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因古時境內有福州、建州(今南平建甌市)兩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福建。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浙江,西接江西,南連廣東,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地勢西東低,呈「依山傍海」態勢,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平原稀少
截至目前,福建省下轄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巖、三明、南平、寧德9個地級市(其中廈門為副省級城市),共有29個市轄區,44個縣,12個縣級市。具體如下表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除這9個地級市外,還存在著行政管理方面與9個地級市並列的平潭綜合實驗區。該區轄平潭縣,其行政區域與平潭縣重合,且有單獨的車牌代碼「閩K」。但目前平潭縣行政區劃仍隸屬福州市,故並未將其單獨列出 。另外金門縣(隸屬於泉州市)和馬祖列島(隸屬於福州連江縣)以及烏丘嶼(隸屬於莆田市秀嶼區)等區域,實際由臺灣當局管轄,期待早日統一。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福建各地級市東多西少、東小西大。尤其是作為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的廈門市,地域面積僅有1652平方千米,不僅在福建省中是最小的,在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甚至15個副省級城市中也是最小的。而且廈門市車牌代碼為閩D,而不像其他四個計劃單列市在其省內都是「B」的車牌。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請看下圖。我們發現,福建各市的車牌代碼呈現出順時針變化的規律,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或許當年給這個排序的是個富有藝術思維的人,也可能是位強迫症。
除車牌之外,福建還有一個獨特現象,GDP第一的地級市既不是省會福州,也不是副省級城市廈門,而是位於福廈之間的泉州市。泉州市2019年GDP為9946億元,力壓福州的9392億元和廈門的5995億元。這也使福建出現了一個有趣的三足鼎立的現象。作為省內政治地位最高的副省級城市廈門市,其GDP卻在福州和泉州之下,當然這與廈門市地域面積太小有直接關係,廈門在這方面較為吃虧。而作為省會的福州市,政治地位低於廈門但高於泉州,但其GDP卻低於泉州。作為普通地級市的泉州,其GDP省內第一,而且即將破萬億,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但泉州市區較弱,4個市轄區GDP總共才兩千億元,加起來還低於其帶代管的晉江市(2019年GDP為2546億元),比之福州和廈門更差的遠。因此近年來泉州一直想將晉江撤市設區,但晉江人反對意見較大,故一直未能實現。
綜上,在政治和經濟上,福州、泉州和廈門各有優勢,但綜合起來,誰也沒有絕對的優勢,因此三市互不相服,這也甚是有趣。
2019年福建GDP達42395億元,位居全國第七,而其常住人口僅有3973萬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7139元,在全國排列靠前。在東南沿海幾省中,福建省可以說是存在感最弱的一個,但近年來發展迅速,2019年GDP更是超過臺灣,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可以說福建是悶聲發大財的典範,不知不覺經濟就迅速發展,位列前茅。
2020年上半年福建GDP為19901.3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5%,可以說受疫情影響較小。福建位處東南沿海,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活力高,未來更是能更進一步。
展望未來,你覺得福建能到達什麼樣的高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