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2月13日電(卞小燕 沈文)「Great changes!」2月10日,鹽城市大豐區國家4A級景區荷蘭花海內,荷蘭鬱金香種植專家尼可·卡義克用中英雙語邊說邊比劃,「最大的變化是鬱金香開放的時候,遊客過去喜歡站到花田裡拍照,一腳下去,我5個月的心血就白費了!如今很少有人不聽勸!」
    作為一名國際友人,尼可在2013年荷蘭花海建成時來到大豐,並長居於此致力於鬱金香種球及種植技術的研究。「這是我在大豐度過的第三個中國年。」在尼可眼裡,喜歡熱鬧的中國人文明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只看不動手,真正喜歡賞花的遊客多了。」
    放眼荷蘭花海2000畝核心區,正在盛開的戶外花卉很少。大豐區新豐鎮黨委副書記、荷蘭花海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副主任潘勇說,花海的草坪下都是去年11月底種植的鬱金香種球,待到今年4月,這裡便是鬱金香的王國。雖然鬱金香綻放的時節未到,但長三角遊客對花海熱情不減。從正月初一到初三,日客流量均在5萬人次左右。牽引遊客目光的,除了景區內花市的各種花草,還有極富中西特色的節目演出,以及歐洲風情街、聖勞倫斯婚紗攝影塔,風車、草坪、河網、奶牛等抬眼可見的荷蘭元素,支撐花海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興旅遊景區。
    「雖然沒看到鬱金香,但荷蘭花海環境好,別的不說,單看廁所就可見一斑。」上海遊客張孝林第一次走進荷蘭花海,在花市出口,一家人捧著四五盆鮮花,興致勃勃。城市旅遊先從廁所革命抓起。走進洗手間,裡面的乾淨度著實讓人吃驚:掛衣鉤、手機託盤,座便器上的藍色按鈕,輕輕一按便自動更換坐墊上的一次性塑料紙,衛生又極具人性化。
    遊樂場、咖啡館、4D影院,徜徉花海,你會發現花海如同一個微縮的城市綜合體,人氣爆棚,但進出有序,不聞嘈雜喧譁;景區門口汽車排出數裡以外,但車頭統一向外,停放整齊;長長的歐洲風情街,特色小吃吸引遊客,竹籤、塑料杯、餐巾紙鮮有落地;花市門口,人流量特別大,分設兩處的進出口將流客有序分流。
    「隨著景區知名度不斷擴大,每到節假日,客流量激增,最多時一天接待30多萬。」潘勇說,文明景點文明旅遊要靠遊客,也要靠景區。遊客層次不同,但來的都是客,作為景區,不能挑剔遊客,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務。荷蘭花海所在的新豐鎮,位於城郊結合部,卻配備了600多名身著「藍色衝鋒衣」的環衛工人。這支環衛大軍來自附近農村,上崗前都經過培訓。「廁所一人一保潔,垃圾落地5分鐘內清除。」精緻的服務和管理擦亮荷蘭花海的金字招牌,反過來也影響著遊客的行為舉止。「觀花賞景全靠心情。做好服務和正確引導,相信沒有遊客願意破壞這份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