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邊有個姑娘叫小敏,已經30多歲了,但是還沒有結婚,她長得不錯,工作好,收入也高,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談男朋友。家人給她介紹了很多個,但是不管什麼樣的,她就是不願意。
直到有一天,她最親密的妹妹問起這件事,她才吞吞吐吐,說出了一個秘密。
原來就是在她小的時候,不小心見到自己的爸媽親熱。當時的她感到非常噁心,難以接受,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自己的爸媽了,也是從那天開始,她開始很討厭男性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過在親熱時被孩子撞見的經歷,第一反應往往是:驚愕,尖叫,拉床單。接下來則是覺得非常尷尬,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是若無其事假裝沒發生過,還是把這當成一次深入性教育的契機呢?
其實以上兩種做法都不對。
假裝沒發生,徹底的粉飾太平,並不是大家不討論就意味著這事兒沒發生過。倘若害怕尷尬閉口不談,很容易給孩子建立「這事兒這麼見不得人」的錯誤性觀念。
而如果性教育過於具體,容易用力過猛。說實話,這事兒你想講,孩子還未必想聽呢。
在那個尷尬的時刻,父母們怎麼做,才算得上是恰當、合適而不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呢?正確的做法分為三個部分:之前怎麼做,當時怎麼做,之後怎麼做。
之前該怎麼做?
最保險的辦法,當然是緊鎖房門,讓孩子眼不見為淨啦!所以,請提前鎖門,反鎖,並檢查。同時,還可以適當在房裡放點聲音,如電視機、音樂之類。可以是為了情調,也可以是為了不影響到孩子。
房門沒關好,孩子突然闖入怎麼做?
首先,立刻停下。其實這點不用說,絕大多數人的下意識反應應該包括這一點。但結合一些我聽過的案例,我覺得還是該重申一下——不管你們當時用了什麼動作,請立刻停下來。
其次,不要追出去。有時候孩子會先反應過來,扭頭就跑。這時候不要著急追出去,人們對於這種尷尬的場景,是很下意識想規避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的確需要一點時間來稍微平復一下情緒,處理一下剛剛發生的事情。
接著,把衣服穿上,兩口子交流一下,儘快統一一下口徑,看看怎麼跟孩子進一步溝通。
如果孩子年齡小,只有四五歲,他可能完全不清楚爸爸媽媽到底在做什麼,他可能會好奇的看著你們,也可能以為你們兩個在打架所以開始哭泣,還有可能大聲呵斥你們讓你們別挨那麼近,甚至關心的問你:「媽媽,你很疼嗎?」這個時候,停下你們正在做的事,安撫一下孩子,告訴他爸媽沒有鬧矛盾,一切都很好,現在很晚了,有什麼疑問,我們可以明天早上一起聊聊。
後續工作應該怎麼做?
最好的主動深入溝通時間是次日早上,出事兒之後立刻深聊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大家的心情還沒有平復。所以你最好在第二天早上,告訴孩子們,昨天晚上他看到的事,是爸爸媽媽——以及所有當爸爸媽媽的人——都會做的一件事,而且這件事是婚姻和成人生活的一部分,沒有必要感到羞恥和害怕。談這個話題的時候,運氣可以平和也可以輕鬆,但千萬別顯得嚴肅或者玩世不恭。不要讓自己像是在說謊或者做了虧心事一樣。
當然,這的確可以是一個性教育的契機,但別太具體。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提供差不多匹配的信息。尤其是對於 5 歲以下的孩子,如果聊得過於深入,反而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孩子聽不明白,同時也不太能理解家長解釋這麼多的用意。
不過,不管怎麼說,發生這樣的事,不管對父母的體驗,還是孩子的感受,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鎖好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