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檢察幹警談陝西張扣扣殺人案:去情緒化方得公平正義

2020-12-05 澎湃新聞

近日,張扣扣故意殺人案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11月16日上午,張扣扣案在陝西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啟首次庭前會議。張扣扣的姐姐及表哥旁聽後告訴媒體,張扣扣本人向法院提出希望對庭審的全過程進行網絡直播,否則將保持沉默。隨後,網上很多人再次表達對張扣扣的同情以及對刀下留人的期盼。

01

張扣扣值得同情嗎?我的答案是值得也不值得。

畢竟事出有因,張扣扣憤而殺人與其母親汪秀萍被王正軍毆打後死亡脫不了關係,張扣扣殺人在他看來是為母報仇。

1996年8月27日晚7時許,張扣扣的母親汪秀萍路過王正軍家門前時給王的二哥王富軍臉上吐唾沫,引起爭吵,王正軍聞訊趕到現場,也同汪秀萍爭吵並撕打。汪秀萍遂拿一節扁鐵在被告人王正軍的左額部及左臉部各打一下,王正軍即撿一木棒朝汪秀萍頭部猛擊一棒,致汪倒地後於當晚10時許汪秀萍死亡。

王正軍因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年,該案看似隨著王正軍的入獄服刑塵埃落定,實則留下了隱患。

在一些人看來,二十多年前,張扣扣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被王家人打死,本應「一命償一命」,但殺人者只是被判了七年,對張扣扣而言並不公平。

正是因為這種「不公」,導致張扣扣的情緒長期鬱結,他一直覺得需要做些什麼,特別是看到王家的生活已然恢復了正常,而他的母親汪秀萍卻再也回不來了,憑什麼、為什麼,所以張扣扣才會選擇在二十年之後手刃仇家,「復仇雪恨」。

但是,張扣扣這麼做真的就具有正義性?並不是,他母親的死亡已經有人付出了代價,為了自認為的「公道」連殺三人,其中有一人(王校軍)壓根就沒有出現在他母親傷害案的現場,這真的是正義?如果是,那麼幾十年之後王家的後人是否也應再殺張家的人報仇?這種推斷顯然是十分荒謬的。

張扣扣肯定會為自己的不理智行為付出巨大代價,一場鬥毆,徹底毀了兩個家庭,再怎麼看,也是一場悲劇。

02

一個案件的判決公平不公平,評價標準應該是事實和法律。

王正軍為什麼不是故意殺人還是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這個需要依據證據推斷他有無殺人的主觀目的,也需要看王正軍的客觀行為,法院的判決是建立在證據、法律之上的,要推翻這個結論需要證據而不是想像。如果依據張扣扣這次的「復仇」就可以倒推前案另有隱情,那麼是不是所有的故意殺人案都是因為遭受不公?顯然並不具有說服力。

張家人在張扣扣殺人之後一直糾結於前案的判決不公,理由包括誰先罵的誰,他們認為有人做了偽證,事實上他所懷疑的這些並不影響案件定性。大家可以根據判決時依據的《刑法》自行判斷該案判決的公平性。

但是,該判決並沒有起到案結事了的效果。矛盾、仇恨已經在王、張兩家結下,如果有關機關、張家人、王家人在化解矛盾方面都再努力一些,張扣扣殺人的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了?可惜現實就是現實,無法假設。

我們能做的就是防止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而不是鼓吹暴力復仇。

03

我能理解很多人為什麼如此同情張扣扣。一些人在看到新聞後自然而然地依據經驗和經歷進行判斷。前案事發二十年前的農村,有太多仗勢欺人之事。他們認為張扣扣之所以殺人,是對之前遭受欺侮無力反抗之後的最後反擊。

誠然,有這種可能。俗話說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張扣扣做出連殺三人的舉動肯定是事出有因。但是,判斷王家是否是村中一霸、橫行鄉裡,得看他們有沒有這樣的行為,而不是自行腦補。張扣扣殺人案發酵之後,一些媒體走訪了當地鄉鄰,相關文章網上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想問某些為張扣扣殺人叫好之人一句,你之所以這麼起鬨是不是覺得這件事不是發生在你身邊?是不是因為你只是個看熱鬧之人?是不是覺得張扣扣做了自己想幹而無膽去幹之事?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在張扣扣殺人之後,王家、張家,哪一家真的是贏家?王家失去了三個人,張家也極有可能失去張扣扣,只換來了看客的叫好聲。

而我只看到了一場本可避免的悲劇。張扣扣還很年輕的生命很可能會因此案終結。他的父親極有可能在失去了妻子之後再次失去兒子。他要討還公道有千萬種選擇,他卻選擇了最沒有後路的一種。

不贊成自己用鮮血去洗刷仇恨,法治社會應採取更為妥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自然知道鼓吹暴力會得到一片讚揚,但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仇恨。

另外,在評價一件事前多進行調查還是有必要的,如果聽風就是雨,那麼就太容易被引導。該案剛被報導時的一些說法,比如王校軍「鄉長」的職務不已經被證實是謠言了嗎?

某些無聊之人,不要試圖用別人的鮮血為自己增加談資。

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何維護公平正義?個人認為,司法工作者在辦案時應當有情,不冷血、不做作,充分考慮人情,不死扣法條,依法酌情辦理。案件判決應依法合情,法律效果社會效果都要考慮。

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先入為主、不帶主觀情緒辦案。比如回到張扣扣案,如果嚴格依法辦理,看似無情,實則不然。因為情緒化的東西都是主觀色彩濃重的。

如果不依法懲治張扣扣,只看到了張扣扣的可憐,那麼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案件那麼多,是不是每件案件的受害者家屬都有手刃仇家的正當性?答案顯然並不如此。

因私仇復仇,只是審判時應考慮的情節而不是決定性因素,它不影響案件定性。

公正審理,客觀審視,這些是法律工作者的職業要求。法律的尊嚴來自每一起案件的依法公正審理,如果因為個人感情違背了法律,因為輿論壓力就偏向一方,那麼辦案將具有太多隨意性,何來公正公平?

我們都是人,看待問題自然會帶有主觀色彩,痛恨之人恨不得重判、同情之人恨不得釋放,但職業素養要求我們必須客觀公正,依法辦案。

相信張扣扣殺人案會得到公正判決。

作者簡介:

來源|世間趣活

(本文原標題:《【魯檢自媒體】再談張扣扣殺人案:去情緒化方得公平正義》)

相關焦點

  • 張扣扣殺人案今日開審,讓人不由想起於歡案,兩案有何不同
    張扣扣殺人案今日開審,讓人不由想起於歡案,兩案有何不同今天上午9點張扣扣為母復仇殺人案在漢中中院開庭審理,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該案會全程在網絡中進行圖文直播。算一算時間,從案發後張扣扣自首到今天審理,該案已經發生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 兩會看檢察丨讓公平正義更加可感可信
    ,共受理民事訴訟監督案件331件,提請、提出抗訴29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31件;對審判違法和執行案件發出檢察建議46件;移送拒不執行判決、案件線索10件,公安機關均已立案。 各縣區民事檢察部門幹警立足實際,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檢察服務。仙遊縣檢察院針對法院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損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發出糾正違法檢察建議,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 使命必達,讓公平正義「跑」得更快!
    使命必達,讓公平正義「跑」得更快!它成立於2020年4月20日,共由4名年輕幹警組成,自成立至今共送達當事人4500餘人次,平均每天送達18件次,送達成功率95%以上,讓公平正義跑出「加速度」!集中送達,助推審判質效高
  • 張扣扣稱「我媽不死我的命運不會改變」:不用法律思維必生悲劇
    青鋒曾引發網絡和媒體關注的陝西漢中張扣扣殺人案,在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後,陝西漢中法院於2019年1月8日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以故意殺人罪等,判處張扣扣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在有關這一庭審過程的報導中,青鋒注意到,張扣扣在自行辯護時稱,「如果我媽不死,我的命運也不會因此改變」。由此青鋒想提醒人們,不管遇到什麼事,面對生活給予的任何不幸,都應該學會用法律思維,而不應沉湎於仇恨之中。否則,不僅毀了自己,也將會給家人乃至社會帶來傷害。有關張扣扣殺人案,想必不少人都對這一案情了如指掌。
  • 張扣扣被判死刑,我有些同情他!
    還記得陝西男子張扣扣大年三十殺3人「為母報仇」的新聞嗎?1月8日,陝西漢中法院一審判處張扣扣死刑,宣判後他當庭表示上訴。有哥迷在後臺問,該如何評價這件事?法院的判決結果沒錯,連殺三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無可反駁。但在哥看來,他只是一個值得同情的人。
  • 新年獻詞 | 讓正義更有質感,讓公平更有分量
    新年獻詞 | 讓正義更有質感,讓公平更有分量 2021-01-0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檢影視中心又一部大劇直逼掃黑除惡,《巡迴檢察組》湖南衛視...
    最高檢影視中心又一部大劇直逼掃黑除惡,《巡迴檢察組》湖南衛視首播!優酷獨播!14 2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
  • 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 張扣扣殺人案後,章瑩穎被殺案「落錘」卻引網友瘋狂炸鍋!
    近日,轟轟烈烈的張扣扣殺人案終於有了結果。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被告人張扣扣故意殺人、故意毀壞財物死刑覆核一案,近日依法裁定核准張扣扣死刑。並於2019年7月17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的死刑執行命令,對張扣扣執行了死刑。
  • 紅塵論道——用老子的智慧思考大年三十張扣扣殺人案!
    中午12時20分許,陝西漢中市南鄭區新集鎮三門村發生一起殺人案,震驚全國。71歲的村民王自新及其長子王校軍、三子王正軍被同村村民張扣扣殺死。其中,死者王校軍47歲,王正軍39歲,兇手張扣扣35歲。張扣扣逃走後,於兩天後的2月17日上午投案自首。
  • 張扣扣:像行屍走肉不由自主捅人 法庭結果都接受
    (原標題:張扣扣除夕殺3人 二審維持死刑判決)昨日,陝西高院二審開庭審理張扣扣殺人案。法院最終裁定駁回上訴,維持死刑判決。圖/陝西省高院官方微博陝西高院判決認為,依法不足以對其從輕處罰;張扣扣表示,法庭給出什麼結果都能接受稱為22年前死去的母親報仇,陝西男子張扣扣除夕夜持刀殺害3人。2019年1月8日,陝西漢中中院以故意殺人罪、故意毀壞財物罪一審判處張扣扣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宣判後,張扣扣提出上訴。
  • 張扣扣被維持死刑判決:法律豈能鼓勵「血親復仇」
    青鋒曾被某些人稱隱忍20多年,一朝母仇得報,在除夕日連殺三人的張扣扣,4月11日,由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八個多小時後,法庭當庭宣判,維持一審死刑判決。張扣扣殺人案從一開始就能引起大家熱議,在於其中隱含著血親復仇的故事。20多年前,張扣扣的母親因為同鄰居家孩子一口吐沫引發糾紛,鄰居家三人參與和其母親廝打,在張扣扣母親用東西擊打鄰居家孩子,轉身離去時,被鄰居家17歲孩子從地上撿起木棍擊打後,不治身亡。據說,張扣扣從此在內心埋下了復仇的種子。
  • 張扣扣是誰資料照片 為母報仇張扣扣殺人案始末原因
    張紅稱,要不是母親去世,弟弟初中畢業還可以上高中,或者去技校,現在也能找個好的工作。「當時弟弟的成績還行,考試還能打80多分。」  據張父稱,張扣扣初中畢業以後,在家待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出去打工。一年之後,鄉裡通知兒子去當兵。張紅稱,弟弟從小就喜歡軍人,聽到此消息後就很高興地入伍了。據張父提供的相關證件複印件顯示,2001年12月1日,張扣扣被批准入伍。
  • 張扣扣案:假若當年村民為王家三兒子求情結果會是怎樣?
    青鋒   「孝子復仇,於絕對優勢下,並不濫殺無辜,知身後事,為免拖累妻子,於是不婚,是為仁;手刃仇家,並不苟且偷生,好漢自首,是為義;年三十,先祭母,後殺仇,是為禮;知曉人間法無望雪寃,轉求自然法同態復仇之義理,且學得特種技藝
  • 張扣扣母親被打死獲賠9000 父親提刑事申訴被駁回
    據法制日報8月1日報導,22年前的一場鬥毆中,陝西漢中的張扣扣母親被王家人打死。王家三子王正軍因故意傷害致死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共賠償張家9639.3元。 今年農曆新年的前一日,犯罪嫌疑人張扣扣涉嫌將王家父子三人被當眾殺害,釀成了除夕日復仇慘案。
  • 公開聽證 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
    如今,公開聽證工作已成為我區各級檢察機關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 2020年以來,全區三級檢察機關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代表等組織開展案件公開聽證212場次,讓公平正義「看得見」「聽得到」。訴或不訴 公開聽證找答案 「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嚴重後果。」
  • 法律判張扣扣死刑,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喊他英雄
    轟動一時的張扣扣被執行死刑了,本該歸於平靜的案件再次在評論界火熱了起來,有喊英雄的 ,有稱真漢子的,莫衷一是。本該塵埃落定的為什麼還會泛起漣漪?無非就是法律沒有兼顧到人情,當事人有仇必報敢作敢為的個性喚起了一大批人的同情心。
  • 張扣扣的宿命
    張扣扣,男,漢族,1983年1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未婚。2·15漢中新集殺人案犯罪嫌疑人。   眾說紛紜中有一篇題為《我所知道的張扣扣殺人案》的報導以述而不作的文風提供了一些客觀事實。看了讓人覺得邏輯清楚了一些,還有,覺得無限悲哀。   任何一件大小事情的發生,都需要若干要件齊備,比如一個人要出去吃頓飯這麼一件小事,也必須得具備有錢付帳、有時間出去、腸胃沒問題等要件才能成行。
  • 張扣扣殺人始末現場圖,張扣扣被判死刑怎麼回事?張扣扣的最終結果
    陝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張扣扣宣告並送達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書,並於2019年7月17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的死刑執行命令,對張扣扣執行了死刑。檢察機關依法派員臨場監督。據央視新聞報導,2019年7月17日上午,陝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籤發的死刑執行命令,對張扣扣執行了死刑。檢察機關依法派員臨場監督。
  • 十三五檢察印記|中國檢察的"時代之問"
    「毋庸置疑,檢察機關是我們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不能因為有少數人質疑就去『打嘴仗』,而是要理直氣壯堅持檢察機關的憲法定位、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能!怎樣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能、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落到實處?兩個字:辦案!」就辦案與監督的辯證關係,最高檢黨組提出了「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的理念,並進一步指出:「辦案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