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狗狗訓練」、「訓犬」,很多人會想,狗狗一不賣藝,二不演戲,訓練它幹嗎?接觸這一行前,趙民也是這樣想的。
很早的時候,他對狗狗訓練的理解僅停留在電視節目中狗狗跳圈和算算術的層面。
後來,他發現狗狗還能完成飛盤、人犬共舞一系列複雜的動作。再後來,他知道導盲犬、緝毒犬、搜救犬的存在,它們可以成為人類最得力的工作夥伴和幫手,而且有史以來就一直是這樣。
趙民的人生就如同他對「狗狗訓練」的概念,一直在被刷新著。
記者 王心怡
A 扔掉鐵飯碗
31歲以前,趙民在瀋陽的一家航空研究所工作,端著的是編制內的鐵飯碗。東北文化裡,一個編制就能收穫別人豔羨的目光,多少人擠破腦袋想要進去。
而趙民想的卻是,怎麼出來。
這一點上,他頗有些我們常說的東北人的「氣性」。旁人覺得,這人一定是「瘋」了,可趙民有自己的思考,一方面,與妻子長時間異地而居的苦悶,讓他急切地想和妻子生活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坦言自己只能把研究所的工作當一種賺錢的工具,本不是幹科研的料子,卻披了一張科研的皮,這讓他提不起絲毫熱情。
不想過一眼看得到頭的生活,他開始尋找自己能做什麼。
對寵物訓練產生興趣,是在趙民看了一本名為《狗狗這樣教,主人好輕鬆》的書後,裡面關於寵物訓練的定義和方法「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認知」。
寫書的作者是中國臺灣動物行為學專家戴更基,還辦了「亞洲寵物訓練師培訓營」。7000美金的學費對當時沒多少積蓄的趙民來說是一筆「天文數字」,自己還沒達到那種可以純粹到為了興趣而「一擲千金」的地步。
有句話怎麼說的,如果你錯過一樣東西後還惦記著它,說明你是真的喜歡它,趙民就是這樣,惦念了訓練營足足一年。
次年,訓練營如期而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還是下定決心報了名。後面發生的事情也順其自然了,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辭去了研究所的工作,開始專職幹起了「寵物訓練師」的行當。
現在回過頭來看,他說自己其實是不太清楚這樣的「戛然而止」和「重新開始」究竟是好還是壞。以前,時間一到,手機「叮咚」響一聲,他不用去看就知道銀行卡裡打進了工資;現在,客源不穩定,收入不固定,他開始去擔心能不能養活自己的問題。
「不過,我始終記得,訓練營的時候,戴更基老師說的一句話,不要害怕犯錯。我覺得人生也是一樣,大不了錯了再翻篇來過,至少當我在向狗主人傳達狗狗行為學的時候,內心是富足的。」
說這些話的時候,趙民的表情是忐忑和釋然的。有點矛盾,卻又不難理解。
B 他眼中的狗狗訓練
輾轉過北京、上海幾個城市後,趙民選擇在寧波落下腳,起因是寧波的一個朋友想和他一起做寵物訓練相關的創業。
這本是一片藍海。《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全國寵物貓狗數量達到8746萬隻,市場規模達到1340億元,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還將增加40%,而寧波寵物協會2017年底的數據統計,全市大概有90家寵物醫院,500家寵物店,這兩年,寧波寵物店增量達到近490%。
可以說,趙民遇到了最好的時候。
創業圈裡有一句話是「風口來了,豬也能飛起來」,風來了是沒錯,但團隊創業過程中,價值觀和理念的不統一,豬即使是飛起來了也會重重砸在地上。
兩人的分歧在於,朋友把創業當成了一項事業,而趙民更想在掙錢和寵物行為學的研究上找到一個平衡點。一個是「事業型」創業者,另一個是「學習型」創業者,這就好比是武俠世界裡的招式和內功,總有個先來後到。
趙民退出來做了個人訓練師,因為他並不贊同對狗狗做「正處罰」,也就是打狗狗、扯狗鏈這種給狗狗不好的刺激讓它減少某種行為的訓練,而當前普遍被採用的訓練方式恰恰是「正處罰」。
趙民採取的方式是,忽略狗狗做的不對的事情,只通過獎勵來強化它做的對的事情。
從最基礎的層面來說,狗狗訓練是讓狗狗清楚地明白我們人類想讓它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但其實訓練遠遠不止於此。
在他看來,訓練並不只是簡單的服從,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教育和溝通。主人和狗狗之間的關係就像媽媽和小孩子的關係一樣,主人有責任和義務來培養和教育自己的狗狗,讓狗狗有一個好的性情,行為良好,能夠適應人類社會。這是社會賦予每一位狗主人的職責和任務。
趙民認為,訓練狗狗的同時也在訓練我們人類。
因此,他也一直在思索著人狗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麼樣的,或者說什麼樣才是最好的。這裡,撇不開「尊重、理解、信任」三個基本要素,趙民說:「我們應該尊重狗狗是一個與我們平等的、獨立的生命個體,站在狗狗的角度來看待訓練這件事情,並尊重它的意願。其次,我們應該理解狗狗的需求,尤其是正常的行為表達,使訓練與它的需求吻合。最後我們還要信任狗狗,相信它能夠做到,能夠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
某種意義上,這樣想又這樣做的他,是個不隨大流的逆行者。做個假設,當我們所有人從小都被父母打到大,突然我們中間出了一個小朋友,從來沒有被打過,還天天吃糖果,我們會不會把這個小朋友當成一種「奇怪的存在」?其實,兩種方式都無法去評判對錯好壞,也都能訓練狗狗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不同點在於「狗本位」還是「人本位」。
對於想要了解的職業,趙民選擇了「環衛工人」,一個城市中最尋常也最不普通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