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山裡娃最需要的節日禮物」——中西部教育信息化見聞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這是山裡娃最需要的節日禮物」——中西部教育信息化見聞

  新華社記者袁汝婷、白靖利、沈洋

  從不知道什麼是音樂節拍,到跟著「大電視」裡的老師唱歌跳舞;從讀課文只能憑想像,到網絡視頻呈現戰爭畫面;從「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擦」,到手機直播教全縣學生——教育信息化已經在全國鄉村學校生根發芽。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記者在湖南、雲南、江西等地採訪了解到,山區學校通過一根網線、一部手機、一塊屏幕等聯通外部世界,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有鄉村教師告訴記者,讓孩子們看見更大的世界,就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請跟記者一起走進大山、走進老區……

  「大電視」促知識的種子在山窩裡開花

  「寶貝,兒童節就要到了,爸爸祝你節日快樂,每天開開心心!」「謝謝爸爸。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呀?」兒童節前夕,9歲的龍欣雨通過黑板上的大屏幕與在浙江打工的父親視頻聊天。

  龍欣雨是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莽莽群山深處的十八洞小學,通過一塊屏幕架起了通往山外的橋梁。

  「『大電視』裡可以看見爸爸媽媽!」「這裡有老師給我們畫很漂亮的畫!」「電視裡的老師唱歌真好聽呀!」「好多小朋友和我們一起上課!」……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起對「大電視」的喜愛。

  孩子們眼中的「大電視」,就是鑲嵌在黑板中間的網絡聯校大屏幕。花垣縣雙龍鎮排碧學校是十八洞小學的中心校,電教老師龍浩宇記得,第一次用「大電視」聯通中心校和村小上音樂課,當音樂響起,老師說「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打節拍」,中心校的孩子們舉起了雙手,村小的孩子們卻愣住了。

  老師們這才發現,村小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節拍,這讓他們下定決心,要用教學信息化手段,讓知識的種子在山窩窩裡開花。

  如今,十八洞小學不僅與中心校互聯,還和吉首大學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北京朝陽區實驗小學開展線上活動。「架起一座橋、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模樣,這是山裡娃最需要的節日禮物。」龍浩宇說。

  作為全國首個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的湖南,2018年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名義出臺了「網際網路+教育」行動計劃,目前全省「校校通」比例高達96.11%,中小學校配備多媒體設備的教室達14.81萬間,「湘教雲」教育信息化應用覆蓋1100萬人。

  「信息橋」使革命老區孩子有了多彩的童年

  教室裡的「班班通」正播放著學校舉辦的兒童節文藝匯演回放,在視頻裡看到自己和同學表演的節目,12歲的井岡山小學五年級學生劉耔麒害羞地笑了。

  劉耔麒告訴記者,「班班通」有著神奇的能量,能讓書本上的知識「活」起來,她用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篇課文舉例。在《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堂課上,老師播放了一段關於敘利亞戰亂的視頻。戰火紛飛中,敘利亞兒童恐懼的眼神、無助的表情,讓她記憶猶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劉耔麒說,如果沒有「班班通」,她就不會有如此直觀的感受。

  英語課堂上,通過網絡視頻與外教面對面交流,這在過去難以想像。「外國老師在視頻中告訴我們,很多德國人愛花,但他們把花種在屋外,這樣可以讓更多人觀賞」,劉耔麒說,「外教就好像在我們身邊一樣。」

  井岡山小學校長張青雲說,全校57個班都通過「班班通」接入網際網路。在井岡山地區,「校校通」「班班通」覆蓋了所有鄉村學校。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99.13%,多媒體教室佔普通教室比例達92.7%。「信息橋」聯通了孩子們和外面的世界,他們擁有了視野更開闊、更多彩的童年。

  手機直播讓老教師有點「潮」

  嘴邊戴著耳麥、腰裡別著擴音器,56歲的康龍初在電子白板上揮灑自如。這位有著37年教齡的老教師有點「潮」——除了自己班上的課會被手機直播外,他還在全景平臺上為全縣初三學生上課,每次都有1800多名學生聽課。

  康龍初是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的物理老師,1988年他從湖南常德來到滄源時,上課就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擦」。現在通過多媒體可以隨時播放視頻、動態圖。「比如阿基米德定律,孩子們看了視頻馬上就懂了。」

  滄源縣位於雲南西南部,全縣99.2%的面積都是山區。康龍初還記得,早些年送教下鄉,在崎嶇的山路上坐車,一趟就是幾個小時,很多老師都會暈車甚至嘔吐。「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送教,聽課人數大幅增加,效率也提高了,我一節課可以講過去三節課的內容。」

  「全景平臺可以讓學生們充分享受優質教學資源。」滄源縣教體局局長楊權文介紹,全縣選出55位教師組成衝刺備考先鋒隊講師團,以專題方式梳理考點、真題等,對中小學12個學科進行同步教學並直播給全縣各畢業班,「這樣可以提高複習備考的效率,對孩子、老師都有好處。」

  滄源縣副縣長楊金勇介紹,目前全縣所有中小學都參與到全景學習平臺。除了充分挖掘內部動力,實現最大範圍的資源共享外,滄源縣還與昆明、青島等地中小學開展了教育結對幫扶,實現了辦學水平、教學管理、教師能力等多方面提高。

相關焦點

  • 關愛108個留守山裡娃
    原標題:關愛108個留守山裡娃   1月12日,興山縣榛子鄉中心小學的108個山區貧困學生,提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每人一提純牛奶。
  • 貴州天柱:元旦遊藝笑翻了山裡娃
    貴州天柱:元旦遊藝笑翻了山裡娃特約記者 龍香文「老師,才進行幾分鐘,我就已經得了9張獎券了,真好玩!哈哈!兌完這幾張獎券我又掙去了。哈哈!」四(1)班劉雅涵手裡拿著一摞兌獎券高興得眼笑眉飛的對記者說。當然,禮物雖很輕,僅僅是一隻筆,一顆棒棒糖,一塊橡皮,一本筆記本,但代表了學校對孩子們的激勵與新年祝福,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能力,鍛鍊了他們的身心,也給孩子們送去了節日的快樂!
  • 當釘釘深入教育場景,教育信息化還將如何發展?
    2.0時代後,政府和學校對教育信息化服務呈發放狀態,社會力量開始逐步進入校園。教育信息化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快速複製傳播、呈現手段豐富,將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為教育科學決策和綜合治理能力帶來大幅提高。然而疫情來襲,也讓教育信息化暴露出諸多短板,過去教育信息化或浮於表面、或如選科排課系統等專項專用,沒有深入各類教育場景且使各場景之間產生聯繫,急需更新換代。
  • 齊魯理工學院被評為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
    12月31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山東省第二批教育信息化試點驗收結果,齊魯理工學院作為山東省以「優秀」成績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的評估驗收,獲得「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稱號。齊魯理工學院自2017年被批准為山東省教育信息化試點院校以來,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堅持以應用需求為導向,以服務教學、科研、管理及師生生活為宗旨,以構建支撐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智慧化校園平臺為切入點,強化應用系統的整合,積極探索信息化與教學的融合模式,全面推進智慧化校園建設,構建了特色鮮明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為師生搭建了一站式網絡服務平臺和相關的管理平臺,對於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 中國科大構建三大信息化系統服務研究生教育
    中國科大構建三大信息化系統服務研究生教育 >  中新網合肥11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為推動研究生教育從管理向服務轉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大)學位質量監控體系、研究生導師門戶系統和面向學生服務的三大信息化系統,歷經多年建設如今已成熟運行,成為有效服務於研究生教育的「信息高速公路」。
  • 倪閩景:從一個「人」的信息化,看當今教育「四大難題」怎麼破丨頭條
    《2020上海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藍皮書》(後簡稱《藍皮書》)的發布,就處在一個起點上。 一個「人」的信息化 2020年很魔幻,但是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一年雖然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卻也是最值得記住的一年。
  • 聖誕節快到了,女朋友禮物需要準備哪些?這3大秘訣要記住!
    成年人的節日往往離不開「禮物」二字,雖然送禮物是件會讓男性朋友頭疼不已的事,但不置可否的是,當看到女友朱唇淺笑的那一瞬間,之前所有的用心籌劃都會在此刻覺得意義非常。那麼,聖誕節眼看快到了,以下這些送禮物的必殺技自然需要男性朋友們緊緊牢記。
  • 張玉滾:堅守深山17載 照亮山裡娃求學之路
    他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大山深處,只為做好一件事:改變山裡娃的命運,託起大山的希望。最困難的還在於,沒有老師教這些「土孩子」。看著孩子們清澈無邪、渴望知識的眼神,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  從那以後,21歲的張玉滾與教育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教後,由於山裡交通不便,張玉滾一扁擔一扁擔將學生的課本挑進大山。這一挑就是5年。  張玉滾清楚地記得,有一年冬天特別冷,山裡潮氣大,滴水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裡坡,更加溼滑難行。
  • 2018中秋佳節送什麼禮物好 中秋節應景又有創意的節日禮物推薦
    二、當然,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喜慶的日子,我們也可以選擇一些和月亮相關的首飾,這樣非常應節日氛圍,例如項鍊、手鐲、耳環等等。送朋友中秋節是一個大喜的日子,很多人會在這天參加各種宴席,例如說朋友的婚宴、朋友的喬遷之喜等等。這時候,我們肯定要選擇一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禮物。
  • 教育信息化潮流中的教師行為
    圖片來自於希沃官網近日,希沃教育研究院聯合教育均衡化發展聯盟發布了《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下K12教師信息化教學行為分析報告》,基於大量希沃應用數據,分析信息化教學發展趨勢和特徵。理科課堂生成性高,數學課堂生成性最強 由於理科課堂多數需要推演過程,導致課堂上調用工具和資源的頻率較髙,結果顯示:理科課堂生成性整體較高,其中數學課堂生成性最強。
  • 奧威亞:視頻上雲,開啟教育信息化新徵程
    2020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2年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再一次給「網際網路+教育」注入一劑強心針。為更好地助力教育系統解決這一「任務重、時間緊、出特色」的難題,奧威亞在業內率先推出全連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構建「全連接智慧教學平臺」,打通相關平臺與數據,連接教學應用與數據。
  • ...精緻提升——教育實驗幼兒園開展教師信息化軟體製作與使用培訓...
    信息化軟體「飛入幼兒園大門」,成為目前熱門的教學使用手段。雖然製作過程不簡單、呈現形式多樣,但在教育教學、家園共育中發揮著去難突重的作用,可以說精緻而不凡。為了提升教育實驗幼兒園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及熟練掌握信息化2.0時代下「微視頻」製作技能。
  • 幼兒園老師好意讓孩子互換節日禮物,家長卻翻臉不幹,原因太無奈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陪寶寶讀童書」。01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聖誕節時,一所幼兒園便舉行了一場孩子們互相交換禮物的活動。幼兒園的本意是想讓孩子們學會分享的喜悅,但是沒想到結果與初衷大相逕庭,不但孩子們沒有學會分享,家長對於這場活動也是抱怨甚多。
  • 『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
    但如果孩子跟家長是懷著這樣攀比的心理來要禮物、買禮物,希望您還是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告訴自己和孩子,節日、生日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的鞏固,至於買不買禮物,買什麼樣的禮物,需要量力而行。真正可以帶給孩子和父母快樂的應該是一起過節的情誼,而不是把誰「踩在腳下」的快感。
  • 郴州「最可愛鄉村教師」孫國強:鄉村教育的腳步深深淺淺
    可就是這樣一所學校,他堅守了33年,用深淺不一的腳步踩出了一條連接山外的心路,用傾斜的肩膀挑起了一村的希望,挑起了山裡娃的詩和遠方!他就是2019年郴州市「最可愛鄉村教師」孫國強。堅守初心,把最美青春獻給農村教育問起當老師的初衷,孫國強不禁回憶起往事。
  • APP精品推薦:給熊孩子的節日禮物
    不管是懷舊也好,感慨也罷,在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小編除了衷心的祝願各位大童鞋和小童鞋們節日快樂之外,還特意在App Store中為大夥精心挑選了七款適合孩子與家長一起玩的遊戲,下面咱們就馬上開啟本期的寓教於樂模式,陪伴著咱們的小盆友們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的節日吧!
  • 冬日裡最暖的禮物,最深情的告白!
    「紅領巾」的致敬 未來的小警察 景洪市第四小學的少先隊員們來到西雙版納州公安局特警支隊,為警察叔叔送上親手製作的禮物和鮮花,並為蜀黍佩戴紅領巾。
  • 兒童節,極客孩子們需要什麼禮物?
    時間過去這麼久,六一兒童節仍然算是小朋友們一年中除了過年最期待的節日。而說到節日,孩子們如果能得到一些禮物就會感覺到雙倍的開心,關注極客之選的各位極客家長,也許會考慮給孩子送一些酷炫的、科技感十足的東西,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東西值得加入今年極客老爸們的禮物清單吧。
  • 節假日送什麼禮物,山水畫最能表達你的心意
    中國節日很多,有春節、中秋節、國慶節等等國家法定節假日,那麼節假日送什麼禮品好呢?送禮,送掛畫,送文化,字畫既含文化修養又顯品位高雅,既容易讓受禮者接受,又不像物質禮品般世俗老套。節假日送什麼禮物,一幅山水畫最能表達你的心意。
  • A.I.D.E | 共探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論壇圓滿舉行
    同期,由科大訊飛承辦的分論壇「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區域治理與學校治理」於12月12日圓滿召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通過對教育信息化發展與趨勢分析,探討智慧教育建設思路,分享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助力區域教育信息化發展與教育治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