,家長該怎麼和孩子解釋現在...
    這個經典心理學實驗也以這個「倒黴孩子」來命名——小艾伯特實驗。實驗操作很簡單:先讓艾伯特和實驗室的小白鼠一起玩,這時候艾伯特並不害怕小白鼠,還試圖去摸小白鼠。後來,每次在艾伯特伸手想去摸小白鼠的時候,華生和他的助手雷納就會在孩子背後,用金屬製品敲擊出巨大的響聲。
  • 男子脅迫妻子家中賣淫 孩子全程觀看母親與人啪啪啪[圖]
    孩子長大了會怎樣去面對自己的母親?有這樣的老公,女子簡直是倒黴到家了。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2日報導,近日,法國一名男子因脅迫妻子賣淫被逮捕,將面臨10年有期徒刑的判罰。該男子和妻子結婚已有10年,育有1個小孩。4年前,該男子開始脅迫自己的妻子為他招徠來的顧客提供性服務。他把賣淫地點設在自己家中,妻子為顧客提供性服務時,他便帶著孩子在室外等候。
  • 都說臍帶血能治病,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存?醫生這樣解釋
    產婦除了會收到上門催乳、產後修復這些普通的廣告之外,還會收到醫院胎盤加工和保存臍帶血等廣告。現在很多人都會給孩子存臍帶血,即使花了很大的價錢也不會心疼,認為關鍵時刻能夠救孩子的命,這是真的嗎?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存臍帶血?娜娜懷孕之後,出現了妊娠期糖尿病,為了防止發生意外情況,醫生建議她提前住院,先把血糖調下來。
  • 當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好感時 家長該怎麼指導?
    王愛長: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與閱讀量是成正比的,您給孩子選了哪些書呢?  果果媽:《思想貓》系列、《黑駿馬》,還有孩子最近喜歡看的《獸王》。  王愛長:在我的孩子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希望孩子能看一看《射鵰英雄傳》,可是孩子看到那麼厚的一本書就皺起了眉頭,表示不想看。
  • 孩子認生不敢和人說話,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落落大方」?
    大學同學家也有一個小朋友,趙女士原以為兩個孩子可以玩的非常好,但誰知,女兒小貝非常認生,剛一到同學家就緊張的躲在媽媽的後面不敢出來。趙女士看後也非常尷尬,她慌忙把小貝拉出來,讓小貝叫對方阿姨,可小貝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趙女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回到家後,她和小貝好好的溝通了一下,小貝對媽媽說自己看到生人就會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說。
  • 孩子的牙膏該怎麼選?
    這就要談到孩子的牙齒情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也是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平時愛吃甜食,造成了很小就有了牙科疾病,比如齲齒等等。所以我們從小就要保護好我們的牙齒,養成刷牙的好習慣。說到刷牙不得不提到牙膏。那麼兒童的牙膏該怎麼選擇呢?
  • 疫情時期,孩子鬧著要出去玩怎麼辦?這樣解釋,讓孩子乖乖待家裡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假期裡,作為家長,都面臨著同一個現實問題:不得不和孩子宅在家裡。如果只是在家裡待上一兩天,大人和孩子都能接受。可如果一直出不了門,別說孩子了,大人也會變得比較煩躁。尤其是當孩子不理解,自己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因而哭鬧不已時,如何和孩子解釋疫情,也成了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有些家長認為,這有什麼難的?
  • 「富貴不能淫」入選課本,當孩子問「淫」字何意時,該怎麼回答?
    為人師、為人父母,對於孩子的一些怪問題,咱們是不能迴避的。前幾日有位還在家長問我,說他家讀小學五年級的小朋友問她:《木蘭詩》中花木蘭回到家後就「對鏡貼花黃」是什麼意思?其實家長們遇到這種問題並不用刻意迴避,直接告訴孩子就好,將來他們自然會明白的。因為這個問題,這兩日又有家長給小美出難題了,問小美:當孩子問到「富貴不能淫」中的「淫」何意是,又該怎麼回答?其實對於這個字,並不只是一些中、小學生不解,很多大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這卻是一個很高明的字,不只孔子愛用它,不少文壇名家也愛用這個字。
  • 「孩子能看到不乾淨的東西?」網友評論「我該信誰?」
    近日,家裡孩子睡醒做起來就是一句「媽媽,有鬼!」,嚇得他媽是一激靈。她媽媽是一邊安慰一邊琢磨,從來沒有給孩子說過鬼這個詞,她是怎麼學會的?後來孩子總是無緣無故的說「害怕害怕」,明明爸爸不在家,會指著一個地方說「看,爸爸」,還不止一次,她媽媽只好把她腳上的鈴鐺剪了,害怕鈴鐺招魂。
  • 孩子的壞情緒是可以疏導的,家長要向孩子正確解釋「情緒」
    情緒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根本無需強調,大量研究證明情緒健康和情緒管理能力在一個人的生活和發展中佔據著甚至比智商還重要的地位。那麼孩子有情緒後,通常有什麼表現?兩種表現:1、隨意發洩出來,傷害別人,最後導致別人排斥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
  • 孩子的奇怪動作讓媽媽看到後又羞又氣,聽到解釋後,才恍然大悟
    就像最近有的家長向我詢問她家孩子突然出現的奇怪行為,那位家長家裡是個今年才上幼兒園的小男孩,最近一段時間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孩子會把自己原本穿好的褲子脫下來,孩子的奇怪動作讓媽媽看到後又羞又氣,在幼兒園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在幼兒園影響不太好,孩子幼兒園的老師也因為這件事和她多次談過。但是多次打罵之後,孩子的這種奇怪的動作並沒有出現改觀,這讓她很是苦惱。
  • 主人捕捉孩子和哈巴狗的搞笑畫面,任憑孩子怎麼玩弄自己.
     提示:點擊上方"↑我和寵物的日常"↑免費訂閱寵物主人捕捉孩子和哈巴狗的搞笑畫面
  • 「水米田教育」孩子總愛搞破壞該怎麼辦?
    今天的問題是:孩子總愛搞破壞該怎麼辦?相信爸爸媽媽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裡會很快的出現自己家的孩子搞破壞的場景:比如寶寶會把桌子上的玻璃杯扔到地上;當媽媽大吼一聲訓斥他的時候,他會莫名奇妙的看著你並不是很在意……這個時候,寶寶腦子裡頭在想什麼呢?
  • 孩子害怕打針,看到醫生就哭,家長該如何引導?
    小孩子對醫生的畏懼程度,就像是傑克和湯姆的關係一樣。有個寶媽,老公是疾控中心的,有一次孩子爸爸穿白大褂去幼兒園檢查,沒任務一般不穿白大褂,閨女看到嚇壞了,怎麼叫她都不理,很害怕,還說我不認識你。孩子之所以對醫生這個害怕,一來是因為每次見到醫生都代表著要打針,哈子一向都比較害怕打針,二來是因為有些家長用醫生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穿衣服的時候,家長就說感冒了就有醫生來給你打針,孩子就害怕的趕緊穿上衣服了。有個網友說,我女兒現在兩周歲,玩遊戲裡面的小小醫生,生病的時候帶去看醫生,告訴她醫生用萬能鏡給她檢查一下,她都很高興,一點都不抗拒,而且很配合。
  • 孩子好奇心重,父母該如何引導
    可當她吃了幾口後,拿起來打算接著吃時,突然發現哪裡有些不對勁。隨後,她看看雞爪,再看看自己的手,似乎在琢磨著什麼。她好像在想:這是什麼?為什麼和我的小手長得這麼像呢?正想著時,小女孩把自己的左手伸了出來,擺出了一個和雞爪一樣的造型,就這樣仔細觀察著。
  • 鄰居對我孩子很好,可總是幹涉我教育孩子,該怎麼處理
    和我同學同住一個小區的一位老人非常喜歡她的兒子,對她兒子也很好,孩子也喜歡和老人在一起,但有一點讓我同學無法接受,就是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她和她老公,說他們不會教育孩子,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有問題都是他們教育的不好等等。
  • 孩子膽小、怕生、內向,該怎麼引導?
    為人父母,雖然不需要經過考試,但是為了我們的孩子,也為了我們自己,需要多多去學習。如果每個父母都能深刻地了解敏感期對於孩子的意義,在面對孩子的很多難解問題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當孩子對著一顆石子、一片瓜子殼、一張小紙片、一個小洞,喜歡研究半天,如我知道這細小事物敏感期的充分發展有利於孩子耐心、專注力和好奇心的培養,我們就能少些制止,多些耐心。
  • 孩子和寵物該怎麼相處?
    那麼,怎麼能適當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呢?在前期準備方面,可以看看用其他方式替代寵物,孩子能不能接受,如果可以,那麼即使不在家裡養小貓小狗,孩子也能得到相應的鍛鍊:和孩子一起,今天澆澆水、施施肥,表面上什麼變化都沒有。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會發現所有的努力沒有白費。看到小花茁壯成長,孩子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能得到的成果。父母們也可以在栽種植物的同時,向孩子普及自然知識呢。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看到好的科普繪本,常常會令父母產生妄想——如果孩子從小學習和掌握了這些知識,將來肯定能成學霸。可是孩子並不買帳,這就會讓父母挫敗,甚至覺得:「看來娃在科學方面沒什麼基因……」讓我們借著扎克伯格的由頭,學習一下該如何跟孩子一起閱讀科普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