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洩球、捏捏樂、摔不碎的燈泡、擠蛋小雞、尖叫玩具雞、指尖陀螺……近年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解壓玩具成了玩具市場的「新寵」。近日,廣州消委會發布部分解壓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並發出消費提醒:目前市面所售解壓玩具可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且標識信息缺失嚴重,建議廣大消費者謹慎購買。
解壓玩具成為玩具市場新寵。 資料圖片
人,無往不在壓力之中。孩童有考試、升學的壓力,大學生有深造、就業的壓力,而工作後則有結婚生子、升職加薪、養育兒女、贍養老人等壓力。再加上諸如《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一類網文的「煽風點火」,現代人普遍感覺「壓力山大」。解壓玩具的盛行,與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現代人的內心焦慮和壓力不無關係。
人,無往不在壓力之中。因此,要學會與壓力相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莫偉濃 攝
然而,廣州消委會的試驗顯示,這些解壓玩具可能會讓人開了心卻傷了身。據媒體報導,廣州消委會委託專業研究院對不同品牌、不同類型解壓玩具進行對比試驗發現,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的風險,並且由於常有液體填充,還容易存在菌落總數過多、增塑劑含量過高、聲響過大的風險,另外,磁力泥中含小磁鐵,磁通量指數可能遠超國家現行玩具標準要求,兒童不宜。而且,解壓玩具普遍存在標識信息缺失的情況,有些連產品名稱和生產者名稱都沒有。
解壓玩具市場之所以亂象叢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目前暫無針對成人解壓玩具的標準,不同的製造商往往根據自身對於產品的定位、工藝技術水平和使用情況而選擇不同的執行標準進行生產並銷售。顯然,相關管理空白亟待填補。怎麼補?其一,標準從嚴。我國已有兒童玩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對增塑劑的使用及玩具的音量等都有嚴格規定。解壓玩具雖標榜「主要供成年人使用」,但也有不少兒童在玩,所以兒童玩具國標對其亦應適用。其二,強化監管。對於「三無」產品,不僅要向消費者發出警示提示,而且要及時將其清除出市場。
溫州一對農民夫婦跳「鬼步舞」的視頻火遍網絡。 資料圖片
眾多通過解壓玩具發洩負面情緒的人士也須明白:玩具只是一個道具,不可過於依賴。克服壓力的根本之道還在於找出壓力的癥結所在,並學會與壓力相處。前些日子,溫州一對農民夫婦跳舞的視頻火遍網絡。這對面臨身體和精神雙重壓力的夫婦,選擇跳「鬼步舞」來緩解壓力,他們早也跳,晚也跳,跳出了車禍、疾病的陰霾,也跳來了樂觀向上的生活動力。其實,相比較解壓玩具,每個人更需要尋找自己的「鬼步舞」。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胡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許曉芳
聯繫我們:lilunbu@gz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