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冷姣
「亭子收拾出來,環境變美了,我們也不用擔心著火等這些安全隱患了。」為有效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市北區敦化路街道積極回應群眾訴求,凝聚網格治理合力,組織人員第一時間清出敦化路49號6號樓院內亂搭亂建涼亭外圍,還轄區居民一個整潔有序、和諧穩定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周邊居民的一致肯定。
西吳社區第三網格網格員接到群眾反映,敦化路49號樓院內有一涼亭,原來寬敞整潔,為周邊樓院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閒場所。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降低,部分居民為方便打牌娛樂,使用廢舊木板、化肥編織袋等材料,私自對其進行亂搭亂建,並堆放了多個舊桌椅,不僅破壞了整潔有序的樓院環境,在嚴寒乾燥的極端天氣下也帶來流浪人員聚居、火災風險等隱患。網格員知悉情況後,立即趕往現場進行確認,並該亭體情況反映到社區及街道。為和諧有序解決問題,社區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走訪了解到日常在此組織活動的居民情況,積極與相關居民進行溝通,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獲得了居民的理解,街道城管辦聯合執法中隊組織人員第一時間對亭體周邊的亂搭亂建進行了拆除,恢復了亭體原樣,切實消除了安全隱患。「附近就是社區的活動中心,居民如果有休閒娛樂的需求,可以到活動中心參加,也避免了戶外私搭亂建帶來的安全隱患。」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網格黨支部書記和社區網格員宣傳號召居民到社區文化活動場所開展活動,不僅有更多的社區鄰居溝通交流,還共同保障了居住環境的「顏值」和人員安全。
「格中難事有我在,我讓難事不出格。」不僅僅是一句響亮的基層治理口號,更是敦化路街道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切實畫出共同治理「同心圓」的理念的縮影。街道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社區為主陣地,網格為主戰場,聚焦城市管理中群眾家門口、心頭上的突出問題、難點問題,舉一反三,引導居民群眾積極反映,整合街道、社區、網格和「紅色合伙人」等予以積極解決,多方聚力為居民營造更加舒適和諧的社區生活環境,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治理為民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