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喜報!

2021-01-16 教育看濰坊

天津中醫藥大學常豔旭、張文濤分別榮獲天津青年創新能手、天津青年創優能手榮譽稱號

第二屆「天津青年創新能手」「天津青年創業能手」「天津青年創優能手」名單揭曉,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常豔旭榮獲天津市創新能手榮譽稱號,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治醫師張文濤榮獲天津市創優能手榮譽稱號。獲獎數量位居天津市前列。

「天津青年創新(創業、創優)能手」主要表彰在基層一線崗位上做出突出業績或在重大事件、重點工程以及相關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青年典型。這是團市委進一步發揮青年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引導全市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勇於創新創造,積極投身「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的偉大實踐,真正把青年生力軍作用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在全社會營造出創新創業創優的濃厚氛圍。評選活動自2020年10月下旬啟動,經過分類推薦、區局級初評、市級複評和終評四個階段進行,經過緊張激烈的終評,20名同志獲得「天津青年創新能手」, 20名同志獲得首屆「天津青年創業能手」,20名同志獲得首屆「天津青年創優能手」。

天津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本次評比,廣泛宣傳,精心組織,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嚴格評選程序,自下而上進行選拔推薦。通過參評人選集中評審及材料審核考察,經過天津市複評、終評,我校常豔旭、張文濤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天津青年的優秀代表,展現了我校及附屬醫院青年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的良好精神面貌,成為廣大天中青年學習的榜樣。校團委將不斷團結引領廣大青年,深刻認識當前所處的偉大時代,倍加珍惜奮鬥的青春時光,愛黨愛國、堅定理想,修身修德、錘鍊品格,真學真幹、矢志努力,勇做創新驅動發展的開拓者,敢做青年奮鬥創業的圓夢者,爭做立足本崗創優的帶頭者,在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為加快建設「五個現代化天津」作出更大貢獻。

岐黃科技先鋒 勇擔戰疫責任——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

常豔旭

常豔旭,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131」創新人才第一層次人選,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天津市特殊人才培養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

一、 深耕中醫藥創新研究,科研碩果纍纍

中醫藥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讓中國傳統醫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科研攻關首當其衝,常豔旭將此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他作為中藥學學科中青年骨幹,圍繞現代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的核心科學問題。

①率先提出「中藥活性整合指紋」概念,從中藥整體和化學成分原始比例篩選中藥活性成分群,有別於主流的還原分析模式,為揭示中藥「什麼成分有效」提供技術支撐。

②建立了中藥複雜化學成分體內外高效檢測方法,顯著提升微量成分的檢測容量、速度與靈敏度,為回答「中藥含有什麼成分、在體內如何變化」提供方法借鑑;

③率先建立了環境友好的中藥質量評價綠色前處理的關鍵技術,極大減少有機有毒試劑使用,促進科學研究與環境「和諧」發展。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所在,原創成果愈多,彰顯中藥現代化的硬核。他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等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國際合作項目、天津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等重大項目。發表SCI收錄論文110餘篇(第一/通訊84篇),總引用1200餘次;申請發明專利18項,其中授權12項;先後獲得省部級獎勵8項。

常豔旭總說,科研要服務產業、服務社會,方顯大學實驗室的真正價值所在。他開創的活性指紋技術、微量成分檢測、整體藥代動力學研究成果應用於康緣藥業、步長藥業、神威製藥,為企業中藥複方產品國際化提供技術支撐;他取得的9項授權專利,極大的提升了舒血寧注射液、腦心通膠囊、複方瓜蔞片藥品質量與市場佔有率。其中,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熱毒寧注射液年銷售額從項目實施前10億元漲到18億元。步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腦心通膠囊近三年新增銷售額累計30億元,新增利潤5億元和新增稅收5億元。康乃爾藥業丹蔞片年銷售額從項目實施前1600萬元增長到1.9億元。通過實驗室基礎研究與中藥產業結合,提升了企業藥品的科技內涵,極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運用中醫藥創新技術,抗擊新冠疫情

在疫情期間,常豔旭作為研究骨幹參加天津科技重大專項與工程計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項目「中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臨床臨床指南推薦的解表祛溼藥通過免疫調節治療新冠肺炎的機理研究等科研任務,為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中醫藥科技力量。在導師張伯禮院士的帶領下,參與新冠疫情防控,在短期內參與完成百種常用抗病毒中成藥收集、研究方案制定和研究工作,確認多種中成藥具有抑制肺細胞纖維化和「細胞因子風暴」作用,為後期中藥防治、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用藥選擇提供了科學依據。春節期間,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成百上千個中藥組分「抗新冠病毒」活性篩選,為加快救治方案的優化和「三藥三方」中「一方」提供理論依據;建立了宣肺敗毒方質量評價方法,為宣肺敗毒顆粒研製提供技術保障,有利支撐防控救治工作。

三、發揮中醫藥技術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利用自身專業和技術優勢,在連雲港市「脫貧攻堅」工作中,在東海縣李埝林場協助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千畝中藥青蒿規範化種植基地,幫助農村調整種植結構,使周邊十幾個自然村千餘農戶受益。把中醫藥科技創新的智慧,播撒到田間,為脫貧攻堅助力添磚,貢獻天中人的智慧和力量。

(向上滑動啟閱)

專注醫研 投身抗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肝膽科主治醫師張文濤

張文濤,中共黨員,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主治醫師。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認認真真,勤勤懇懇,較好的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臨床帶教及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授課工作,充分履行好醫生與教師的雙重責任。與此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多次參加線上線下各種義診活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兩次請戰援鄂,在奔赴武漢抗擊疫情中表現優異,先後榮獲「江夏方艙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一、專注醫研 服務病患

他刻苦鑽研醫術,多次被外派進修學習新技術,4次代表天津參加全國肝病專業高水平競賽,榮獲2017年度「全國肝病思維訓練營」華北賽區初賽優勝獎及半決賽優秀獎。多次參加天津中醫藥學會消化疾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杏林青苗」青年論壇研討會,並多次獲得一等獎;曾參加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肝病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學術年會,在青年醫師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獲得三等獎。近年來參加重點培訓項目多項,比如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主辦的《慢性B肝幹擾素治療臨床研修班》;天津市衛健委主辦的《天津第二屆感染骨幹研修班》、國家衛健委主辦的《腫瘤微創介入-TACE專項能力培訓》、國家衛建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的《細菌真菌感染診治培訓項目(培元計劃)》等,其餘大小學術會議不計其數,通過以上長期的基礎理論學習及以上項目的學習和考核,充分掌握肝病專科及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為更好的服務廣大病患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臨床技術上,在熟練掌握肝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腹水濃縮回輸等專科診療技術同時,積極參加院外進修學習,曾於浙江大學第一醫院進修學習人工肝技術,充分掌握了人工肝技術及深靜脈穿刺技術,為科室人工肝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掌握肝膽疾病相關介入技術,作為青年技術骨幹,承擔科室肝癌血管介入及膽道置管引流、支架植入等診療工作。在專業技術能力上得到業內認可的同時,在廣大病患中也贏得較好的口碑。在參與工作的同時,張文濤同志積極參與臨床科研工作,目前共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局級課題、院級課題多項,發表文章多篇。

二、潛心教學 薪火相傳

在做好醫療工作的同時,本人還承擔著臨床帶教及大學授課工作,每年帶教實習醫生30餘人,住院規培醫師10餘人。在大學承擔《中醫內科學》教學工作,課前認真備課,撰寫教案,課中生動活潑,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不拘於教材,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容易,學得愉快,獲得了廣大實習醫生、規培醫生、在校學生的一致好評。

三、投身抗疫 敬佑生命

張文濤作為青年醫師、共產黨員,在新冠疫情爆發之時瞞著家人兩次請戰,隨天津市第十二批醫療隊出徵,馳援武漢,編入「國家援鄂中醫醫療隊」,運用自身專業優勢,發揮中醫藥特色,參與江夏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在方艙工作是對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密不透氣的防護裝備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會造成脫水、呼吸困難、缺氧等,每次出艙他的全身都已溼透,面部布滿勒痕。在第一次進艙工作時他護目鏡意外滑落,雖經緊急處置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但仍給他造成極大心理壓力,但他迅速調整心態,沒有將這個意外告訴家人,繼續忘我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援鄂期間張文濤的父親突發腦血管病被緊急送往醫院住院治療,為不影響他在前線工作家人隱瞞了這一情況,直到病情穩定後才告知於他,得知這一情況後他含淚毅然決定堅守抗疫一線,他說:「戰時盡忠便無法膝前盡孝」,在「大疫」面前盡顯青年「大義」。

經過近1月的努力,他與戰友一道創造了90例治癒、13例轉出、無1例加重或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佳績,他本人也被評為方艙醫院「先進個人」。同時,在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評選活動中他脫穎而出,評為「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並被央視《新聞聯播》節目重點報導。

來源:天中青年

編輯:郭羽騏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天中青年。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玻璃拔罐具國際標準天津制定
    內容提要:從市教委獲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日前正式發布中醫藥國際標準《中醫藥——玻璃拔罐具》,該標準由天津中醫藥大學郭義教授領銜,孟向文教授、楊毅副教授、趙雪副教授等組成的針灸標準化研究團隊主導制定。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國標碼:13899以下簡稱東方學院)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國家唯一的中醫藥「211」工程建設高校)申辦,2005年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學院。
  • 「十三五」期間天津實現城鄉中醫藥服務網絡全覆蓋 大小醫院 都能...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天津北方網訊:「醫術精湛,情暖人心」,近日,家住紅橋區的患者邵阿姨將一面錦旗送到「90後」醫生韓偉和段成鈺手中。「十三五」期間,本市統籌推進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鼓勵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壯大各層次中醫藥人才隊伍,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使中醫藥文化不斷得到發展和加強。到2019年,全市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都具備開展2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的能力。
  • 喜報!商丘市一高再創佳績,文理雙冠!另附精英榜!
    喜報!商丘市一高再創佳績,文理雙冠!另附精英榜!河南農業大學朱聖印 河南農業大學範夢雅 河南農業大學劉 創 河南農業大學張婉婕 河南中醫藥大學黃文藝 河南中醫藥大學曹鑫雨 河南中醫藥大學陳若冰 河南中醫藥大學方紫涵 河南中醫藥大學
  • 《中醫藥——玻璃拔罐具》國際標準發布
    《中醫藥——玻璃拔罐具》國際標準發布 2021-01-1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8所中醫藥大學遭除名?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強內涵才是正道
    近日,世界醫學院校名錄(WDMS)將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8所中醫藥大學除名,引發了中醫藥專業學生的憂慮。那麼,世界醫學院校名錄的認證是否權威?對於國內中醫藥院校的發展是否會產生影響?浙江新聞客戶端專訪了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教授。
  • 浙江省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陳水華館長和浙江中醫藥大學陳忠校長共同籤訂框架協議11月20日,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千年戰疫有岐黃」展覽開幕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辦。陳水華館長受邀參加開館儀式,並代表浙江省博物館與浙江中醫藥大學籤訂框架協議,共建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於2009年建成,是經省文物局批准的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2013年,博物館獲批成為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2018年,入選省高校文化育人示範載體。
  • ...中醫藥大學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論文闡述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陳凱先院士和陳紅專教授受邀共同撰寫《中醫藥防治COVID-19》(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mbating COVID-19)的社論,日前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在線發表。
  • 浙江中醫藥大學海外戰疫有「方」
    本報訊 近日,聚焦中醫藥和數字城市服務兩大領域的浙江省首場服務貿易雲展會舉辦,會上簽署了《浙江省中醫藥服務雲平臺戰略合作備忘錄》,150多名海外嘉賓線上出席,「中醫藥抗疫服務專場」由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共同舉辦。
  •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正式開業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開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7月21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燒鍋院區開業儀式暨大型惠民義診周啟動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活動當日,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畢明深、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處處長李紅梅、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醫政處處長郭建濤、農安縣委縣政府縣委常委、副縣長林鳳生、衛計局局長張凱等省市縣領導及中醫藥大學領導出席儀式。 儀式上,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畢明深發表了重要講話。
  • 關於銅川市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
    銅川市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向我局申請變更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經審核,擬同意醫院申請,現予以公示:一、醫療機構基本情況1、醫療機構名稱:銅川市中醫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七臨床醫學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楊博華怎麼樣
    那麼,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楊博華怎麼樣?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楊博華怎麼樣著作《中醫藥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蚓黃散外治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三等獎。二、怎么正確選擇醫生1、不知道看什麼科很多時候只知道自己哪裡有不舒服,究竟該看什麼心裡沒有底。
  • 南京中醫藥大學再次獲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審批結果,南京中醫藥大學與德國德勒斯登國際大學(Dresde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合作舉辦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成功獲批。
  • 中醫藥特色+科技影響力 全國中醫院權威排名出爐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醫院管理分會發布《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中醫醫院評價研究報告(2020年)》,並附《基於中醫藥特色優勢和科技影響力的公立地市級及以上三級中醫醫院TOP100(2020
  • 聚焦|甘肅中醫藥大學學生會組織改革情況
    根據《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章程》和《甘肅中醫藥大學 學生會章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經校團委研 究,報請團省委及校黨委同意,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次學生 代表大會擬定於 10 月 29—30 日召開。
  • 為貴州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 貴州中醫藥大學召開「十四五」第一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新時代貴州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工作,2021年1月4日,貴州中醫藥大學召開「十四五」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全體校領導、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
  • 2015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優秀人才獎勵名單
    完成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完成人員:彭清華 姚小磊 王方 李懷鳳 彭俊 王芬 陳佳文 李海中 吳權龍 譚涵宇中藥大品種丹紅注射液藥效物質基礎、作用機制、質量控制及產業化完成單位:山東丹紅製藥有限公司 天津中醫藥大學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南開大學完成人員:趙步長 王躍飛 朱明軍 韓際宏 樊官偉 陳韻岱 李學林
  • 【最美中醫藥人】白衣天使前線「戰鬥」紀實
    ——援武漢醫療隊護師梁敏26日,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15人組成的第一批醫療救援隊迅速開展救治培訓後,立即趕往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開展對接與入駐工作。13:50,順利入駐醫院,立即投入救援工作。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醫療救援隊配合負責一個28張床位的病區。
  • 福建中醫藥大學2019年招生章程
    福建中醫藥大學2019年招生章程  為了規範招生工作,保證我校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制定本章程。
  • 陝西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順利通過陝西省科技廳審核驗收
    2020年12月16日,陝西省科技廳組織動管會專家對陝西中醫藥大學新建成的實驗動物中心進行了現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