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明白魚群上浮的誘因,上浮的魚群,其實也不難釣

2021-01-10 愚者論漁

魚有兩不釣,午間魚、浮頭魚,倒不是完全釣不上,而是午間魚和浮頭魚確實非常難釣,午間魚就不多贅述了,浮頭魚為什麼難釣呢?

原因只有一個,魚群上浮,不在水底,鉤餌從水皮到落底,行程、時間都很短,魚群吞食鉤餌的概率很低。

魚群一旦上浮,除非導致其上浮的誘因消除,否則魚群是不會輕易落底,這也是浮頭魚難釣的根本原因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魚群上浮的呢?

誘因一、水溫因素

魚是變溫動物,環境的溫度發生變化,一定會因為生理需求,有明顯的趨溫行為,如夏秋季,早晚魚口活躍,白天魚口較差。

因為早晚的水溫對魚來說比較適宜,所以魚口活躍,午間的水溫對魚來說偏高,所以魚會躲在深水區避暑。

魚的趨溫行為,簡單的理解,就是水溫熱的時候,魚需要去水溫較低的區域,如果水溫較低,魚就會本能遊向水溫較高的區域。

在春季、深秋、冬季,水域溫度整體偏低,在白天,陽光照射在水面,水皮的水溫是明顯比中底層水溫要高。

魚群會因為趨溫的本能,上浮取暖,如同曬太陽一般。這種情況,上浮的魚,是有攝食慾望的,只要能想辦法將鉤餌拋到其附近,浮頭的魚,也不吝給口吞食。

誘因二、溶氧因素

魚也是需要呼吸氧氣的,但是,魚呼吸的是水中的溶解氧,也就是溶於水中的氧氣,在水中的比例非常低。

溶氧在水中的比例,不是一成不變的,影響其具體數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氣壓、比如天氣,比如水質,都會影響水中溶氧的比例。

但是,不管如何影響,溶氧最充沛的水層,必然是水皮,也就是上水層,然後隨著水深,溶氧比例依次遞減。

魚和人一樣,氧氣充沛,活力充足,氧氣稀缺,頭暈眼花,所以,一旦出現溶氧大幅降低的情況,魚都會深水上浮到水皮。

比如低氣壓、陰天等氣象出現時,又比如,水草封住水面、冰層封住水面,又比如水中雜質雜多、水質偏酸等情況,都會導致水底溶氧比例大幅降低。

這種誘因導致的魚群上浮,魚的食口其實很一般,即使打浮、釣浮,魚口也很是一般,即使有截口現象,也不能視為常例。

誘因三、食物因素

春末夏初,秋末冬初,盛夏的夜間,這幾個時節,都會出現魚群上浮的現象,原因很簡單,這幾個時節,魚群上浮覓食。

春末夏初,盛夏的夜間,蟲卵、幼蟲在水面之上大量滋生,對餓了一冬天的魚來說,都是極好的蛋白質來源,所以魚會成群結隊上浮覓食。

秋末冬初則是因為氣溫、時節的原因,水面上的昆蟲大規模死亡,本來秋季的魚也需要大量補充蛋白質,所以也會大規模上浮覓食。

因為食物因素,導致魚群上浮,基本上不影響正常垂釣,甚至都不需要刻意的調整釣法。

誘因四、人為因素

自從商品餌流行一來,霧化、溶散,一直是商品餌狀態好壞的評判標準之一,黑坑、競技釣又是如此。

但是,如果餌料的霧化太好,餌料的比重又過輕,就會在短期內形成霧化區域,這即會導致水中的雜質極高,也會因為餌料霧化,適口性極好,很能吸引魚的搶食慾望。

在黑坑、競技釣,快頻率抽霧化料,很容易將魚群吸引到中上水層,如果在野外水域,天氣悶熱時,使用類似抽窩的方法,亦或者使用霧化極好的餌料,也會導致魚群上浮搶食。

以上這四種情況,除了第二種,其他三種,只要釣法得當,基本上都不會影響到正常垂釣,所以,遇見魚群上浮,只要搞明白誘因,並使用適宜的釣法,浮頭魚,其實也不難釣。

相關焦點

  • 分享幾種快速找到魚群的辦法!新手垂釣也能爆護
    山澗水庫1、在冬季進行野釣,魚群是很難找到的,這個季節的氣溫水溫低,魚的活性差,這時候的魚基本都是在水底深處,一般找魚群的方法也很難行得通,這時候我們可以觀察一下作釣的環境,找一些水底有暗溝的釣位來進行作釣,在冬季魚群都會棲息在水底有暗溝的地方
  • 魚上浮,該「釣浮」還是「釣底」?不懂的人,這麼多年魚白釣了!
    魚上浮後,該「釣浮」還是「釣底」?不懂的人,這麼多年魚白釣了!雖然魚上浮的原因有很多,有時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或者人為因素造成的上浮,但在冬天垂釣的過程中,若是碰到魚上浮於水面,極大可能是因為氣溫升高太快而造成的。
  • 冬天野釣怎麼找魚群?掌握這3個原則,其實一點都不難
    冬天野釣怎麼找魚群?掌握這3個原則,其實一點都不難冬天野釣對於很多初級釣友來說,是一件麻煩事,因為下釣下去,普遍不會出現什麼動靜,有時候一下午換了4~5個地方,都沒有魚兒咬鉤,很多釣友也是因此對冬天釣魚失去興趣,畢竟沒有人想在徹骨的寒風裡「受罪」!大家在冬天裡釣魚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要主動去找魚,而不是下了窩,在那裡等魚上鉤,不然的話和守株待兔沒有什麼區別!
  • 了解這三個上浮原因,你也能釣到浮頭大板鯽
    而且這些魚仿佛膽子還很大,見到人了也不願意遊開,一點也不怕人,其實它們也很無奈,表層的水溫是在太有誘惑力了,而且時間有限,太陽落山了就沒這機會了。2、趨食性導致的上浮人類尚且以食物為天,魚更是如此,作為低等動物,它們的主要時間就是為了生存,而生存下去最重要的還是要進食,所以趨食性在它們的身上隨時都能體現出來。即使在晚上,只要條件適合,有食物來源,它們也會進食的。
  • 魚上浮了該怎麼釣?老釣友想了3個辦法,發現這招中魚率最高
    雖然春天是釣魚人的黃金季節,但也不是隨便釣就能釣到魚的。至少路人甲在釣魚的時候就發現很多釣友都空軍了,而造成釣友們空軍的原因只有一個:魚上浮了!面對這種情況,很多新手釣友都一籌莫展,折騰了幾次沒效果後就不耐煩了,開始玩手機或者左顧右盼的看別人釣得如何。
  • 國內魚群「最多」的湖泊,魚群越抓越多,這卻讓漁民犯了難
    每年冬天,吉林省的查幹湖都會舉行冬季垂釣活動,因為這個湖下面的魚和其他地方的魚相比好吃又有營養,所以每年冬天這裡釣的魚會比其他地方的魚貴,今天說的是國內魚群「最多」的湖泊,魚群越抓越多,這卻讓漁民犯了難。
  • 天冷了,鯽魚難釣?那是你不曉得魚群所在,知道的人下竿就上魚
    釣魚人都清楚,在寒冷冬天裡釣魚的技巧肯定會與其他季節不同,通常我們在冬季釣魚會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是遊釣,顧名思義就是打「遊擊戰」,邊走邊釣,主動去找魚而不是死守在一個沒魚的窩子裡;第二個是逗釣,發現窩子裡有魚但是不吃鉤,通過提竿「挑逗」的方法,使餌料在水裡「跳動」起來以引誘魚兒吃餌。
  • 冬天想釣魚釣的多,找到魚群最重要,按我的方法幾分鐘就能找到!
    在冬季釣魚的時候,和其他季節的釣魚方法區別很明顯,我們一般要遵循兩個原則,一個是走釣,一個是逗釣,所謂走釣就是要去主動的找魚,而不是打好窩子以後在那裡守著!那麼如何才能找到這些魚群呢?在不同的水域裡尋找的方法其實是不一樣的,經過多年的找魚經驗,我發現魚群喜歡待的位置和水質有直接的關係,肥水、清水的環境裡,鯽魚成群結隊的地方是有差別的!
  • 湘潭一大橋附近現大量魚群
    以前我常去郊區釣魚,最近一段時間,大埠橋出現了魚群,於是,轉戰到這裡。一連幾天,每天都有不少的收穫,少則幾十條,最多的一天可以釣到一兩百條吧。絕大部分是鯿魚、遊魚。」張先生興奮地說。  市民:禁漁期湘江垂釣沒人管嗎  「現在還是禁漁期,所有漁船、漁民都不出來了,突然間冒出這麼多根釣竿在這裡狂釣,江中的魚可遭了秧。不知道有人管不。」
  • 冬季釣鯽魚,找魚群最簡單的方法是釣草,注意這樣的水草才有魚窩
    冬季氣溫低,尤其是過了小雪之後,氣溫還是會進一步下降,到了一年中魚真正難釣的開始。氣溫越低,鯽魚越是喜歡扎堆不動,所以此時釣鯽魚要先找魚群、魚窩,然後在開釣,這才是有好收穫的保證。釣鯽魚找魚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找水草,長竿短線活餌釣草,是冬釣大鯽魚非常靠譜的方法。
  • 海釣遭遇魚群,卻是欲哭無淚,再次遭遇這樣應對!
    文章的開頭呼籲大家珍惜野釣資源,垃圾帶走,小魚放流,且釣且珍惜。 釣魚人都希望能夠遇上魚群,但是在沒合適的漁具作釣的時候,遇上魚群也有鬱悶欲哭的時候。下面我來說說我的傷心遭遇讓兄弟們開心一下吧!
  • 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魚群不開口吃食,這應該怎麼辦才好
    夏天的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加上陽光的直射,魚群們就不會到岸邊來,都會跑到水草的邊上或者是樹陰下進行乘涼。其實大家也是不用著急的,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改變這種現象。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到底用什麼方法,一起來看看吧。據小編了解,魚群會根據溫度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位置。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在什麼位置最容易釣到魚。我們先來講第一種。
  • 水庫釣魚,魚群都聚在這樣的地方
    由於水庫的面積很廣,而魚群的數量肯定沒有那麼高的密度,所以在作釣之前,要多花點功夫找到魚兒理想的棲身位置,特別是在不熟悉的水庫裡面,所以花費點時間找釣點這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說說在水庫裡面釣魚如何快速找到一個好的釣點。
  • 魚群的協同性以及攝食習性,大家都了解多少,乾貨分享
    魚群這種問題其實不是說魚類真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假如釣友們家裡有水族箱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在家裡做一個小小的實驗。當水族箱裡只放進一條鯽魚的時候,我們通過敲擊玻璃,或者是輕微搖晃水族箱的方式來讓鯽魚受到驚嚇。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條鯽魚在受到驚嚇以後向外逃跑的方向是沒有目標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鯽魚猶豫不決。
  • 天涯明月刀:五個錦鯉魚群位置全覽
    在天刀中有很多錦鯉的釣魚位置,一共有五個錦鯉魚群,本期就來看一看這五個魚群都在哪裡五個魚群分別在東越、秦川、江南和開封,東越有兩個錦鯉魚群,其他的只有一個不過釣錦鯉是需要特殊魚餌的,得到魚餌的方法是完成錦鯉奇遇
  • 我們常認為「釣浮」就是釣半水,其實這是個錯誤的看法!
    我認為他說的釣浮的範圍還夠明確,應該是鉤餌離底了就屬於釣浮,下面我來談下對釣浮的理解。我們在垂釣中通常就是兩種狀態,一種是釣底,就是鉤餌躺在水底的地面,可以說是釣靜止中的等待。第二中就是釣浮,而釣浮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鉤餌離地,屬於懸空狀態就是釣浮,同樣也可以解釋為釣運動中的等待,所以我們稱它為動態釣浮。
  • 肥西河道現大量翹嘴魚群,有人一天捕上百條
    翹嘴魚本是一種數量稀少掠食魚,然而前不久在安徽肥西的一些河道裡,卻出現大量翹嘴魚群,甚至有人一次捕撈上百條……河水渾濁,但水下卻有大量翹嘴魚出沒,不時有人釣起、捕獲翹嘴魚上岸——為何這些肥西河道裡,出現如此數量的翹嘴魚群?
  • 識魚懂魚,要了解魚群的這些習性,找魚道魚窩才有把握
    不管什麼水域,野釣也好,坑釣也好,能不能釣上魚的第一個前提是得有魚,第二魚的密度還不能太過稀少,第三得能找到魚窩或者魚道;比如水太瘦水太清,根本沒有魚那就沒辦法釣;有魚,但是魚的密度非常稀疏,比方說平均100平米就1~3條魚,但是水域面積至少幾萬平米,而且都是小魚,那也沒啥好辦法釣;再者就算魚的密度不錯
  • 冬季釣魚,找魚窩的5個步驟,在這些位置下竿,大鯽魚一釣一個準
    冬季氣溫低,魚成群,而且是氣溫越低魚群規模越大,原因是水中適合過冬的地方本就不多,氣溫越低適合過冬的地方就越少,導致魚群規模就會越大。但是鯽魚成群之後覓食範圍比較小,找不準魚窩基本就釣不到魚,所以說冬季釣魚的關鍵是找到魚窩。到達釣場之後一定不要著急,需要多看看。
  • 海島釣魚,深海油架船釣偶遇魚群,爆釣滿滿一船艙50多條的海狼魚
    海島釣魚,深海油架船釣偶遇魚群,爆釣滿滿一船艙50多條的海狼魚,首先潿洲島是一個旅遊海島,相對於海南和新馬泰等國外海島來說,這裡的開發時間完,所以島上的環境相對原始,用農村來形容也不為過,而且由於島上的物資基本還是需要靠船運上島,所以島上的物價相對內地也是略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