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在《奇葩說》中總是以溫柔的視角看待問題,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很輕易的就被說服,也因為會說話,出版了一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說話就像弓箭,張弛有度才是更好的選擇。」
「會說話」不僅是蔡康永保護自己的一把弓箭,也是他友好度的標籤之一。
但是最近「不太會演戲」的楊穎在《王牌對王牌》中,因為一句話,被貼上了不會說話,情商低的標籤。
01不會說話的楊穎
最新一期的《王牌對王牌》上演了一場「燒腦」的間諜大戲,「一黑、一白」就被出賣的「黑龍」沈騰和「白鴿」沙溢,還有楊穎自帶的莫名優越感,也讓觀眾一眼就看出,她就是「夜鷹」。
但臺上所有嘉賓都必須配合表演,是那種「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視而不見」的配合。
耍賴的「黑龍」沈騰,每次都把代表自己身份的證據「銷毀」,只留下「白鴿」沙溢的證據,眼看沙溢的身份馬上被揭穿,沈騰實力幫師哥掩蓋,作為沈騰搭檔的賈玲也是配合沈騰轉移視線。
賈玲說:「第一個懷疑楊穎的是自己」,楊穎聽到這句話對賈玲說:「等節目剪輯出來,你就知道自己有多蠢。」
沈騰聽了也很吃驚,「這都人身攻擊了」,賈玲也非常尷尬的說:「剛說了不帶罵人的」,而這句話也暴露了很多信息。
「剛說了不帶罵人的」既然說好的事情,楊穎為什麼還說賈玲「蠢」呢,難道是為了顯得自己聰明嗎?只能說楊穎不是太會說話,換句話說,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就是情商低的表現。
為了《王牌》拼了命的賈玲也知道自己指認「夜鷹」是間諜,會成為所有嘉賓裡最不聰明的那一個,但是賈玲選擇了做這檔節目,就要為節目的收視率負責,而不是在節目裡調侃的那樣,要在《王牌》的功勞簿上記上一筆。
但是賈玲在節目中確實承受了很多,不僅以胖調侃自己,在楊穎說「你就知道自己有多蠢」時,賈玲也只是尷尬地回應。
羅振宇曾說:「所有的話,鼓勵也好,指責也罷,其實都是在表達說話者的需求與渴望。」
說話不僅是表達渴求,更是一個人無聲的名片,脫口而出的話往往比深思熟慮更能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感受。
02「補刀」的趙麗穎
有個不會說話的朋友是什麼感受呢?看謝娜一臉黑線的表情就知道了,謝娜和趙麗穎參加《偶像來了》,趙麗穎幾次湊近和謝娜說悄悄話,謝娜都滿懷欣喜,結果卻不盡人意…
趙麗穎和謝娜屢次撞衫,趙麗穎忍不住對謝娜說:「幸好有你陪我,因為我每次都覺得自己穿得不好看。」節目組還配上了謝娜心碎的聲音。
但是謝娜和趙麗穎是非常好的朋友,謝娜還把這句悄悄話講了出來,可見謝娜是了解趙麗穎的,也並沒有覺得這句話帶給自己不好的情緒。朋友之間的調侃,只要在雙方接受的範圍內,就無可厚非。
何炅也曾說,趙麗穎是專業「補刀」,不太會說話。
但同樣兩個不會說話的趙麗穎和楊穎,路人緣卻差很多,究其原因是因為趙麗穎,實則「補刀」,但和對方是平等的關係,沒有你高我低;而楊穎則多了一些居高臨下的感覺。
正所謂,你說什麼樣的話,就是什麼樣的人,這張無聲的名片隨時都在發揮作用。
03會說話的黃渤
黃渤無疑是把這張名片發揮最好的人。
在《超級訪問》中,黃渤作為外採嘉賓被要求說出張譯的優點和缺點。誇獎。還看不出黃渤的功力,再說張譯的缺點是,黃渤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有些人一般見一兩次就大概了解這個人,張譯不是,張譯就像是陳年老普洱,雖然年紀沒到,但是底蘊很深,需要慢慢品嘗,我也在品嘗的過程中,希望有機會的話,多品嘗,多向他學習。」
「慢慢品嘗」的言外之意是,張譯的缺點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發現,黃渤不僅非常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還誇獎了張譯很有底蘊,很有深度。
即使在說一個人的缺點,會說話的人,也能讓人聽的舒服,聽出優點來。
而高情商的人都是怎麼好好說話的?知乎網友劍聖喵大師說:
「所謂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而好好說話最重要的一條標準就是,心裡裝著別人。」
只有心裡裝著別人,才不會探究別人的隱秘,也不會在公開的場合讓別人難堪。
蔡康永在《說話之道》給出了幾個好好說話和好好聽話的建議:
你不必假裝有深度,只要懂得欣賞別人的深度,已經是一種美德了。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會越快樂。
批評的目的在於打動對方,使得對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回到正確的軌道上,而不是貶低對方。
說話,一直都是一門藝術,尤其作為公眾人物,說話是加分還是減分,並不取決於觀眾是好感還是偏見,雖然不是人人都在現場,但是情緒會替你說話,表情會替你表達,情緒和表情不會作假,看看賈玲的表情就知道當時有多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