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貓咪在6個月齡進入性成熟階段(長毛貓和某些品種的短毛貓可能會較晚,大約在10個月以後)。假如沒有繁育的需求,6個月齡就可以帶貓咪做絕育手術了。假如主人想讓貓咪生寶寶,最好等貓咪1歲以後再做配種。
假如貓咪超過5歲,建議不要再讓貓咪繁育了。這個年齡段的貓咪懷孕不僅胎數會越來越少,難產的概率也會很大。貓咪生產對貓咪和屎官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大家一起等了兩個月,已經十分迫不及待,想趕緊看看新成員的小模樣。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接生婆並不容易。尤其是對於第一次懷孕生產的貓咪,貓生頭一遭,生產起來可能不會非常順利。所以,這些生產中所需注意的重點問題,鏟屎官們一定要牢記!
在貓咪產前,屎官一定要先和獸醫討論生產的問題,記下醫生的急診電話,確保必要時能及時聯繫。懷孕期間給予母貓良好均衡的飲食,並添加維生素及礦物質。同時要注意胎兒逐漸增大時,會使母貓在懷孕末期發生便秘,可以適量給予化毛膏通便,使用量也必須根據情況聽從獸醫的指示。
接近預產期時,就可以開始布置產房,選擇溫暖、安靜且安全的地點。箱子的材質最好是木板或者厚紙板,箱子上面和另一個側面是空的,箱底墊報紙,上方掛一個保溫燈,高度不可低於1米。如果母貓拒絕使用箱子,就在它挑的地方鋪報紙,掛保溫燈。母貓的產子數量平均來說是3-5隻,產箱的大小可以根據小貓咪的只數預估。初產的母貓,幼崽都比較小,產箱不用選擇很大。
大部分母貓生產時,都會平安順利將小貓生下來,並且會把小貓清理乾淨,讓小貓吃到初乳。第一次生產的母貓,生產時間會比經常生產的母貓長。
一般母貓的生產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母貓出現生產徵兆;第二階段:母貓用力生出小貓;第三階段:小貓、胎盤和胎膜一起排出。整個生產流程約為4至12小時,也有個別超過2-3天才將小貓生完的母貓。小貓與小貓之間的出生間隔約為10分鐘至1小時。如果生產時間過長,就要注意是否有難產的跡象。
母貓的分娩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所以當母貓在陌生環境或者緊張狀態下,可能會延遲分娩。而胎兒的胎位、大小,或是母體的狀況也會影響分娩。因此,在遇到下列狀況時,最好趕緊帶到醫院確認是否需要緊急剖腹產。
有異常的分泌物;母貓較虛弱,不規律地腹部用力超過2-4小時;羊膜破掉且羊水流出,但小貓卻沒有生出來;母貓一直哭叫;超過預產期一周以上還未生出;無法在36小時內將所有的小貓生出。
再次強調!出現以上情況,一定要及時聯繫獸醫,並帶去醫院進行詳細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