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斷發生的藏獒傷人事件,似乎以一種殘忍的方式佐證著藏獒的兇猛。
公元1800年後,藏獒逐漸在英美等西方國家落地。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以飼養、售賣藏獒牟利的行業,價格看漲。
「從東方去,由西方來。」20世紀80年代,受英美等國影響,國內開始有人試水藏獒市場,隨後,藏獒逐步被神話,並被貼上文化的標籤。於是,藏獒被炒作到了精神層面的高度。
國內飼養藏獒最有名的當數馬俊仁。生物學研究者岑少宇在一篇文章裡提到,馬俊仁曾在電視節目中自述,「1986年在法國看到一條體形異常龐大的德國牧羊犬,狗主人告訴他,這是牧羊犬和藏獒雜交的後代。」
藏獒漸漸融入日常生活,甚至成為某些人身份的「象徵」。但在盲目跟風之餘,人們的意識裡卻少了一根「拴狗的繩子」。降低、杜絕藏獒傷人事件的發生,不能單靠養犬者自律,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觀點
終結神話 客觀看規範管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柯倫:獒犬類認主意識低下,屬進化較慢的犬種,只適合看家放羊,性烈,難馴服,易暴躁,不能當寵物犬,一旦發難會直接鎖喉,直取性命。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翟巍巍博士:藏獒是我國的珍貴犬種。藏獒傷人,一方面應該嚴格養犬制度,嚴格管理,另一方面養犬人自己也應該有安全意識和防範意識。但應客觀看待,不能出了問題就一棍子打死。
雲南中科藏獒種質資源開發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兵:藏獒養殖應屬特種養殖行業,在進行相關法律註冊手續方面,監管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藏獒沒有經歷類似歐美品種犬系統嚴格的品種化過程,從科研角度講,它是地方犬種,這也說明藏獒沒有經歷劇烈的瓶頸效應,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度。主人在購買藏獒時相信賣家宣傳的血統純度,藏獒長大後,發現血統純度不高,其價值無法體現,便導致主人對其失去監管信心,放養或任其亂竄,缺乏行動區域方面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