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鳥當中,有一句諺語是說腳脫殼的畫眉鳥,要打也不會惡到哪裡去?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嗎?「畫眉鳥腳脫殼,要打也不惡!」這一句話的意思,其實說的是到一定年齡的畫眉鳥,腳幹要脫殼了,就和換毛是一個道理,只不過這一回畫眉鳥的腳杆子外面的角質層太過堅硬,要換一層。

但是畫眉鳥腳換殼期間,它的腳不太舒服,可能平時還好,但是如果大家,對方畫眉鳥必定會供給腳脫殼鳥的弱點,脫殼鳥一旦被啄腳,新長出的腳杆子皮膚還生嫩,舊皮已經是死皮,沒有多少防禦力,耐不得啄,一被啄,畫眉鳥怕痛必定要敗逃,故而這一種畫眉鳥,在腳換殼期間是不能夠安排打鬥的,既是能打,也打不了大戰,打不了久戰!

像是這一位鳥友,他初次遇見畫眉鳥腳脫殼的現象,便發帖求問,底下的鳥友都紛紛解釋道:這是由於畫眉鳥歲數到了,是形成代謝,除舊布新的現象。例如說春天的時候,這個情況更容易出現,因為這個時候遛鳥的次數多,畫眉鳥腿腳的血液循環加快,進行的更替現象,這腳殼掉了是好事,就怕不掉。

畫眉鳥腳爪為什麼會起殼?有的鳥友說三年才起腳殼,有的則說奶年都有,但是經過一位鳥友的長期研究發現,畫眉鳥腳起殼的因素很多,不一定和年齡關係大。像是底子嫩的畫眉鳥進籠之後就容易起腳殼,反之就不容易。營養差的畫眉鳥容易起腳殼,反之不容易。不經常洗澡的畫眉鳥容易起腳殼,腳有寄生蟲的畫眉鳥容易起,對於同一隻畫眉鳥,在籠子裡時間越長越容易起腳殼。

像是這一位鳥友的畫眉鳥,腳殼自然脫落,如果不退,畫眉鳥自己會去啄,反倒是不好。故而如果自家畫眉鳥今年出現了腳脫殼的現象,就不要再安排打鬥了,好好餵養和福利,等到新的腳皮老了,它又不怕啄了,到時候還是一隻威風凜凜的鳥鬥士!如果畫眉鳥不能夠打鬥,還安排的話,弄不好畫眉鳥自信心喪失,「千嘴畫眉一嘴敗」就不好了。

【知識擴展】畫眉鳥的「爪形」有哪些?
畫眉鳥的爪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貓爪」,看上去又短又粗,但是腳爪十分建立,透明度有不錯,如果仔細看去,能夠很清晰的看見畫眉鳥腳爪當中的血管,故而便被命名為貓爪。還有一種是「藤爪」,這一種畫眉鳥的爪子又長又扁,又或者還是粗長,腳爪也並不尖利,看上去灰不溜秋的,透明度也不好,看不見腳爪種的血管,如同老樹上的幹藤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