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讀娛,作者 | 零壹
1月15日,《唐人街探案3》發布了終極預告,王寶強、劉昊然、妻夫木聰、託尼賈、長澤雅美、染谷將太等中外明星一一亮相。
《唐人街探案3》目前的「想看」標記在淘票票上累積了超過700萬、貓眼超過381萬,這恐怕是自想看數據統計出現以來最高的一部電影。從去年春節檔延期到今年春節檔的,也唯有《唐人街探案3》和偏向少兒市場的動畫《熊出沒·狂野大陸》兩部。
自影院恢復運營後,前有《八佰》為2020年票房復甦扛起大旗,後有2021年的史上最強元旦檔期奏起了凱歌,電影行業對2021春節檔的預期之高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但隨著多地出現本土確診病例,疫情形勢反覆,電影人現在大概一個比一個焦慮。
中國電影市場,離否極泰來還有多遠?春節檔前,市場變數還有多少?
只看內容,這屆春節檔電影「賣相」一流
2021年春節檔的電影大都在2021元旦前就開始了宣傳,這期間影院的映前預告片都是「一連串」,彼此競爭非常激烈。具體來看,定檔2月12日大年初一的電影有七部,主要信息如下:
2017年春節檔票房還只有34.3億元,但2018、2019年連續創下新高,將春節檔票房數據提升了一個臺階:2018年春節檔票房57.7億元,主要影片有《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主要影片為《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熊出沒·原始時代》。
這幾年的春節檔中,有西遊IP、奇幻IP、周星馳喜劇標籤的影片在映前階段佔盡熱度優勢,但最後獲得滿堂彩的卻是《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兩部「非喜劇」題材,「創新題材」和「合家歡喜劇」在春節檔已經分庭抗禮。
2020年春節檔宣傳勢頭強大,卻因疫情影響全部撤檔。事後來看,原定2020年春節檔電影的實際成績中,僅有《姜子牙》在國慶檔獲得16億票房算是有些牌面。《緊急救援》《急先鋒》均未超過5億;《囧媽》上線網絡首映爭議很大,口碑和熱度也稱不上出圈;《奪冠》也只是中規中矩拿下8.3億元票房。當然,換成春節檔這些數據都有大幅增長的可能,但從口碑和同檔期競爭情況來反推,這些電影也沒有成為《流浪地球》那樣現象級票房大牛的可能。
2021年的七部定檔電影,有上映前就狂刷熱度的大IP《唐人街探案3》,有沈騰這個喜劇一哥和賈玲合作的《你好,李煥英》,有陳坤周迅同銀幕的奇幻大片《侍神令》,有路陽的題材突破之作《刺殺小說家》,有追光動畫自《白蛇:緣起》之後的力作《哪吒重生》。甚至熱度最低的《人潮洶湧》也很有看點,故事改編自堺雅人、香川照之主演的《盜鑰匙的方法》,《無名之輩》導演饒曉志新作,劉德華肖央合作演繹。
這套陣容,讀娛君認為論「賣相」超過了過去三年任一檔期。IP話題熱度,類型題材創新,新銳導演,奇幻大片有哪吒動畫,沈騰……等等票房大賣因素聚合在了同一個檔期如果春節檔疫情影響不大,讀娛君認為今年春節檔刷新2019年票房紀錄的概率非常大。
不同情況下疫情會如何影響春節檔電影市場?
但問題是,2021年春節檔能像元旦檔期這樣無障礙上映嗎?從實際情況推測,疫情影響春節檔可能的因素和結果有三方面:
其一是在疫情不擴大的前提下,「就地過年」的號召產生較大範圍效果,致使大量流動人口留在本地。低風險區影院在強化防疫管理的同時,座位限制保持在當下的75%不變。
「就地過年」雖然會影響部分「全家觀影」的影片選擇趨向,但在其他管控因素不變的前提下,未必會對電影票房整體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過年人口流動大方向是從一二線返鄉到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等,如果大量人口停留在一線城市,更多影院資源供給反而相較過去幾年更加充足。而「就地過年」的群體少了平時過年的許多親友娛樂活動,如果電影院照常開放,觀影意願大概率是比較強的。
但反過來,這意味著三四線城市和縣城鄉鎮電影院將遭受較大損失——對許多「下沉市場」電影院來說,春節檔票價飆升,場場爆滿,票房供給放到一整年裡佔比也是很可觀的,這部分收入受損,2020年以來的影院倒閉潮很可能繼續出現。
其二是座位開放率可能下調。2020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要間隔就坐,保持1米以上距離」;8月,部分省市上座率限制上調至50%;9月,電影院上座率上限提至了當下的75%。
30%和50%的限制並未過多影響當期票房。原因在於,電影市場整體上座率數字從來不高,2019年平均上座率為11%,遠遠低於疫情限制期間30%的最低標準。熱門檔期上座率會大幅上升,但從數據來看,2019年春節檔上座率為35.5%,國慶檔為39.4%,也並未高出30%多少。
但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於,上座率限制的影響並不能簡單拿平均數作為對比。歷年春節檔平均上座率雖然在30%—40%左右,但具體場次分布並不平均,觀眾大量集中的熱門時間段往往能達到90%以上的滿場。如果上限從目前的75%下調,這部分被砍掉的市場空間未必能在其他時間段得到有效補充,春節檔的整體市場規模就會受到極大限制。
其三是疫情管控繼續嚴格化,根據各地不同風險程度,從關停到上座率限制區別對待。從目前來看,河北、黑龍江本土病例頻頻出現,已經出現了電影院劇院等場所關停的現象,這當然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無奈結果。
一個月內無大片,定檔搶跑、填補空缺可行嗎?
疫情不確定,電影行業就總歸蒙著一層巨大的陰影。站在樂觀一點的角度來談論春節檔,讀娛君認為至少情況相較於去年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至少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風險地區,在防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電影院與其他公共場所有序開放的概率更大。
還有一種可能是,會不會有春節檔電影選擇提檔搶跑?
影響因素之一是檔期空缺。在元旦檔期剛剛創下了歷史最佳紀錄後,上映超過20天的《拆彈專家2》《心靈奇旅》《緊急救援》仍然能在1月14日排進單日票房前五,近期的工作日票房已經從1月初的單日7-8000萬下降至4000萬左右,也就是說自《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抱抱》之後,電影市場沒有出現一個有分量的「接棒人」,只好由老片強撐排片。
從眼前直到2月12日大年初一,近一個月時間檔期內大片完全「缺席」,張震主演的《緝魂》、包貝爾的喜劇《大紅包》、大鵬新作《吉祥如意》都不是有市場統治力的項目。在往年,春節前檔期一般會有進口電影撐起市場主力,如2018年1月的《神秘巨星》《勇敢者遊戲》《星球大8戰》,2019年1月的《大黃蜂》《死侍2:我愛我家》等,但因為目前北美電影市場接近停滯,僅有少量上線流媒體的電影能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相較之下,今年的春節前電影供給是明顯不足的。
還有一個因素是春節檔內部競爭實在太強。除了《唐人街探案3》有明顯優勢外,其餘六部電影映前熱度彼此差距不大。此前《緊急救援》從春節檔退出定檔於12月18日,雖然4.67億元的票房不及預期,但客觀來說更多是口碑不佳導致的。從檔期來看,《緊急救援》在上映28天後仍有146萬單日票房,放在大片雲集擠壓的競爭中恐怕很難有這樣的表現。
如果對自己影片質量不夠自信,春節檔前的這一個月的空缺市場是值得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