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五十年的「守正」與「創新」

2020-12-04 人民雄安網

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0月25日,全國中醫藥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中醫藥發展的春天來了!」現場,華潤江中總經理盧小青滿懷欣喜,無比振奮,深受鼓舞。此次大會,華潤江中作為全國十佳知名中醫藥企業代表,躬逢盛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中國總體上實現了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人民健康被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題中之義,是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

正基於此,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尤為引人矚目。沐浴在時代春風裡,中醫藥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即將開啟傳承創新發展的新徵程。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總書記重要指示,而這也正是江中人一直奉行的信條。」盧小青說。

一把草藥懸壺濟世,一簇薪火醫者仁心。五千多年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健康繁榮保駕護航,中醫藥文化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理念發展深入人心,並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的宏大背景下,如何傳承好、利用好這筆老祖宗遺留下來的豐厚「寶藏」?唯有「守正」,才能賡續血脈;唯有「創新」,才能開闢出路。

2019年也是江中創建50周年。面對時代滾滾浪潮,為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盡心盡力盡責,江中人一直堅守信念,篤定前行……

1998年6月23日江中製藥集團公司成立大會舉行 (資料圖)江中製藥供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所有製藥企業都要增強質量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研製和生產質優價廉療效好的藥品,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為推進全民健康多作貢獻。

2016年2月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中集團江中藥谷製造基地,察看產品展示,視察自動化生產線和質量檢測中心,並聽取江西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總體情況介紹。

「總書記非常關心質量安全問題。圍繞冬蟲夏草的重金屬檢測,他問得很深、很細。」回憶起三年多以前與總書記面對面交流的一幕,華潤江中製藥質檢中心經理李文貴仍然激動不已。

在江中藥谷大門前,矗立著一組宏偉的文化牆,鐫刻著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68位我國歷代中醫藥名家的形象。

江中人對中醫藥文化「守正」的致敬與傳承,彰顯於此。醫者父母心,江中人始終謹記的,是將產品質量做到極致。

在藥谷的參靈草生產車間,生產環境全封閉,生產流程全監控,生產環節全自動。107個機械手臂此起彼落,有條不紊,提取、分離、純化、配料、洗瓶、灌裝、密封、檢測、裝盒、碼垛等工序悄無聲息地完成。

全球最先進的無人生產線,超高強的防汙染技術,保證了江中產品的高品質。

機器的作用只是一方面,人的因素無疑更為關鍵。對產品質量,江中質檢中心始終一絲不苟,不敢存有任何僥倖心理。

「一直以來,特別是總書記視察三年多來,我們全部的中藥材原輔料進廠,都要進行苛刻的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檢測。生產過程當中,比如制粒、壓片、包衣、鋁塑等等,每一道工序都有嚴苛的標準。」李文貴說,除了把生產工序管起來,還要把質檢人員管起來,通過嚴格的制度化、體系化管理,在專業準入、能力考核、入職前培訓、試用考察、授權任用等方面設置門檻,保證人員信得過、做得好、管得了。

江中人對「守正」的堅持一脈相承。

目光回溯50年,1969年10月,江中的前身江西藥科學校紅旗製藥廠創立。數十名師生開荒建廠,白天上山採藥,晚上作坊熬製。

當年的第一批職工劉桂梅回憶:「我們是用煤球爐子,放一個大鋼蒸鍋,裡面熬藥汁出來,做成糖漿。」

篳路藍縷,艱苦奮鬥,學院派「出身」給了江中人嚴謹的科學態度,困難的環境給了江中人奉獻的精神。

1995至1997年,江中製藥餘干、珠湖、揚子洲聯營車間相繼投產。在籌建之初,沒有設計院,江中人自己畫圖紙;沒有安裝隊,自己動手幹;各崗位師傅爭相到基地帶教、培訓,硬是讓生產走上了正軌。

1998年GMP認證,老廠條件有限,專家都不看好,可是江中人邊學邊做,從廠房改造、設施改善、文件編寫到人員培訓……大夥挑燈夜戰,通宵達旦,最終江中以高分通過,成為全國首家獲得GMP認證的中藥製藥企業。

2002年夏天,為了解決進口設備調試難題,江中普通壓片技工夏勁松在機器旁邊蹲點兩個多月,最終發現問題,做出關鍵改進,讓高速壓片機檢測指標全部合格,德國專家心悅誠服地豎起了大拇指。

2016年3月,為了實時監測藥材種苗長勢,江中員工塗健在-2℃的低溫下,在田間搭起草棚,晝夜悉心觀察,一守就是半個月。

這樣的態度和精神,融匯在江中的產品裡,「極致」的體驗折射在細節裡。

藥材好,藥才好。健胃消食片需要太子參作為原料,江中對這味藥材的需求量佔全國總產量的30-40%。有幾年,太子參的採購價格曾經猛漲到每公斤400元,幾乎侵蝕了企業的盈利空間。但江中依然堅持採購最好的太子參,即使因此損失數個億的利潤,也要保持原材料的品質。

為了讓藥物充分作用於咽喉,草珊瑚含片即使含服到很薄也不會碎裂;參靈草在分子篩技術、去農殘和重金屬技術等的支持下,滋補效用更加突現……

這些凝聚匠心的產品,不僅受到消費者喜愛,還跟隨神舟飛船進入了太空,為航天員健康保駕護航。

江中在一段時間內曾先後試驗開發了100多種食療產品,但推向市場的還不到10種。對此,很多人都不理解,江中為什麼要把產品質量標準定得那麼高?為什麼輕易地錯過了那麼多賺錢的機會?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辛苦?

「江中骨子裡沒有投機取巧,不無謂過度地逐利。」盧小青用簡練的話語,畫出了江中人生動的形象,有力地解答了疑問。

堅守並不是遲鈍,沉下心去做事是為了厚積薄發。中醫藥事業關乎全民健康,來不得一點虛假和炒作,唯有「守正」才能行穩致遠。

江中藥谷全景(效果圖)作者:田甜

走進江中藥谷,湖光山色,風景宜人,鳥兒在天空和水面嬉戲,林間徜徉著麂子和野兔。

地處南昌灣裡梅嶺風景區腳下,佔地3000畝,只有100畝建廠房,其他地方是湖泊、草地、林子,在藍天白雲映襯下,初來乍到的訪問者恐怕難以相信,這裡居然是製藥工廠。

「藥渣餵豬餵雞;汙泥做磚;汙水通過AO工藝處理,經水壩蓄容,進行再利用。」華潤江中環境管理體系總監樂渝寧說,江中藥谷從建設之初就融入了綠色製造、節能環保的生態理念。

「天人合一、自然如是」是深植於江中人心裡的綠色發展理念。

「保守估計,藥谷的野生動物種類超過了兩百種。」今年51歲的陶天柱自豪地說。

老陶2012年到江中工作,起初是保安,一年之後開始專做野生動物保護。他每天的工作是投餵動物、巡視山林、控煙防火。七年多下來,老陶和藥谷的動物們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它們很通人性的。這麼多年來和動物相處,也培養了我的大愛之心,對大自然的理念完全改變了。」如今,老陶到山林裡去,人往前走,鳥兒們就會飛到他背上的籮筐裡找吃的,而獐子、麂子們都能聽懂他的口哨。

老陶說,不僅僅他自己,在多年的綠色發展理念薰陶下,所有江中人都有著強烈的環保意識,知道應該愛護、尊重、享受大自然。

「如果外面的人來參觀,走到林子邊上,江中人看你面生,一定會盤問你,不讓你進去。」

一家全國知名的中醫藥OTC大型企業,它的生產基地宛如一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地,被讚譽為「中國最美工廠」,這是江中人對「五大發展理念」的充分踐行,對中醫藥事業、產業發展的創新推動。

創新基因,在江中50年歷史進程中熠熠生輝。

1984年被稱作「中國企業元年」,溫暖神州大地的改革春風從農村吹到城市。當年10月,江西中醫學院黨委決定解放思想,通過改革解決藥廠的困難,通過校內競選廠長,實行責任承包製。

27歲的學院助教鍾虹光脫穎而出,被聘任為廠長,在1985年元旦走馬上任。江西中醫學院製藥廠更名為江中製藥廠,申請了「江中」牌商標。

依據與學院籤訂的承包合同,當年必須完成利潤30萬元,比1984年翻一番。目標艱巨,要實現談何容易?江中行舟,不進則退。面對產品老化、資金短缺、廠房設備陳舊等現實難題,鍾虹光開始了大刀闊斧的革新。

通過市場調查,鍾虹光和他的江中團隊了解到,消費者非常需要有利於兒童增強免疫力和食慾的保健飲料,他們果斷將原有40多種中成藥停產,轉而研發短、平、快的兒童保健飲料「寶寶康」。產品出來之後,廠領導帶著職工走街串巷、擺攤設點,全力直銷;同時組織學院師生,利用節假日有償推銷。憑著一股幹事創業的韌勁,不到3個月時間,鍾虹光就兌現了承包合同,實現利潤30萬。

從此,江中的事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1985年實現利潤200萬元,1986年實現利潤400萬元,1987年實現利潤800萬元……

時至今日,2019年6月份,世界品牌實驗室最新發布世界品牌五百強榜單,江中品牌價值高達237.36億,位居全行業第六位。

江中50年的發展,就是一部輝煌的創新創業史。

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參靈草……江中首創的中藥矯味技術,顛覆了公眾對傳統中醫藥的認知,讓中醫藥不斷走進千家萬戶,提升了國人對中醫藥保健積極作用的接納度。這是江中的創新。

探尋「智能製造新模式」,建立國際領先的中藥提取可視化、數位化智能生產線。這是江中的創新。

擁有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3個省級研究中心、2個省級創新團隊。這也是江中的創新。

堅定走品牌創新驅動之路,立足中醫藥行業,聚焦OTC品類,布局大健康產業,以中藥、大健康為代表,以OTC、健康品為主,致力於成為中藥創新的引領者,成為家中常備藥的踐行者。江中人的視野廣闊,腳步堅定。

站在50周年的時間節點,盧小青勾勒了一幅巨型發展藍圖:再過十年,當江中製藥迎來六十甲子之時,我們定能實現超越百億的目標。

守正,絕不是捧著老祖宗給的「金飯碗」不思進取;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唯一出路。讓守正和創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中醫藥事業和產業才能迎來大發展、大繁榮。

江中新科研中心 田甜/攝

去年12月29日,江中集團召開首屆人才發展大會,會上表彰了集團首屆「十佳人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江中倔匠」。

「倔匠」這個詞,令人眼前一亮。倔強與工匠精神融合在一起,撐起了江中的一片天地。

正如大會對他們的描述:江中人才脊梁堅挺、永不言棄、執著擔當、奮鬥進取的精神以及職業專業、才華出眾、精於此道、以此為生。

李詒光就是「倔匠」中的一員,他是集團研發技術總監。

「在我看來,『倔匠』的含義就是,堅持在一個崗位上非常專注、精益求精地不停往前走。要有求真精神,傳承江中在中醫藥領域的『學院派』作風。」

這是江中人50年來不變的情懷。

「江西藥科學校紅旗製藥廠」這個名字,為江中注入了紅色基因。當年的江西中醫學院,校址位於南昌陽明路,這也給江中帶來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格致,是求真務實;紅色,是家國情懷。

「江中為什麼一直致力於做中藥產業?為的就是把中華民族的瑰寶發展好、繼承好,一切為了人民的健康!」華潤江中副總經理徐永前的話擲地有聲。

江中人半個世紀來根植中醫藥行業,打造一批家喻戶曉、群眾喜愛、安全有效、性價比高的良心產品,為的就是這一初心和使命。

2019年2月,華潤醫藥控股有限公司戰略重組江西江中製藥(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股權交割。3月,「江西江中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華潤江中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潤江中,成為華潤集團一級利潤中心。

江中製藥50年發展史,迎來華麗轉身,從省屬國企蝶變為央企。

眾所周知,華潤是一家擁有光榮歷史的央企。從1938年建立開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華潤在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搭建新中國與世界貿易溝通橋梁、帶動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等方面做出了獨特而重大的貢獻。

江中融入華潤,正是紅色基因的再光大,家國情懷的再彰顯。

江中起航向百年,勢將揚帆潤江海。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江中正一如繼往地堅定踐行「家中常備藥」發展定位,傳承中醫藥深厚歷史文化,打造大健康經濟增長新引擎,用極致創新的理念,讓中醫藥智慧飛入尋常百姓家。

相關焦點

  • 守正創新 奮力前行 中國農大第四屆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四...
    校長孫其信作《守正創新,奮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工作報告孫其信作《守正創新,奮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是黨和國家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學校極不平凡、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的難忘的一年。
  • 元亨利貞之貞:守正之中要有鋒芒,活在當下,擁抱未來!
    「守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守正」,意為恪守正道,胸懷正氣,行事正當。司馬遷在《史記禮書》中講:「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意思是,老實守規矩的人被世人輕侮,而僭越貪婪奢侈糜爛的人反而神氣威風。此乃是針砭時弊,強調要恪守正道。「正」者,大道也。既包含道德操守,又包含客觀規律,還包含正確理論。從哲學上講,它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 江中食療王曉普:品牌勢能、品類創新、私域流量,老品牌如何思變?
    在近日的浪潮新消費會員活動中,圍繞品牌創新與激活,晟道投資副總裁、江中食療副總經理王曉普結合江中食療的實操案例與會員們進行了深度分享。江中食療曾是江中集團子公司,2013年推出「養胃」概念猴姑餅乾,但賣到8億之後,因為品牌、渠道、機制等問題,一直徘徊不前。2018年晟道投資控股江中食療,通過一系列的「變革」,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 拐點已至:網絡電影的守正與創新
    2015年,中國的4 G用戶量取得爆發性增長,同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 ,為其商業化運作甚至是藝術創作帶來了新的思路。2016年,「網際網路+」和「網絡大電影」雙雙入選了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2016年) 》十大新詞,二者於時代潮頭的並肩而立,成為各路資本討論和關注的對象。
  •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吳振磊:守正出新,無懼挑戰開創新局
    因地因時制宜,守正創新發展Q:中國MBA教育網記者: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辦之際有哪些成功的模式是被傳承下來,並且可以未來繼續發揚的?吳振磊:西北大學經濟學與管理學學科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912年就設立商科,1985年成立經濟管理學院,1996年成為國內第三批MBA受批院校,1997年開始招生。
  • 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以唐卡藝術助力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三是技法上不斷探索創新。幾十年來,桑傑本精心鑽研唐卡藝術,不但在繪畫技能上得到不斷進步,而且有意識地關注並學習了本民族其他畫派的藝術之長和漢地傳統佛教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進一步開拓了視野,豐富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力,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人物形象逼真,色彩豐富自然,描線簡潔流暢,繪製細膩華麗,布局開闊大方,具有層次感、韻律感和良好的美學欣賞價值。
  •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守正創新夯實媒體融合發展基石
    三、融合發展離不開改革創新。當前,媒體融合加速推進,各家媒體都立足自身優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取得一定的效果,都有創新與突破,但也看到依然存在著頭部作品偏少、發展不平衡、受眾不夠廣、實力都不強、觀念仍陳舊、機制沒到位、人才較缺乏等問題。
  • 比大熊貓還瀕危的動物:從常見到極危,只用了五十年
    比大熊貓還瀕危的動物:從常見到極危,只用了五十年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物種,有一些物種的數量是比較多的,繁殖能力也比較強。當然也存在一些物種的數量是非常少的,所以就成為了瀕危的動物。今天帶大家了解的,可以說是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這一種動物從非常常見到變得極危,僅僅用了五十年的時間,你知道是哪一種動物嗎?
  • [年報]江中藥業:2016年年度報告
    [年報]江中藥業:2016年年度報告 時間:2017年03月24日 19:00:37&nbsp中財網 公司代碼:600750 公司簡稱:江中藥業 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
  • 智饌(武漢)餐飲品牌江小八章魚小丸子源於正宗成於創新
    原標題:智饌(武漢)餐飲品牌江小八章魚小丸子源於正宗成於創新智饌(武漢)餐飲品牌江小八章魚小丸子源於正宗成於創新。江小八章魚小丸子市場前景看好颳起美食旋風在日本,章魚小丸子又被稱為章魚燒,是日本相當知名的國粹小吃,不過,在引進中國之後也是深受食客的喜愛,不僅如此,其還在北京、武漢、安徽等各大城市中颳起了一陣美食旋風。
  • 之江學院院長姜少飛教授與新生分享「創新」感悟
    對於一所大學而言,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創新人才是根本的責任和使命
  • 守正創新 撰寫壯瑤醫藥發展「良方」
    在今年7月的一場交流活動中,中方相關機構向泰國相關部門贈送了由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研發的芳香化溼香囊。今年以來,廣西國際壯醫醫院、自治區博物館、廣西物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名出品壯藥防疫文創香囊,將傳統醫藥文化與民族非遺文化融合,在防病闢穢的同時,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讓傳統中醫藥文化與廣西民族非遺文化走向世界。
  • 師古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本報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王君平)以「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前景探討及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主題,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論壇日前在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人民網、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舉辦。
  • 《守正創新 砥礪前行》思政公開課在雲藝開講
    思政課現場  攝影:侯贇 近日,2020年秋季學期全國藝術院校「藝術名家領讀經典」 ——《守正創新 砥礪前行》思政公開課第七講「不忘從藝初心 探究舞蹈真諦」在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舉行。
  • 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五十人論壇2019年(秋季)會議昨召開
    2019年9月20日,中國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五十人論壇2019年(秋季)會議暨前海國際保理論壇成功召開。會議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指導,廣東省商業保理協會、深圳市商業保理協會、中國供應鏈金融五十人論壇、中國商業保理五十人論壇主辦,深圳市商業保理協會承辦。
  • 沈洪兵院士:醫學教育,在「變」與「不變」之間尋求創新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新挑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新任務,適應世界醫學發展的新要求,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醫學教育定位為事關國家、事關民族、事關未來的重要基石,提出要全力推動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
  • 張嘉鑫:以跨江融合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中產業園區發展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長三角地區要發揮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作用。2019年,長三角三省一市(滬蘇浙皖)的GDP總量已達到23.7萬億元,約佔全國GDP總量的24%。
  • 溫州非遺:五十丈粉幹製作技藝
    五十丈粉幹製作技藝是平陽縣南雁鎮五十丈村的一項傳統技藝,可追溯的歷史有300多年。該村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雁蕩山南面,有碧海天城、石狗山、雁池等景點,滿山竹林,古樹參天,是個有名的古村落,東臨嶽溪,山泉水清冽甘甜。
  • 從刷屏到好評,疫情下的江中食療做對了什麼?
    自2013年起,江中食療就針對養胃需求,先後推出了江中猴姑餅乾和江中猴姑米稀胃早餐,餐,打出了食療養胃的功效,得到了不少用戶的喜愛和認可。但從2014年推出第一款食療食品猴姑餅乾不到半年,市場上就冒出數百個山寨「猴菇」,江中只好在兩年中兩換包裝,並在2014年12月遠赴泰國,投入巨資製作了猴子姑娘的形象,才讓品牌有了獨特的辨識度。
  • 為自己倒一杯好喝的江小白 感受平淡生活中的小幸福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江小白最新資訊 > 正文 為自己倒一杯好喝的江小白 感受平淡生活中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