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農村養了貓跟狗,一些農村老人就會告訴你一些農村老話,那就是中不餵狗,晚不餵貓,很多人一聽好像不太懂,但是一解釋可能就會覺得非常有道理了。
農村老話「中不餵狗,晚不餵貓」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那麼為什麼農村老人會說「中不餵狗,晚不餵貓」呢?其實那是農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要說中午為什麼不能夠餵狗,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可能現在很多人養狗都是一日三餐,但是在以前的農村物質匱乏的年代,連人都吃不飽的,自然就沒有多餘的糧食拿來餵狗了,中午能夠省那麼一餐不餵就省點糧食。
當年中午不餵狗主要不是因為沒有糧食喂,還是因為將狗餵飽了就不看家護院了,尤其是公狗如果中午都餵飽了,那麼就會跑出去外面鬼混了,想叫都叫不回來。所以農民一般都是早上將狗喂,然後中午不餵讓其看家護院,到了晚上再回來喂。
狗中午一直餓著的話基本上就不會亂跑出去了,都會在家等著主人給吃的。這是很多農民得出來的養狗經驗了。
至於晚上不餵貓,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以前養貓主要就是為了抓老鼠,而老鼠都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會出來。所以白天貓沒有食物是必須要餵的,但是到了晚上就不需要了,因為他們可以抓老鼠來吃,你將貓餵飽了它們反而不抓老鼠了。所以這也是農民養貓得到的一些經驗教訓了。
當然現在大家養貓養狗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那麼餵了,不再是為了省那麼點糧食,為了讓他們去抓老鼠或者是看家護院了,農民有錢了自然不會虧待他們的,所以現在這句話其實上是用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