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造詣。建築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它對古代政治而言很像現在美國的白宮。一方面是統治者居住的場所,一方面又是處理政要的場所。
除了上朝聽政,皇家宮殿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當做一個家了。但這畢竟是皇帝的家呀,這大家大宅的,裡面可都是皇帝的親人,七大姑八大姨,親兄弟親姐妹,親爸親媽親兒子親女兒,都在這一個屋簷下生活著。
排除政治要素,這莊嚴威武的紫禁城,如果只是一個住所的話,那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個世界上絕對找不出第二個皇室宮殿能和故宮媲美了。放眼世界,和故宮齊名的其他宮殿不論是凡爾賽宮還是白宮還是克裡姆林宮,從歷史地位和建築檔次來說,跟故宮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我們完全可以把紫禁城想像成一個放大版的「四合院」,只不過放大的太大了。用現在的眼光看,這個四合院裡有醫院、有公園、有學校、有居委會、有廣場、有經典還有各種小商場小門臉,如果把人放到這個大「四合院」裡來,那沒個十年八年的,估計連在自己院裡子走路都會迷路。
但是就是這樣一座一應俱全的宮殿,代表皇室門面的豪華大「四合院」,如果你有機會進去瀏覽的話,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這麼大的皇家住所竟然沒有廁所?
包括皇上皇太后,阿哥和格格們的寢宮,你都不會看到有獨立衛生間。我們現在的房屋格局,主臥還會有一個獨立衛生間呢,怎麼奢華至極的皇家故宮,連個廁所都找不到?萬一皇上和妃子在御花園散著步,突然拉肚子尿急可怎麼解決?如果皇上和妃子正共享良宵的時候起夜可怎麼辦?
這事還真值得我們專門說一說:我們把皇家生活想簡單了。
故宮為什麼沒有廁所?
這是要從故宮修建開始說起。故宮是明朝開始興建,興建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我們想一想,那時候人們正在怎麼上廁所呢?其實就是80年代我們農村的旱廁一樣,臭烘烘的蒼蠅滿滿的。
那個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有下水道系統了,只不過那時候的下水系統,不是供水而是排水。畢竟那個年代,沒有工業,沒有加壓能力,水是沒辦法到高處形成足夠的水壓的。不像我們現在可以隨時有高壓的水把廁所衝乾淨。因為沒有上水系統,所以那時候的廁所,都是旱廁。
這種廁所在開放空間的農村,尚有很大的異味,如果放到皇宮裡,我們想一想會發生什麼?我們先看看故宮有多少人!
有一句話叫「後宮佳麗三千」,這可只是一個虛數,後宮佳麗肯定不止三千,過萬也是很普遍的!
在唐玄宗之開元、天寶時代長安之大內、大明、興慶三宮,與皇子十宅院,皇孫百孫院,與東都洛陽之大內、上陽兩宮合計宮女有四萬人之眾。
雖然古書中把他和楊貴妃的愛情寫得驚天地、泣鬼神,但他的後宮人數可是高達四萬。
這是洛陽,光是宮女就到了4萬人!我們再看看故宮:
首先故宮裡的「保安」也就是侍衛,每天有大概2130人,主要是八旗兵。
清朝時候的宮女大概有3000人左右,太監3000人左右。但是也有青史記載:故宮中太監人數能達到2-10萬。
內務府,大概3000人。
然後就是皇家成員,大概也佔個1000人。
我們粗略統計,整個故宮大概要有1萬多人居住,這些人都得是在皇宮吃喝拉撒的。如果安排廁所,算上皇上皇妃寢宮裡單獨的廁所,光是廁所,就得200多間!
200多間廁所集中在長900多米寬700多米的紫禁城裡,我們就不多說了,想像一下那種蒼蠅亂飛臭烘烘的效果吧。
況且故宮是皇室的顏面,不容侵犯的不容褻瀆的,如果這臭味引得龍顏大怒,那誰也沒好果子吃。乾脆,就不建廁所了!沒有廁所,就來了一個麻煩:那上廁所怎麼辦?
宮廷裡的人怎麼上廁所?
當工匠修建皇宮的時候其實就想到了這個問題,既然不能安排廁所讓皇上不高興,那怎麼讓皇上和家人能方便呢?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地方:宮房。
古時皇上和妃子身邊隨時有人伺候,只要想方便了,便讓下人取來一個木桶:恭桶。這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坐便器。
皇上和妃子命人把這個移動坐便器拿到房間裡,房間裡會有一個小隔間專門放置這個桶。無論是什麼時候,只要主子們一聲令下,那麼恭桶就會給準備好,方便皇上家人。
這個恭桶也不簡單,恭桶由檀香構成,上面鑲嵌了金銀珠寶,內置香灰和泥沙。排洩物一掉落,就會被包裹起來,最大限度限制了異味的傳播。這是不是和我們現代養貓的時候用的貓砂?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用料精細一個用料粗糙罷了。
古代皇家都好面子,自己上廁所時候是不允許任何異味傳出來的,所以放恭桶用的小隔間也都被厚帘子嚴密地包裹起來,防止丟了皇家的體面。
即使是睡覺半夜醒來,門口伺候的宮女和太監也會隨時給皇上準備著恭桶,所以哪怕是起夜上廁所,也只需要一聲「來人!」
以上就是皇家上廁所的方式。到了宮女和太監這,就沒那麼好受了。它們想上廁所,要專門去一個叫「便房」的地方,集中解決。宮女和太監的數量龐大,這便房自然也沒什麼好的環境。在便房方便完地下人,會有便車把這些排洩物接出宮外,走的也是一條專用通道,不會讓皇上和妃子看到,怕髒了眼睛影響了體統。
要是說享受,還是皇帝會享受,連上廁所,也得用金銀珠寶裝飾的專用坐便器。這一方面要體現皇家的威嚴和與眾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有個心裡安慰。畢竟深宮不好待,再不會享受生活,拿著皇上當得也太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