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人肯定都希望自家的貓能夠十分熱情,而且脾氣好,但是有的貓小時候性格非常好,慢慢長大以後性格卻會發生一定變化,而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貓咪的不同經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因素能影響一隻貓咪的性格。
一般在2-7周,處於「社交期」的幼貓性格擁有很強的可塑性,這段時期的經歷是影響性格形成最大的後天因素。如果社交期的貓咪有貓媽媽的引導,那麼對其性格的形成以及學習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有些動物學家認為,幼貓對人的不安主要源自兩點:大貓對幼貓的「教導」,以及長期生活在複雜環境中導致幼貓疑心重重。
動物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當規避掉這兩種影響因素後,幼貓對於陌生的動物更容易形成信任甚至親近。這也是為何過早離開大貓的幼貓,有時會對遇到的人類展現出非常友善的態度。
如果鏟屎官希望家中的幼貓對人較為親近,還要注意其他貓對這隻貓的影響。如果其他貓經常躲避鏟屎官,那麼幼貓也會學著這樣做。此外,要讓貓總能處於食物充足的狀況之中,而這隻貓生活的環境也要整體處於相對固化、平靜的狀態。
例如當一個家庭中養了幾隻貓時,每隻貓常根據家庭環境劃分自己的領地,互不交往,更不在一起進食、排便,甚至有時為了爭奪領地、食物、玩具還會發生爭鬥,貓的習性決定了貓較強的獨立性,孤獨而自由的生活和喜歡外出活動的習慣。
另外,貓不喜歡也不接受主人強迫的事情。貓自私,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常常表現出強烈的佔有欲,如對食物、領地以及對主人的寵愛等。在與主人生活的過程中,它會在主人家庭與其周圍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地範圍,不允許其他貓進入,對入侵者會立即發起攻擊。也就是說,貓咪並不是完全將自己和「其他物種」歸為一類,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同時,與其他物種保持良好關係。利用這個特點,可以在貓咪3-6周齡時與其他動物接觸,培養「革命友情」,這樣對它們的性格形成也有幫助。
當你的貓逐漸變胖後,性格也會發生微妙變化。貓的行為習慣會出現改變,一些貓因為體型增加而更樂於和鏟屎官互動。另一部分貓則會變得不願動,甚至貓開始避開鏟屎官獨處。一隻貓健康地增胖和虛胖有著明顯區別。對於貓變胖這一情況,一些養貓者有著錯誤的認識,貓的合理增胖,不僅可以讓貓更為自信,也利於貓和鏟屎官的關係變好。當貓從瘦弱狀態逐漸變胖後,大部分貓會增加和鏟屎官互動的時長。