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田思奇
在兩周以後舉行的大選中,除了川普和拜登將一決高下以外,美國選民還要在同時舉行的國會議員選舉中作出決定。這將重塑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的黨派格局,對美國政府的各項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目前美國共和黨以53對47個席位的優勢控制著參議院。而在眾議院,民主黨以232個席位領先於共和黨的198個席位。但在11月3日的大選後,兩院的控制地位可能改寫,且有預測顯示,民主黨有很大機會將總統和參眾兩院多數地位都收入囊中。
美國參議員任期為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今年的選舉將改選35個席位。對於民主黨來說,即便拜登擊敗川普入主白宮,但目前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很有可能阻攔拜登政府有關醫保、移民和氣候變化等關鍵議題的立法進程。因此,民主黨至少要多爭取3個參議員席位。
假如川普與彭斯成功連任,那麼當參議員投票達成50-50票時,身為副總統的彭斯將有權投票打破平局,令共和黨佔優。因此,民主黨多爭取4個席位才能更好地確保參議院多數地位。
據庫克政治報告的最新預測,亞利桑那州和科羅拉多州這兩個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候選人擊敗共和黨現任議員的可能性較大。在緬因州,長期擔任共和黨議員的蘇珊·柯林斯似乎也與當地選民鬧翻,後者不贊成柯林斯投票確認布雷特·卡瓦諾的提名——這是川普提名的第二位保守派最高法院大法官。
在人數更多的眾議院,議員任期為兩年,今年全部435個席位都將改選。外界廣泛認為,民主黨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甚至擴大領先幅度。
無黨派媒體《選舉內幕》(Inside Elections)主編、CNN撰稿人岡薩雷斯(Nathan Gonzales)預計,民主黨眾議員將淨增加10到20人,其中許多新議員將來自川普在四年前總統大選中取勝的選區。而對於共和黨來說,淨增加17個席位才能在眾議院獲得多數席位,可能性極小。
根據選情預測網站FiveThirtyEight的計算,民主黨人有72%的機會拿到聯邦政府的三連勝:即拜登贏得總統、並成功控制參議院和眾議院。
值得一提的是,蓋洛普9月民調顯示,41%的美國成年人表示,總統和國會控制權最好屬於同一政黨,這一比例創歷史新高。另有23%認為總統和國會控制權應該分屬不同政黨,還有32%的人表示,白宮和國會控制權是否有黨派區別並不重要。
從黨派來看,更多共和黨人希望總統和國會控制權屬於同一政黨。52%的共和黨人和43%的民主黨人持上述觀點,但只有31%的無黨派人士表示認可。
控制權的分別已在近日有所彰顯。在自由派法官金斯伯格去世後,川普和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可以更順利地聯手提名並確認一位新的保守派大法官進入最高法院,而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很難從中阻攔。目前獲得提名的候選人巴雷特已經完成提名聽證會,參議院有望在大選前完成確認提名過程。
和總統大選類似,由於今年美國郵寄選票數激增,各州需要更長的時間計票,因此國會議員的選舉結果和參眾兩院的控制權結果或將晚於11月3日幾天才能出爐。屆時,美國選民將披露自己對於控制權分屬的喜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