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收容所員工摔狗引熱議 國內收容制度待完善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這兩天有一條微博引發了關注,網友「八月喂喂羊」說:「杭州半山的狗收容所,城管送去一隻母狗和一窩小狗,沒想到,收容所的飼養員當著母狗的面把小狗一隻一隻給摔死了!」這條微博和照片迅速引發了關注。摔狗的究竟是誰?為什麼非要這麼處理?

  《錢江晚報》記者陳鍇凱在第一時間趕赴了現場,他說趕到現場時幾隻小狗全部已經死亡了,而且遺體被冰凍,過幾天打算焚燒。母狗還關在籠子裡,也要被處死。

  杭州半山犬類收容所屬於杭州餘杭區,在半山鎮一個村落裡,並不好找現在還未正式啟用,開放了6間飼養間,平均每間大概有1到2隻狗,所以一共不超過20隻。

  記者了解到,這只是一個個案,當事人在這裡工作將近一年多,從未發生過樣這樣的事情,這一次是第一次犯事。

  記者採訪了杭州市城管委,關於狗類安樂死的環節,有比較詳細和規範的流程。比如,把狗處死時需要先申報給城管委的相關部門,審核之後,審核員和開具電子帳單臺帳的收銀員同時在場見證,才能夠處死它。

  不可否認,現在流浪的貓狗越來越多,日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一個行之有效、能夠持續運轉、讓更多人理解接受的動物收容制度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所在。

  居住在美國的尹莎表示,在美國犬類收容所隨處可見,美國人認為收容所是一種社會責任。

  尹莎:以美國的公立動物收容所為例,工作人員採取招考聘用,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招聘啟示是這樣的寫的,需要在動物醫療領域訓練有素有愛心有高度的工作熱情,在經過6個月的崗前訓練,在實際工作當中能夠按照規章制度,給被收容的動物應有的尊重,通常工作人員的招聘過程中除了考察行政與法律常識之外,還要通過性格測驗,對於收容所的工作流程和環境,當流浪動物進入美國收容所之後,會先為他們做身體檢查,有病的就進行治療,有的要接受絕育手術,然後為他們收養的家庭,根據美國的動物保護協會的數據統計,在收容數量為600萬到800萬的收容所裡面,每年都會有超過一半的動物被執行安樂死,這個過程需要採取人道化的監督機制,收容所需要鑑定接受志願者等隨時追蹤的法律文件。

  在美國,預防虐待動物協會(SPCA)是制止虐待動物行為的主要機構,但也有些由私人或福利團體設立的動物收容所。他們的存在也避免了因為公立收容所不夠,繼而保護乏力的窘境。

  居住在法國的萬凌虹觀察,法國的動物收容所對於收容所規模、工作人員、運作方式等方方面面都有嚴格規定。

  萬凌虹:在法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動物收容所,然後比較有名的是(ASDR)這個收容所,然後甚至它在電視上都有做廣告的,在網絡上也是輕易能找得到,他在很多城市的一些具體的地址然後你可以把一些流浪的貓、狗或者是說小刺蝟這些小動物能送到他的收容所裡面去,像這種收容所靠個人捐款成立的一個好像是基金會一樣的。社會各方的一個捐款他是一個非營利的機構,像他成立這樣一個收容所的話,無論你是大還是小,他都是需要政府批准的,因為他還是要一個監管的,你的收容所多大,是不是有很好的通風條件,然後對動物的舒適度來講是不是就是合格的,然後這些動物比方說你把他收容進來之後,然後這個中心會給動物提供一些基礎的醫療救助,他的生活起居都是有人去照顧的。

  在法國政府的鼓勵下,即使是街頭流浪者,都可以有條件領養動物收留所裡的貓貓狗狗。

  萬凌虹:然後像這些動物收留進來了之後,那麼就是社會的一些,就是比方說有一些家庭然後他想要有動物,他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動物的,他可以來這裡來進行領養動物,甚至連流浪漢,他都可以來領養動物。沒有足夠的資金甚至他還可以去向專門的機構去申請補助,就是說專門對於這種流浪狗的或者是流浪貓的這種收養之後,他可以領養狗和貓的撫養費。所以我覺得其實在法國這一塊他的福利,甚至連貓跟狗都照顧到了。

  在亞洲的日本,旅居日本20多年的黃學清女士這樣描述日本動物收留所的經營情景。

  黃學清:這邊有很多動物保護團體,他們會收容被遺棄的動物,並且為這些動物尋找願意飼養他們的人,另外寵物主任不能繼續飼養的動物,也會送到動物保養中心等一些動物保護中心裡,一些沒有人認領和領養的動物會在設施裡被實施安樂死,在日本經常可以在一些熱鬧的車站裡看到,動物保護團體帶著被丟棄的動物,這些動物旁邊寫有他們年齡、性別、來歷等資料的說明,希望能有路人領養他們,在法律方面有愛護其管理動物的相關法律,曾經過多次的修改完善,該法律規定,對濫殺和任意傷害動物的行為會被處於一年以下徒刑,同時處以一百萬人員的罰款,虐待和遺棄動物將被罰款三十萬日元去年9月的修正案還規定,禁止將出生後未滿56天的幼貓幼犬,交給寵物店出售或展示,因為被過早帶離父母身邊的幼貓幼犬容易出現咬人等行為,有分析認為這是主人丟棄寵物的原因之一,修正案希望以此減少因此輕易丟棄而被處理安樂死的貓狗數量。

  其實早在2009年,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建議稿》就已基本完成,並且向社會徵求了意見。其中提到虐待動物致死要負刑責;拋棄動物也要受到重罰。建議稿起草小組首席專家常紀文先生當年是社科院法學所的研究員,目前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的副所長。

  常紀文:當時,全國的動物保護問題現狀就是問題比較突出,我們覺得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了,社科院牽頭然後起草了一個動物保護法的專家建議稿和一個反虐待動物法的專家建議稿。建議稿通過社科院遞交給中央參考了,後來中央部分採納,比方住建部和國家林業局都有出臺了野生動物不得進行表演的規定。但是作為一個反虐待法,中國也存在各種阻礙,目前難以得到有關部門的採納,主要在於有些人認為人的問題都沒有搞好,怎麼去保護動物呢?但是我們實際上是反虐待動物,叫不得虐待動物,不得用腳踢,不得用火燒,別把動物給摔死。

  常紀文:目前,很多官辦的動物收容所,由於經費有限,而且動物的數量很多。比方北京市收容的流浪動物每年能達到6到8萬隻,這些動物最後都處理了,以前用活埋的方式,對待動物總體上這麼來說肯定還是不人道的。但是,解決動物的保護問題,應該是從系統工程的角度來解決,首先應該減少動物的數量,從源頭控制。現在有很多動物就是用了無序的繁殖所造成的,就是通過發許可證的方式允許就是一些動物防治機構盡力的防治,然後狗出生之後,流入社會中的狗應該採用絕育的措施。另外給所有的狗種植晶片,如果這個狗的主人拋棄它了,那麼他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這些措施,國際通行的措施可以減少流浪貓、流浪狗的產生,也可以防止這個狗出生之後就會遭受這麼悲慘的命運。第二就是事中的管理,養狗,就應該負責,如果虐待狗,有關機關就可以對你進行批評教育,甚至處罰。最後是事後的人道處理,如果確實有些狗找不到主人,就有條件進行人道處理,因為花得經費不會太多。而現在流浪狗的數量太多,採用人道處理的經費太多,所以財政承擔不起,如果前段工作做得好,預防措施做得好,後端的流浪貓、狗的數量少了,人道處理過程會容易得多。

相關焦點

  • 杭州犬類收容中心飼養員摔狗 城管委承認管理存漏洞
    記者調查:  摔狗飼養員已被調離崗位  把狗狗送到收容所,求庇護。沒想到,收容所的飼養員,卻把它們殘忍地摔死!而且遭遇這樣殘酷命運的還是一窩還未睜開眼睛的小奶狗,工作人員當著狗媽媽的面,摔死了它的孩子。
  • 杭州犬類收容所人員當狗媽媽面摔死7隻小狗(圖)
    記者調查:  摔狗飼養員已被調離崗位  把狗狗送到收容所,求庇護。沒想到,收容所的飼養員,卻把它們殘忍地摔死!而且遭遇這樣殘酷命運的還是一窩還未睜開眼睛的小奶狗,工作人員當著狗媽媽的面,摔死了它的孩子。  這麼殘忍的事情,為什麼會發生?
  • 低齡暴力犯罪引關注 人大代表建議激活完善收容教養制度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日前,記者從全國人大代表方燕處獲悉,今年兩會她擬提交議案,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繼續保留收容教養制度並加以完善,做出立法解釋使其具有法律依據,在審理和決定程序上實現司法化,並由民政部門領導,司法行政部門協助,成立專門的收容教養所
  • 犬類收容所不能成為流浪狗的地獄
    ■ 議論風生  飼養員「圖方便」摔死小狗,凸現出當下國內某些動物收容機構與其應有的人道宗旨的背離。  5月27日,有網民微博爆料,杭州犬類收容所人員在收到城管送來的1隻母狗和1窩小狗後,當著母狗的面將7隻小狗摔死,並附圖為證,圖片上小狗屍體散落一地。此事迅即引爆輿論怒火。
  • 犬類收容所不能成為流浪狗的地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當著母狗面摔狗崽,已罔顧倫理規約,失去起碼悲憫。在動物權利成文明通識的當下,遭到輿論圍剿也是必然。  儘管目前馮某已被處理,而當地城管委也作了澄清,是飼養員沒按規定的流程來,可這依舊無法打消部分質疑:涉事飼養員為何就敢且能殘忍地摔狗?若非網民曝光、輿論關切,此事還能浮出水面、得以處置嗎?……眼下這些仍待廓清。
  • 我國將修法完善未成年人收容教養制度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特別是對於公眾關切的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應充分運用刑法規定的收容教養制度。  臧鐵偉介紹,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將繼續審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
  • 物業貼告示欲毒殺流浪貓狗引熱議 社區民警介入約談
    物業貼告示欲毒殺流浪貓狗泉州祥安居小區的做法引網友熱議,社區民警介入約談,物業表態放棄投毒為了根治隱患,現決定毒死這些流浪貓、狗……」。祥安居小區物業——泉州安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日前張貼在小區內的一則「溫馨提示」,引發網友熱議。昨日,海都記者核實,這則提示確實是泉州田安北路祥安居小區的物業張貼的,緣由是擔心小區地下室的流浪貓狗把跳蚤攜帶到小區各處。不過,由於群眾投訴,豐澤派出所社區民警約談了物業。目前,小區物業已撕掉所有的提示,放棄毒死流浪貓狗。
  • 收容教育制度的廢除,預示著什麼?
    導讀:社會各界呼籲了很多年的廢除收容教育制度有了新的進展,自2019年12月29日起,實施了20多年的收容教育制度正是被廢除。這是繼收容審查、勞動教養之後,中國最後一個「法外之刑」——收容教育走進歷史。什麼是收容教育?
  • 杭州建立犬類收容中心 養狗政策正在醞釀變化
    12月16日,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獲悉,他們於今年1月,在主城區範圍內低調啟動了「犬只收容」制度,而明年春節以後,還會試點「犬只領養」制度,也就是說,讓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市民都能來領養收容所內的無主犬只。  收容所內9成以上是無證犬和流浪狗  市民們可能不知道,今年1月,杭州市犬類收容中心已建立。
  • 分級收容教養 設暫緩不起訴制度
    近日,是否應調整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再次引發熱議。同時,探索「分級制」收容教養,針對不同未成年人的主觀惡性、身心健康,開展不同強度的收容教養,使收容教養真正成為刑事處罰的補充性懲戒和教育手段,並探索建立適用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暫緩不起訴制度。犯罪懲戒制度不完善建議引入「惡意補足年齡」做法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惡性犯罪事件屢有發生,去年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案引發輿論關注。
  • 遊錫堃發流浪狗影片引熱議:應學會人狗共處(圖)
    遊錫堃發流浪狗影片引熱議:應學會人狗共處(圖) 2016年09月20日 11:33: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專門教育能否取代收容教養引發熱議
    專門教育能否取代收容教養引發熱議  □ 本報記者  朱寧寧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草案二審稿目前正在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對於這部法律的修改,目前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解決低齡未成年人實施重大惡性犯罪後的矯治問題。
  • 美一動物收容所收養特別寵物 孔雀鱷魚無奇不有
    據臺灣「中央社」6月9日報導,位於南加州巴沙迪納(Pasadena)的動物收容所裡的不僅會收養貓、狗、兔、鼠等一般的寵物,還會收養鱷魚、公雞和孔雀等寵物,無奇不有。據報導,每天都有許多民眾前往參觀動物收容所,甚至還有小學生的戶外活動課,收容所裡收養的上百隻無主的狗兒等著有緣人領養,也有數十隻可愛的小貓咪和兔子,當然,小型的天竺鼠也不少。
  • 揪心:收容所待了一個月等不到新家,狗狗自學「鋪床」博關注
    在國外就有一隻叫羅許 (Rush) 的比特犬,它在收容所待了一個月,收容所的其他狗狗都被陸續領養,只剩它乏人問津。 結果這樣的舉動在網上受到了關注,不少人跑到了收容所看可愛的羅許。
  • 美女模特被她收養的愛犬咬致面部毀容,卻被收容所批評不會照顧狗
    亞歷山德拉將自己臉部嚴重受傷的照片分享到網上後,卻被洛根的原收容所批評。該收容所的一名員工稱雖然洛根咬傷了主人,但主人也犯下過許多錯誤。據報導,現年33歲的亞歷山德拉在上周末被寵物狗洛根襲擊後被迅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近日,亞歷山德拉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洛根是一條有著「麻煩的過去」的狗狗,並且對人類具有攻擊性。亞歷山德拉寫道:「我身上出了意外,我不得不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決定。
  • 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民進中央建議分級收容教養設暫緩不起訴制度
    近日,是否應調整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再次引發熱議。南都記者關注到,在今年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民進中央也帶來了《關於完善低齡未成年人實施「犯罪」行為懲戒機制的提案》。同時,探索「分級制」收容教養,針對不同未成年人的主觀惡性、身心健康,開展不同強度的收容教養,使收容教養真正成為刑事處罰的補充性懲戒和教育手段。並探索建立適用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暫緩不起訴制度。
  • 韓動保團體鏡頭前狂救狗無處收容又集體撲殺
    樸昭妍一手成立的care標榜著「無安樂死的收容所」,宣稱收容所內絕對不會對無辜的犬只實行安樂死,不過近日來內部員工的爆料、以及韓國媒體們的調查和報導,樸昭妍潛藏在背後一連串的惡行,像是剝洋蔥般逐漸袒露出來......
  • 待過收容所的狗狗,告訴你安樂死有多可怕!
    這隻叫 Benny 的狗狗,已經在收容所待了一段時間。
  • 收容教育制度或將廢止,我們和基層民警聊了聊
    今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建議廢止收容教育的消息一經報導,一石激起千層浪。法工委主任沈春耀稱:「近年來,收容教育措施的運用逐年減少,收容教育人數明顯下降,有些地方已經停止執行。通過調研論證,各有關方面對廢止收容教育制度已經形成共識, 啟動廢止工作的時機已經成熟。」這意味著作為行政措施存在了20多年的收容教育制度或將走入歷史。
  • 兩會看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高發,收容教養制度該重新激活?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日前提出,應激活針對未成年人的收容教養制度。方燕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提到,今年擬提交議案,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繼續保留收容教養制度並加以完善。此前在2019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一次審議,草案中刪除了收容教養制度,由此引發不小爭議。「由於制度不完善,犯罪的未成年人無法受到妥善的教育矯治措施而被放任發展,給社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