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杭州市衛健委提出健康碼「一碼知健」的思路,通過集成個人病例、體檢、生活方式管理的相關數據,對健康進行打分,不同的分數健康碼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並且建立起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這一消息引發廣泛熱議。「健康碼」究竟改變了什麼,又將何處何從?
用科技倫理校準航向
袁媛
健康碼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人們深刻體會到科技進步造福人類。然而,基於生活習慣為用戶量化打分的「新健康碼」設想,卻遭到了強烈的質疑。科技還是那個科技,人們卻從支持轉為反對,其根本癥結指向了科技倫理。
個人生活屬於隱私範疇,對生活打分涉嫌侵犯隱私。使用這樣的健康碼,有人擔心個人信息洩露;有人調侃大數據廣告可以更精準地「轟炸」;還有人質疑這會左右自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我們不妨從糾偏的角度,假設這個構想中的「新健康碼」廣泛運用,看看它除了好處之外,可能會對社會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開始也許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本公司招聘,需應聘者的健康碼80分以上;本人徵婚,僅限健康碼90分以上之人。以前涉及到競爭也會有各種硬性要求,而這些指標往往是定性的,更看重綜合條件。但當要求量化為數字指標,則必然會讓一些人連展示自己的機會都沒有。長此以往,社會就會產生「唯分數論」的傾向,人們在得分之路上逐漸習慣於整齊劃一的人生,社會的多樣性開始萎縮。
進一步發展下去,對分數的追求會更極端。一些人夠不上高分層級,很難擺脫生存現狀。對低分者的歧視開始客觀存在,分數猶如鴻溝加劇著階層固化。而打分體系也是由人制定,可能不夠客觀或公正,使得社會更容易受到少數人意志的影響。
最讓人擔心的,則是人生數位化的「潘多拉魔盒」被打開。科技進步到一定階段,一切生物特徵都可以數位化模擬,健康有碼,相貌有碼,品德有碼,性格有碼,基因有碼,人不再是具體的、鮮活的、有溫度的生命體,而是一串準確的、冰冷的數字。羅斯金認為「再美的雕像也不如鮮活的姑娘」,這反映著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念。而當人生被數字完全定義之後,社會倫理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能否放棄肉體活在電腦裡?AI也是數字,它有沒有人權?能否根據數字特徵決定人最適合的職業?人是否生而不平等?……這也許進入了科幻的範疇,但它對科技發展之路的啟示意義,卻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要數碼生活,不要數碼人生。數字科技深刻地影響了今天的社會面貌,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便利。但把人生數位化,至少對今天的人類來說是不可想像的。這啟示我們,數碼科技在具體應用中,一定要更加注重社會效應和潛在的影響,將其保持在社會共識允許的軌道之內,在創造價值和彌合矛盾之間找到平衡。也許,當《流浪地球》《三體》那樣的終末場景到來之際,人類必須要有所取捨,通過人的數位化來提升人類整體的生存機率。但至少在這個和平的年代裡,請允許人們擁有「不那麼健康生活」 的權利,保留一份自在生活的純真。
迎接「強信息人」時代
顏雲霞
在健康碼未出現之前,我們早已邁入「掃碼時代」:騎共享單車上班,掃碼開鎖;路邊小攤購買早餐,掃碼支付;聯繫客戶,掃碼加微信;在手機裡讀到喜歡的文章,掃碼加關注;打車回家,掃碼付車費;看網絡直播,掃碼登陸……在健康碼出現之後,一切又有了新的改變——黑白方寸的二維碼有了顏色,亮碼知健康,綠碼「行」,黃碼「等」,紅碼「停」,個人信息成為碼上數據,人本身成為被掃碼的對象。
對健康碼引起的變化,鈦媒體的聯合創始人劉湘明認為,這順應了一個發展趨勢,那就是「人和信息不再是原來分離的狀態,正在融為一體」。他說,人類自身一下可以自己生成、攜帶、共享相當於過去無數倍的海量信息,正在成為網絡裡面一個愈發強力的節點,完全可以把現在的自己稱為「強信息人」。這是一個十分新銳的概念,但內核並不新鮮,講的仍然是「人的數位化」。萬物皆數,人也不再例外。透過網絡,我們隨時隨地獲取信息,也隨時隨地創造信息,留下一串串信息腳印。基於這些腳印,我們被觀測、被量化、被評判,健康碼不過是這一原理的生動演繹和廣泛運用。
人是社交活動的基本單元,「強信息人」的出現也必然變革人的社交活動、社會的組織架構。以健康碼為代表的技術,深度推進人的數位化,既帶來了快速通行、高效辦理的便利,也做到了精準畫像、智能追蹤的精細,同時還為政府跨地區治理、基層流動數據管理開啟探路模式。無論是考慮健康碼的實際功效,還是避免資源的無謂浪費,健康碼的升級都在所難免。從杭州健康碼實現與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的打通使用,到廣州基於微信小程序「穗康碼」,將其作為實名電子身份證明,一次生成長期有效,再到上海將「隨申碼」定位為給市民(企業)工作、生活、經營提供數據服務的隨身服務碼,健康碼不再「碼」健康,正在成為多地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抓手。
成為「強信息人」,我們難說主動,不想被技術裹挾、被動而行,就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其中最核心的議題在於,如何處理好高效與利益的平衡。健康碼本是抗疫時期的特殊產物,基於公共防疫需求,人們讓渡了部分個人權利,自主申報個人各維度信息,實現了個人物理特徵的數位化。一旦維護公共利益的道德壓力不再,健康碼想要升級為全能碼,就必然面臨一系列質疑。比如,我的信息採集合理嗎?它安全嗎?它正在被誰使用?又如何使用?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強信息人」所面臨的只會是無數的推銷電話、無數的垃圾簡訊,還有各式各樣的電信詐騙。謹慎採集信息、合規使用信息、有力保障信息,「強信息人」的碼上生活才能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