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隻橘貓九隻胖,還有一隻壓倒炕」是有科學依據的。
第一、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物種的體型都較雌性要雄壯一些,意思就是大一些,而橘貓顯然並不是一個例外,雄性橘貓比雌性橘貓體型要大。
而從基因遺傳規律中我們能夠發現,橘貓是雄性的可能性更高,
橘貓是公貓的比例更高,這個秘密早已經被廣東人所掌握!早在160多年以前,貓界奇書《貓苑》的作者黃漢就在其書中講到:
純黃為金絲,宜母貓;純黑為鐵色,宜公貓。然黃者多牡,黑者多牝,故粵人云:金絲難得母,鐵色難得公。——《貓苑》
翻譯:純黃色的貓是金線虎,最好是母貓,而純黑色的是嘯鐵的鐵色,最好是公貓,然而黃色的大多是公貓,而黑色的貓大多是母貓,所以廣東人說:「金絲難得母,鐵色難得公」。
現在貓咪的基因密碼也顯示出:在所有的配對組合中,能夠生出橘子的基因組中,橘子是公貓機率是母貓的2倍,意思就是三隻橘貓中有兩隻是公的。具體關於基因的配對數值高中生物有學過,這裡就不詳說了,如果有興趣,下次我寫一篇專門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有一種叫做Agouti的基因,它能夠控制哺乳動物的毛色,
科學家曾在小白鼠身上做過實驗,而實驗結果是小白鼠變成了小橘鼠。
而攜帶這個基因的小橘鼠,它們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胖!很胖!
上圖不是P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Agouti基因
表現在貓的身上,Agouti基因主要調控色素的分布,它與控制橘色毛性狀的另一個代號為Orange的基因,共同作用使橘貓變成了橘色。
這個圖片更能夠說明問題
但是有一點好笑的就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
這種Agouti的基因和橘子本身的Orange基因會造成橘貓肥胖,但是
也沒有證據證明這種Agouti的基因和橘子本身的Orange基因不會造成橘貓肥胖。
因為這樣的實驗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非常精確的計量(精確,精確,再精確),所以需要時間來等待,相信這個結果不會讓大家失望。
但是其中有一條就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橘貓是公的比例更高,而公橘貓的體型更大。
第二、橘貓特別能吃、相信這是所有養過橘貓的人都知道的。
橘貓是純天然的沒有經過任何所謂人工優化的品種。它沒有折耳而造成軟骨,也沒有因為短腿而壓迫胸腔,也沒有異瞳而聽覺不良。健康的貓,自然胃口更好,吃嘛嘛香。在這與人類共生的數千年歷史中,半放養狀態的貓類對食物養成了不挑食的習慣,為了生存,它們能夠能夠適應更多種口糧,同條件的狸花貓也一樣非常能吃。
為什麼橘貓這麼能吃,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是否受到顏色基因的影響,已經有科學家在研究這個話題了。
第三、顏色可能無法決定貓的身材,卻極有可能影響它們的個性。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刊登了喵星人的毛色的關係,表示玳瑁色貓往往比較獨立,喜歡獨處;白色貓性情溫和愛撒嬌;而橘色貓卻非常愛交際,性格外向。
性格外向,就是開朗、不設防、心大,心寬自然體月半......
第四、橘色顯胖。
從美學角度來看,深色的衣服能使人看起來更瘦一些,淺色的衣服就讓人看起來偏胖。
也就是說白色、淺灰色、黃色、淺藍、粉色這類顏色都會比較的顯胖。而很不幸的就是橘貓身上的橘黃色「衣服」也在其中,實際沒有這麼胖,卻讓它看起來更胖。
關注我獲取更多寵物搞笑內容與養寵知識。
其他小夥伴如果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