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常豔旭、張文濤分別榮獲天津青年創新能手、天津青年創優能手榮譽稱號
第二屆「天津青年創新能手」「天津青年創業能手」「天津青年創優能手」名單揭曉,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常豔旭榮獲天津市創新能手榮譽稱號,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治醫師張文濤榮獲天津市創優能手榮譽稱號。獲獎數量位居天津市前列。
「天津青年創新(創業、創優)能手」主要表彰在基層一線崗位上做出突出業績或在重大事件、重點工程以及相關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青年典型。這是團市委進一步發揮青年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引導全市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於創新創造,積極投身「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的偉大實踐,真正把青年生力軍作用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在全社會營造出創新創業創優的濃厚氛圍。評選活動自2020年10月下旬啟動,經過分類推薦、區局級初評、市級複評和終評四個階段進行,經過緊張激烈的終評,20名同志獲得「天津青年創新能手」, 20名同志獲得首屆「天津青年創業能手」,20名同志獲得首屆「天津青年創優能手」。
天津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本次評比,廣泛宣傳,精心組織,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評選程序,自下而上進行選拔推薦。通過參評人選集中評審及材料審核考察,經過天津市複評、終評,我校常豔旭、張文濤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天津青年的優秀代表,展現了我校及附屬醫院青年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的良好精神面貌,成為廣大天中青年學習的榜樣。校團委將不斷團結引領廣大青年,深刻認識當前所處的偉大時代,倍加珍惜奮鬥的青春時光,愛黨愛國、堅定理想,修身修德、錘鍊品格,真學真幹、矢志努力,勇做創新驅動發展的開拓者,敢做青年奮鬥創業的圓夢者,爭做立足本崗創優的帶頭者,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為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作出更大貢獻。
岐黃科技先鋒 勇擔戰疫責任——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
常豔旭
常豔旭,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創新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天津市特殊人才培養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
一、 深耕中醫藥創新研究,科研碩果纍纍
中醫藥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讓中國傳統醫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科研攻關首當其衝,常豔旭將此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他作為中藥學學科中青年骨幹,圍繞現代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的核心科學問題。
①率先提出「中藥活性整合指紋」概念,從中藥整體和化學成分原始比例篩選中藥活性成分群,有別於主流的還原分析模式,為揭示中藥「什麼成分有效」提供技術支撐。
②建立了中藥複雜化學成分體內外高效檢測方法,顯著提升微量成分的檢測容量、速度與靈敏度,為回答「中藥含有什麼成分、在體內如何變化」提供方法借鑑;
③率先建立了環境友好的中藥質量評價綠色前處理的關鍵技術,極大減少有機有毒試劑使用,促進科學研究與環境「和諧」發展。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所在,原創成果愈多,彰顯中藥現代化的硬核。他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等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國際合作項目、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等重大項目。發表SCI收錄論文110餘篇(第一/通訊84篇),總引用1200餘次;申請發明專利18項,其中授權12項;先後獲得省部級獎勵8項。
常豔旭總說,科研要服務產業、服務社會,方顯大學實驗室的真正價值所在。他開創的活性指紋技術、微量成分檢測、整體藥代動力學研究成果應用於康緣藥業、步長藥業、神威製藥,為企業中藥複方產品國際化提供技術支撐;他取得的9項授權專利,極大的提升了舒血寧注射液、腦心通膠囊、複方瓜蔞片藥品質量與市場佔有率。其中,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熱毒寧注射液年銷售額從項目實施前10億元漲到18億元。步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腦心通膠囊近三年新增銷售額累計30億元,新增利潤5億元和新增稅收5億元。康乃爾藥業丹蔞片年銷售額從項目實施前1600萬元增長到1.9億元。通過實驗室基礎研究與中藥產業結合,提升了企業藥品的科技內涵,極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運用中醫藥創新技術,抗擊新冠疫情
在疫情期間,常豔旭作為研究骨幹參加天津科技重大專項與工程計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項目「中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臨床臨床指南推薦的解表祛溼藥通過免疫調節治療新冠肺炎的機理研究等科研任務,為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中醫藥科技力量。在導師張伯禮院士的帶領下,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參與完成百種常用抗病毒中成藥收集、研究方案制定和研究工作,確認多種中成藥具有抑制肺細胞纖維化和「細胞因子風暴」作用,為後期中藥防治、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用藥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春節期間,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成百上千個中藥組分「抗新冠病毒」活性篩選,為加快救治方案的優化和「三藥三方」中「一方」提供理論依據;建立了宣肺敗毒方質量評價方法,為宣肺敗毒顆粒研製提供技術保障,有利支撐防控救治工作。
三、發揮中醫藥技術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利用自身專業和技術優勢,在連雲港市「脫貧攻堅」工作中,在東海縣李埝林場協助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千畝中藥青蒿規範化種植基地,幫助農村調整種植結構,使周邊十幾個自然村千餘農戶受益。把中醫藥科技創新的智慧,播撒到田間,為脫貧攻堅助力添磚,貢獻天中人的智慧和力量。
(向上滑動啟閱)
專注醫研 投身抗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肝膽科主治醫師張文濤
張文濤,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治醫師。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認認真真,勤勤懇懇,較好的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臨床帶教及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授課工作,充分履行好醫生與教師的雙重責任。與此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多次參加線上線下各種義診活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兩次請戰援鄂,在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中表現優異,先後榮獲「江夏方艙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一、專注醫研 服務病患
他刻苦鑽研醫術,多次被外派進修學習新技術,4次代表天津參加全國肝病專業高水平競賽,榮獲2017年度「全國肝病思維訓練營」華北賽區初賽優勝獎及半決賽優秀獎。多次參加天津中醫藥學會消化疾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杏林青苗」青年論壇研討會,並多次獲得一等獎;曾參加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年會,在青年醫師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獲得三等獎。近年來參加重點培訓項目多項,比如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主辦的《慢性B肝幹擾素治療臨床研修班》;天津市衛健委主辦的《天津第二屆感染骨幹研修班》、國家衛健委主辦的《腫瘤微創介入-TACE專項能力培訓》、國家衛建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細菌真菌感染診治培訓項目(培元計劃)》等,其餘大小學術會議不計其數,通過以上長期的基礎理論學習及以上項目的學習和考核,充分掌握肝病專科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為更好的服務廣大病患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臨床技術上,在熟練掌握肝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腹水濃縮回輸等專科診療技術同時,積極參加院外進修學習,曾於浙江大學第一醫院進修學習人工肝技術,充分掌握了人工肝技術及深靜脈穿刺技術,為科室人工肝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掌握肝膽疾病相關介入技術,作為青年技術骨幹,承擔科室肝癌血管介入及膽道置管引流、支架植入等診療工作。在專業技術能力上得到業內認可的同時,在廣大病患中也贏得較好的口碑。在參與工作的同時,張文濤同志積極參與臨床科研工作,目前共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局級課題、院級課題多項,發表文章多篇。
二、潛心教學 薪火相傳
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本人還承擔著臨床帶教及大學授課工作,每年帶教實習醫生30餘人,住院規培醫師10餘人。在大學承擔《中醫內科學》教學工作,課前認真備課,撰寫教案,課中生動活潑,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不拘於教材,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容易,學得愉快,獲得了廣大實習醫生、規培醫生、在校學生的一致好評。
三、投身抗疫 敬佑生命
張文濤作為青年醫師、共產黨員,在新冠疫情爆發之時瞞著家人兩次請戰,隨天津市第十二批醫療隊出徵,馳援武漢,編入「國家援鄂中醫醫療隊」,運用自身專業優勢,發揮中醫藥特色,參與江夏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方艙工作是對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密不透氣的防護裝備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會造成脫水、呼吸困難、缺氧等,每次出艙他的全身都已溼透,面部布滿勒痕。在第一次進艙工作時他護目鏡意外滑落,雖經緊急處置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但仍給他造成極大心理壓力,但他迅速調整心態,沒有將這個意外告訴家人,繼續忘我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援鄂期間張文濤的父親突發腦血管病被緊急送往醫院住院治療,為不影響他在前線工作家人隱瞞了這一情況,直到病情穩定後才告知於他,得知這一情況後他含淚毅然決定堅守抗疫一線,他說:「戰時盡忠便無法膝前盡孝」,在「大疫」面前盡顯青年「大義」。
經過近1月的努力,他與戰友一道創造了90例治癒、13例轉出、無1例加重或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佳績,他本人也被評為方艙醫院「先進個人」。同時,在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評選活動中他脫穎而出,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並被央視《新聞聯播》節目重點報導。
來源:天中青年
編輯:郭羽騏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天中青年。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