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2004年引進了山東青州式大棚及其瓜菜生產技術,經過10餘年發展並借鑑全國各地大棚經驗.成功研發出了適宜晉中市發展的TGL一1028型大棚。該大棚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經發展到3萬畝.填補了太谷縣瓜菜生產早春和晚秋的空白。實現了瓜菜的周年生產。特別是大棚甜瓜通過實施吊蔓和套袋新技術。甜瓜產量、品質、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從定植到收穫,短短4個月時間,畝產值就可達2.5萬元左右。現將大棚薄皮甜瓜吊蔓套袋高效栽培技術總結介紹如下。
1選用優良品種
春季大棚栽培薄皮甜瓜,宜選用早熟、耐寒、抗病、糖度高、風味好的品種。
2 培育壯苗
2.1 浸種催芽 播種前先曬種兩天。曬種後,可用溫水浸種.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並不斷攪拌,待自然冷卻後再浸種6小時;也可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然後將種子撈出用清水反覆衝洗乾淨後再用清水浸種4小時。經浸種處理後將種子撈出瀝乾水分,用乾淨紗布包裹,放在溫度為28~30℃的條件下催芽,胚根長至長5mm左右(露白)開始播種。
2.2 營養土配製 育苗應在地勢高燥、透光良好的日光溫室中進行。用前茬未種過瓜類並經過篩的無病菌菜園土2份與過篩腐熟馬糞等農家肥1份混合均勻配製成營養土。在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搗碎的過磷酸鈣1kg(或三元複合肥0.5kg)、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g和適量的草木灰,混合均勻後裝入規格為8cmx10cm的營養缽中,然後將營養缽整齊、緊密地擺放於苗床內。
2.3 播種 大棚甜瓜2月中旬播種。播種前一天將營養缽澆透,播種前將營養缽淋溼,撒上厚0.5cm的細沙土,然後在每個營養缽中放人1粒發芽的種子。將種子平放,胚芽朝下,然後覆蓋厚1cm的營養土,在覆土上面輕輕噴灑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1200倍液,然後覆蓋地膜和小拱棚。
2.4 苗期管理
2.4.1 溫度管理。從播種到出苗,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溫度15~18℃。播種3天後,70%破土時應去掉地膜,白天溫度25℃,夜間溫度12—13℃;90%出苗後立即通風降溫,以防下胚軸拉長造成徒長。定植前7天通風煉苗,白天溫度保持在22—25℃,夜間溫度10~12℃。
2.4.2 光照管理。每天至少保證8小時光照時間。可在育苗棚後牆張掛反光幕增加光照。光照不足或遇連續陰天時,需用專用燈補光,一般每8平米苗床需1盞1000W的補光燈。陰天保證補光12小時,光照不足時,晚上放下草簾或保溫被後需再補光6小時。
2.4.3 水分管理。在播種時澆足水的情況下,第1片真葉出現前,一般不宜澆水。苗期可視墒情澆水1~2次,臨定植前3—5天可澆一次水。另外,甜瓜幼苗出土後,在苗床上撒厚度為0.5~1.0cm的潮溼營養土,可填補裂縫和保墒。
2.4.4 病害防治。為防止苗期病害發生,可噴施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1000倍液。每隔7天一次.共3次。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3月上旬甜瓜定植前深翻土壤,深翻前每畝撤施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kg和40%五氯硝基苯粉劑10kg進行土壤消毒。重施基肥,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kg,過磷酸鈣100kg、硫酸鉀複合月巴50kg。
3.2 做壟 大棚內採用高壟雙行種植。高壟雙行按梅花三角形栽培,壟面寬70~75cm,株距35—40cm。壟溝寬45~50cm、深20cm。甜瓜定植在壟的兩半坡,此時小行距(壟上的兩行甜瓜間距)50cm、大行距(操作行)為70cm。並在小行覆蓋地膜。
3.3 定植 定植前5~7天覆棚保溫暖地,當10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採用坐水穩苗法進行定植,先打孔,後注足水,趁水未滲前將營養缽苗坨栽在穴內並填土,保持苗坨與壟面相平,然後加蓋小拱棚。如果在小拱棚外再加蓋一層小草簾,可再提早7天上市。也可以加蓋雙層小拱棚不蓋小草簾。注意定植後儘量不放風或放小風;定植需在上午結束.否則次日凌晨幼苗會受凍害。
4 田間管理
4.1水肥管理 定植後3天小水澆苗根部,以溼透苗坨為標準;8天再澆一次小水,儘量保持地溫。5月上旬地溫穩定在14℃時可以澆大水。伸蔓期結合澆水追肥一次,以氮肥為主,適當配施磷鉀肥,畝施複合肥20~25kg、尿素20kg。開花期應控制澆水,在上午用富含磷鉀的葉面肥噴施整株4次,間隔3~4天一次。幼瓜坐果膨大後,需大量補充水肥,畝追施三元複合肥20kg,每隔7~10天澆水一次。果實接近成熟時,嚴格控制澆水。
4.2 溫溼光管理
4.2.1 溫度。定植後採取多層覆蓋保溫。定植4天內大棚儘量不放風或少放風,小拱棚不揭膜,使溫度白天保持在32~35℃,夜間12℃。蓋草簾的早晨揭開、傍晚再蓋上,早揭、晚蓋一直持續到吊蔓後不能再蓋為止。生長期溫度白天30—32℃,夜間15—17℃;花期溫度白天不超過23~25℃,夜間13一15℃,儘量通風.促進坐果。
4.2.2 溼度。採用地膜覆蓋。選擇晴天上午澆水,澆水後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溼度。
4.2.3光照。選擇保溫透光效果好的塑料薄膜。4.3整枝留瓜4月下旬幼苗4片真葉時摘心,採用三蔓整枝,選留3條健壯的子蔓。3條子蔓4片真葉再摘心一次。在3條子蔓的其中1條子蔓上選留一個周正的瓜。便於搶早上市,其餘子蔓上的瓜打掉。此時3條子蔓都要吊蔓,並在3條子蔓的第3葉部位各選留孫蔓3條,其餘的孫蔓打掉。在3條孫蔓上各留一瓜,孫蔓第1葉沒有留住瓜的可在孫蔓上抽枝(孫孫蔓)上留瓜,瓜坐住後瓜前留一葉摘心,以後孫蔓上的側枝要全部打掉,瓜上部留10—12片葉後摘心。
4.4 授粉 在預留節位的雌花開放時,於上午8~10時大棚溫度在20℃左右時,用雄花花粉輕輕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進行人工授粉。授粉期間如遇到低溫、陰雨天氣,可用濃度為20~50mg/L的2.2%對氯苯氧乙酸鈉水劑噴施雌花花瓣;也可用0.1%氯吡脲可溶液劑100—200倍液蘸瓜(溫度15—20℃用100倍液蘸瓜,溫度20~25℃用200倍液蘸瓜)。
4.5 甜瓜套袋
4.5.1 紙袋選擇。優質的紙袋是套袋成功的關鍵。如果用雙層紙袋,由於遮光性太強,雖然果實光潔度好,但糖度會降低;而採用優質防水的白色單層紙袋可使糖度不降低。由於甜瓜個頭較大,應根據其不同的形狀設計出不同規格的紙袋。
4.5.2 套袋方法及時間。當甜瓜坐穩後、直徑大於2cm時選擇瓜形端正和著生位置好的瓜進行套袋。套袋前一天噴施百菌清殺菌,套袋時先將紙袋用手撐開,檢查通光孑L的通透效果,然後用左手拿住瓜柄,右手順勢將紙袋套在瓜上,雙手從紙袋口邊緣向裡折提至袋中心,預留出柄口,用袋邊所設計的鐵絲將袋口紮緊即可。套袋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露水幹後進行。注意對幼瓜應輕拿輕放不可傷及瓜上的絨毛。
4.5.3 套袋後的管理。甜瓜套袋後,由於不與外界接觸,不易感染病菌和蟲害.因此在植保方面以保護葉片為主,一般在生長期噴灑各種複合殺菌劑即可,以防病為主時可噴等量式波爾多液。甜瓜在生長期適當噴鈣可提高風味及耐貯性,可在快速膨大期連續噴施葉面鈣肥2次,間隔10天一次。
4.6病蟲害防治
4.6.1病害防治。在苗期、子蔓抽蔓期、孫蔓抽蔓期和瓜膨大期,畝用80%乙蒜素乳油10mL對水15kg噴施可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
1)蔓枯病。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施防治。
2)枯萎病。可用0.3%多抗黴素水劑8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灌用藥液100mL,間隔10天一次,連續2-3次。
3)霜黴病。可用72%克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1000倍液噴施防治,或用百菌清煙劑閉棚燻蒸。
4)白粉病。發病初期可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防治。
5)細菌性葉枯病。可用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粉劑3000倍液噴施防治。
4.6.2主要蟲害防治。瓜蚜採用黃板誘殺.或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噴施防治;美洲斑潛蠅採用黃板誘殺,或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噴施防治;小地老虎可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拌土撒施。或用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防治。
5適時採收
根據不同品種甜瓜生育期推算成熟日期,或在甜瓜出現本品種固有的成熟特徵時採收。薄皮甜瓜一般在九成熟時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